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作者:杨光
来源:《学园》2015年第13期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丰富多彩的研究性学习资源,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培养探究精神,提高探究能力。而事实上是学生在“书本海洋”里徜徉,不太去关注周围的世界,即使学生在学习期间掌握了一些能力,但由于缺乏综合研究实践,以致他们长大后在工作和生活中无法恰当应用,极大地限制了他们的思维和能力的发展。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对语文课堂教学新理念有着自己的解读,现提出如下语文教学观点。
一;走出课堂,迈进现实世界
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教师应指导学生探究语文学习规律,将掌握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崭新的语文学习方式。“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研究性学习活动为学生开辟了一方天地,使他们能走出校门、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向社会。社会是实践的大舞台,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融入社会,在观察与交往中体验社会。例如在四年级上册“绿叶的梦”这一研究活动中,我和学生们走进大自然,走进美丽的乡村。在观察、调查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合作,感悟到乡村生活的其乐融融。最后我们以书面与口头结合的方式交流自己的观察体会:学生们呈现了一幅幅图文并茂的画面,并对乡村环境保护和文化建设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对家乡的热爱,加强了课内外学习的联系和学科间的融合,达到了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目的。激烈的辩论会、丰富的社会调查活动都使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语文材料,增强语文实践能力。语文学科的特点便于开展研究性学习,而研究性学习会促成语文学习目标的落实。 二;调查采访,学会与人交流
语文学习重要的目标之一是让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社会因为人的活动而变得丰富多彩,多让学生与学校以外的人打交道,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这些都是课堂上很难充分发挥的技能。例如在“越走路越宽”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为了了解马池口村道路的变化,学生大胆走进村民的家,与村里的长辈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听了老人的介绍后,学生们动情地说:“真是太谢谢奶奶了!原来我们村的道路还有这么多的故事!您放心,等我们长大了,一定给您造出更好的路!……”他们还走进百泉庄村委会,与村里的干部阿姨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想法。学生通过调查访问,与人交流,归纳出很多心得体会,不但学会了不少语言表达及与人交流的技巧,更在思想境界上提升了一步。
三;扮演角色,营造探究氛围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