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兰亭集序》复习检测题

《兰亭集序》复习检测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14:20:58

兰亭集序复习检测题

班别: 姓名: 学号: 成绩:

时间:30分钟 满分:58分

一、基础积累(每小题3分,共24分) 1. 下面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虚诞(dàn) 癸丑(kuí) 万殊(shū) 峻岭(jùn) ....B.彭殇(shāng) 会稽(jī) 形骸(hái) 晤言(wù) ....C.哀悼(dào) 修禊(xì) 驰骋(chěng) 符契(qiè) ....D.嗟叹(jiē) 酒觞(shāng) 急湍(tuān) 曲水(qǔ) ....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它的旁边,指水边) . ②所以游目骋怀(用来) ..B. ①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借指音乐) .. ②不知老之将至(到,来临) .C. 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交往) . ②或取诸怀抱(从……中取得) ..

D. ①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导致) . ②未尝不临文嗟悼(面对) .

3.比较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②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③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④及其所之既倦。

A. ①和②相同 ③和④也相同 B. ①和②相同 ③和④不同 C. ①和②不同 ③和④相同 D. ①和②不同 ③和④也不同

4.比较以下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引以为流觞曲水。 ②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③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④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A. ①和②相同 ③和④也相同 B. ①和②相同 ③和④不同 C. ①和②不同 ③和④相同 D. ①和②不同 ③和④也不同

5.下列句中“于”“之”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极视听之娱(结构助词,的)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介词,比) .B.及其所之既倦(动词,往,到) .

1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介词,到) .C.当其欣于所遇(介词,对) .

哀吾生之须臾,(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D.亦将有感于斯文(介词,向)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动词,到) .

6.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叙述兰亭集会赋诗之事,描写山水之美和人文之乐,豪情雅兴,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B.第二段抒发人事的感慨和死生的悲哀,强调“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表现出了当时文人

的悲观消极情绪。

C.第三段抒发读者感慨生死的诗文之后的叹息哀伤,论述不应将死生等同起来的道理,并说

明编纂诗集的缘由。

D.本文第一段是记叙,第二段是议论,第三段是说明。

7.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段在记述兰亭集会的山水游赏之乐的同时,也记述了饮酒和咏诗的人文之乐——“流觞曲水”,“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这就为末段说明“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先作了交代,做到了前后照应。

B.第二段“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这是承上文说欢乐;但下文“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就转为悲哀了。这是文章的转折处。 C.第三段开头,“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就是指第二段所论述的人事沧桑的感慨和死生的悲哀,由此而导入结尾“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死生大矣,编诗留痛。这是收绾全篇,突出本旨。

D.第一段说欢乐,第二、三段却说悲哀,这欢乐与悲哀之间的关系是鲜明的对比关系 。

8、下面是几项生死观中,与“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 A、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庄子) B、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C、生而为英,死而为灵(欧阳修) D、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二、名句填空(6分) 9、《兰亭集序》文采斐然,此中不少用语成为成语。如“ , ”用来形容群英荟萃,人才济济的兴旺景象。 “ ”表示观赏景物,心旷神怡; “ ”,表示不受世俗礼法的束缚, “ ”,表示感情随事物的变化而变化;而“ ”则被用来比喻文人雅兴。 三、课内阅读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0、下面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B、及其所之既倦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

C、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D、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 ..

11、下面按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死生亦大矣 ②当其欣于所遇 ③其致一也 ④放浪形骸之外 ⑤不能喻之于怀 ⑥悟言一室之内

A、①②/③⑤/④⑥ B、①③/②⑤/④⑥ C、①②/④⑤/③⑥ D、 ①⑥/②⑤/④③

12、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那些人的交往,低头举首间很快就度过了一生。有的人倾吐胸中抱负,与友人室内畅谈。

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才知道一生一死都是虚假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C、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等到他们对所追求的东西已经厌倦,情绪随着事物和环境的变化而转移,感慨就随之而产生了。( )

D、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后面的人看今天的人,也像今天的人看前面的人一样。

13、下列对语段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一段写了两种人:一个是喜欢“静”的人,一个是喜欢“躁”的人。两者性格乃至行为上有很大的不同,人生观上没有相通之处。

