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杨基《闻邻船吹笛》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杨基《闻邻船吹笛》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9 19:32:18

杨基《闻邻船吹笛》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原文】: 闻邻船吹笛 杨基 江空月寒露华白,何人船头夜吹笛。 参差楚调转吴音,定是江南远行客。 江南万里不归家,笛里分明说鬓华。 已分折残堤上柳,莫教吹落陇头花! 【注释】: 分:料,料想。 【翻译】 空旷的江面冷月当空寒露悄降,不知是谁在船头将笛子吹响。依稀可辨由楚调转为吴音,一定是江南游子远行他乡。远离江南万里他不能回家,笛声中分明在诉说双鬓已白。已经把堤上的杨柳摧折凋残,请不要再吹落陇头的梅花。 【赏析】: 诗人感受到吹笛人作客他乡之久、飘泊别家之远、形色憔悴之状,吹笛人的思乡之情,引发了诗人浓郁的乡思,“江空月寒露华白”,描写了秋江月夜空寂、凄清的图景,为闻笛提供了背景,奠定了全诗悲凉、凄楚的感情基调。 【阅读训练】: (1)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开头与结尾处的景物描写相呼应,寄寓了诗人深厚的情感,营造了优美的意境。 B.第三句写笛声由“楚调”转为“吴音”,其中暗含了吹笛人的内在情感。 C.末尾两句情味深长,“折柳”含伤别之意,“陇头花”即“陇头梅”,含思念之情。 D.这首诗的体裁为七言古诗,语言质朴无华,意蕴丰富,感人至深。 (2)本诗以“闻邻船吹笛”为题,表现了诗人闻笛的多种感受,这些感受是什么? (3)这首诗开头两句“江空月寒露华白,何人船头夜吹笛”与《琵琶行》中的诗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都有景物描写,两处写景,作用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 (1)A(诗歌结尾两句不是写景,而是诗人的心理感受) (2)诗人感受到吹笛人羁旅行役之苦( 或吹笛人作客他乡之久、飘泊别家之远、形色憔悴之状),吹笛人的思乡之情,引发了诗人浓郁的乡思(或引发了诗人共鸣)。(意思对即可) (3)杨诗中 “江空月寒露华白”,描写了秋江月夜空寂、凄清的图景,为闻笛提供了背景,奠定了全诗悲凉、凄楚的感情基调。白诗中“唯见江心秋月白”,用秋江月夜的寂静,烘托出琵琶声令人沉醉的动人效果。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杨基《闻邻船吹笛》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原文】: 闻邻船吹笛 杨基 江空月寒露华白,何人船头夜吹笛。 参差楚调转吴音,定是江南远行客。 江南万里不归家,笛里分明说鬓华。 已分折残堤上柳,莫教吹落陇头花! 【注释】: 分:料,料想。 【翻译】 空旷的江面冷月当空寒露悄降,不知是谁在船头将笛子吹响。依稀可辨由楚调转为吴音,一定是江南游子远行他乡。远离江南万里他不能回家,笛声中分明在诉说双鬓已白。已经把堤上的杨柳摧折凋残,请不要再吹落陇头的梅花。 【赏析】: 诗人感受到吹笛人作客他乡之久、飘泊别家之远、形色憔悴之状,吹笛人的思乡之情,引发了诗人浓郁的乡思,“江空月寒露华白”,描写了秋江月夜空寂、凄清的图景,为闻笛提供了背景,奠定了全诗悲凉、凄楚的感情基调。 【阅读训练】: (1)下面对诗歌的赏析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