当前位置:首页 >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
精选文档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激发学生对地理的探索兴趣,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存在着许多地理之谜、地理问题。
2、通过联系实际,使学生知道在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离不开地理知识。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注意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动态的地理知识和发展中的地理知识。
2、通过熟悉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提高学生对生活的适应能力。 三、情感目标
1、教师通过丰富的图片、生活实例及愉快、融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对今后的地理课产生一种“企盼心理”。
2、通过了解地理与世界各地风土人情的关系,让学生体验到地理学习具有很强的美学价值。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理学科,培养对地理学习的热情、兴趣。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及风土人情的密切联系。 教学方法
愉快教学法 教材准备
搜集一些有关沙漠、海洋、山峰、南极、四季景观、风土人情、日常生活等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人们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样的词句来称赞一个人的博学多才、知识渊博。那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地理”吗?它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呢? 二、课前热身
欣赏所搜集的图片,并让学生讨论:地理到底研究什么内容?我们耳边有哪些地理问题呢?
三、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
我们已经初步知道地理学方面的内容以及身边的地理知识,那么地理与我们的生活、生产、人文环境等有何密切联系呢?请同学们围绕这一问题自学课本内容。 2、四边互动
互动1:你知道为什么有的地方沙漠茫茫?为什么昔日的海洋如今变成了世界最高山峰?为什么酷寒的南极大陆沉睡着万顷煤田?为什么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吗?……这都是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你能解答这些是为什么吗?这也都是大家心中的地理之谜。本节课我们无法一一解决,需要留等以后学习中逐一了解。
(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就在身边,而且有许多耐人寻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可修改
精选文档
互动2:地理与我们日常生活有何关系?(可以进一步熟悉自己生活的环境、懂得确认方位、知道天气与气候,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进而提高我们对生活的适应能力。
互动3:生产建设包括工业生产、农业生产等许多方面,那么地理与我们的工农业生产有何联系呢?(人类的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工业生产也要考虑生产运输等方面的条件。)
互动4:展示千姿百态的风土人情,并提示风土人情指的是文化艺术、宗教语言、体育活动、风俗习惯等方面。(地理在显现世界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的同时,又给我们展示了各地风土人情的绚丽画卷,不同的种族与民族,多样的语言与服饰,各具特色的文化与宗教,体现地域特点的民情与风俗,可见地理就存在于我们生活和生产的各个方面、拥有丰富的地理知识是一个未来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3、达标反馈
(1)完成教材中习题
(2)谈谈你的居住地存在的环境问题 4、学习小结 (1)知识总结
指一名学生汇报本节课的收获 (2)方法小结
本节课主要采用读图、举例、讨论等多种方式,而且在愉快的氛围中去学习。 5、板书设计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解开地理之谜
地 理
与生产建设
与日常生活 与风土人情
知识、应用
可修改
精选文档
2 我们怎样学习地理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如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最重要的工具”,学会看地图。 2、初步学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运用比例尺换算实际距离,了解图例与注记的含义。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学看地图、运用地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绘图能力。
2、通过学习运用地图认识周围环境和地域,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高计野外旅行线引导学生丰富课余生活,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掌握地图的三要素,懂得辨别方向,运用比例尺换算实际距离,了解图例和注记。 教学难点
弄清比例尺大小与所表示的范围、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探究、合作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绘制学校平面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要求学生拿出自己课前准备的自己绘制的学校平面图,教师选几名代表抽查,同桌之间也相互检查。 二、课前热身
1、师:地图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
点拨:用绘绘平面图的方法,把地球表面某一区域的景物,按一定比例缩小,并用符号画在平面上,注上必要的文字就成为一幅地图。
请几位同学对照自己的地图介绍一下所在的学校。 2、全作探究 (1)整体感知
师:你还见过哪些地图?地图有多少种?你会看地图吗?请同学们围绕这些问题自学课本P6~10。 (2)四边互动
互动1:在庞大的地图家庭中地图分为几类?各有哪些类型?
明确:地图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前者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自然植被图等,后者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另外还有电子地图等之类的地图。
尽管地图种类繁多,内容不一,但每幅地图都是按一定比例把地理事物缩小后,用符号、文字来表达地理事物的。
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互动2:阅读地图,一定要学会辨别方向,你知道地平面上有哪些方向吗?(教师在黑板上面画一个“米”了开,要求学生把方向标上。)
东南西北要用字母表示。
可修改
精选文档
除了以上方法以外,还有其他方法确定方向吗?
明确:有的地图用指向标批示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方向北方,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来确定方向。
学生将自己绘制的地图拿出来,分组交流:学校大门、办公楼、池塘、花坛、食堂等各在什么方向?
如何在野外判定方向?(教师指导学生阅读P8“确定平面方向”)
你还有其他的确定方向的方法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几种确定方向的方法呢?
互动3:在一般的地图里,按一定的比例将地理事物缩小,缩小的程度就是比例尺,比例尺如何计算呢?
指名学生根据小学的收获写出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提示:图距与实距之间经常要进行单位换算:1千米=100000厘米 师:比例尺有哪三种形式?
明确:比例尺有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三种形式。 练习:学生分组全作、讨论转换表达的形式。 数字式 1︰300000 文字式 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50千米 线段式 0 20 40 学生讨论后汇报答案,教师指正。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P10活动第2题,计算实际距离。
教师指导学生比较比例尺的大小(如1/300000和1/30000利用分母大小进行比较、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练习:比较中国地图、北京地图完成表格
表示范围大小 地理事物详略 比例尺大小 中国地图 北京及其附近地区 学生讨论后教师点拨 明确: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比例尺魇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详细;比例尺小的,表示的范围大,内容简略。
互动4:教师先指导学生阅读P10图例、快速、熟悉。然后抢答题目。
明确:我们熟悉了图例、注记以后就可以在地图上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 3、达标反馈: (1)填空
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把地图分为(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 地图表示的内容虽各不相同,但都具备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 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比例尺有三种表达形式,它们分别是(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2)计算:把实际距离为600千米的地理事物,绘制在30厘米的图纸上,该选用多大的比例尺?(1︰2000 000)
某地图的比例尺为1︰1000000,从甲地到乙地图上距离为4.5厘米,请问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45km) 4、学习小结
(1)内容总结:请一名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要点。
可修改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