B、选文第二段在尽述古人、今人、后人感慨人生无常的同时,“录其所述”并为之作序,目的在于引起“后之览者”的感慨和共鸣,能够理解作者心中的感触。

C、文章写景、叙事、抒情完美融合,抒发情感的句子更是字字珠玑,今人常借来抒发自己的情怀,如“不知老之将至,情随事迁”。

D、文章借快乐年华的易逝的感叹,借生命长短存灭,不是主观所能左右的感叹,借古人“死生亦大矣”的感慨,引出作者对人生的痛惜,充分肯定了“死生之大”的观点。

四、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两篇序文,回答文后的问题。(10分)

有别庐在河南县界金谷涧中,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众果松柏、药草之属,莫不必备。

3

又有水碓、鱼池、土窟,其为娱目欢心之物备矣。时征西大将军祭酒王诩当还长安,余与众贤共送往涧中,昼夜游宴,屡迁其坐。或登高临下,或列坐水滨。时琴瑟笙筑,合载车中,道路并作。及住,令与鼓吹递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

故具列时人官号、姓名、年纪,又写诗著后。后之好事者,其览之哉……(石崇《金谷诗序》)

辛酉正月五日,天气澄和,风物闲美。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临长流,望曾城,鲂鲤跃鳞于将夕,水鸥乘和以翻飞。彼南阜者,名实旧矣,不复乃为嗟叹。若夫曾城,傍无依接,独秀中皋,遥想灵山,有爱嘉名。欣对不足,率尔赋诗。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各疏年记乡里,以记其时日。(陶渊明《游斜川诗序》)

14、找出《金谷诗序》《游斜川诗序》中有与《兰亭集序》“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同怀的的语句。(4分)

(1)《金谷诗序》 (2)《游斜川诗序》

15、翻译:(6分)

(1)或登高临下,或列坐水滨

(2)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

五、语言运用 16、(2009年湖北)下面是一段介绍王羲之的书法的文字,请用比较工整的语句(如排比)概括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主要贡献。要求:①符合原意。②不超过30字。(6分)

在书法史上,王羲之是一位富有革新精神的大书法家。他早年从卫夫人学书,后改变初学,草书学张芝,楷书学钟繇,在书法上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中晚年时,他不满当时用笔滞重、结体稚拙的局面,锐意改革,书风大变。他对楷书的结构、点画等加以变革,使楷书趋于匀称俊俏,挺拔多姿;他开创了今草,其草书用笔多变,流畅而富有韵致,比起前人有了质的飞跃;他的行书婉转灵动,俊逸妍美,从此行书取得了与篆隶楷草并列的地位。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兰亭集序》参考答案:

1.B.(A.癸guǐ C.契qi D.曲qū) 2.D.(致:情趣)

3.D. (①助词,的;②助词,用于主谓间;③代词;④动词,往,到达) 4.D.(①介词,把;②能够;③介词,因为;④连词,用来。) 5 D(于:介词,对。之:结构助词,的。)

6 D(第一段是记叙、描写、抒情;第二段是议论、抒情;第三段是抒情、说明。) 7 D(第二段说欢乐和悲哀。) 8A庄子强调生死合一

二、9、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游目骋怀 放浪形骸 情随事迁 流觞曲水 三、10、A 11.B 12.C 13.A

四、14、(1) 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 (2) 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

15、(1)有时登高俯临山下,有时依次坐在水边 (2)岁月流逝不返,使我感到悲伤;美好的年华离我而去不再停留,使我内心哀痛

五、16王羲之变革了楷书,发展了草书,确立了行书的地位

5

搜索更多关于: 《兰亭集序》复习检测题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兰亭集序复习检测题 班别: 姓名: 学号: 成绩: 时间:30分钟 满分:58分 一、基础积累(每小题3分,共24分) 1. 下面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虚诞(dàn) 癸丑(kuí) 万殊(shū) 峻岭(jùn) ....B.彭殇(shāng) 会稽(jī) 形骸(hái) 晤言(wù) ....C.哀悼(dào) 修禊(xì) 驰骋(chěng) 符契(qiè) ....D.嗟叹(jiē) 酒觞(shāng) 急湍(tuān) 曲水(qǔ) ....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引以为流觞曲水,列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