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5学年《学案导学设计》高二语文同步练习:4.14 阿房宫赋(语文版必修3) Word版含答案

2015学年《学案导学设计》高二语文同步练习:4.14 阿房宫赋(语文版必修3) Word版含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9 3:16:17

4.14 阿房宫赋 共1课时 每课一练(语文

版必修3)

(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5分)

A. 稽首(jǐ) . 余勇可贾(ɡǔ) .B. 妃嫔(pín)) . 矫枉过正(jiǎo) .C. 剽掠(piāo) . 虚与委蛇(wēi) .D. 锱铢(zī) .

解数(xiè) .

雕栏玉砌(qiè) .

庇护(bì) .

惊魂甫定(bǔ) .

椒兰(jiāo) .

莞尔一笑(wǎn) .

骊山(lí) 尽态极妍(yán) ..

鼎铛玉石(chēng) .

解析 A项“稽”读qǐ;C项“甫”读fǔ;D项“砌”读qì。 答案 B

2.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5分)

A.蜀山兀,阿房出 .B.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C.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D.杳不知其所之也 .

兀:耸立。 龙:出现龙。 霁:雨过天晴。 杳:远得踪迹全无。

解析 A项,兀:秃,这里指山上的树林已被砍伐完。 答案 A

3.选出对下列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

( )(5分)

①戍卒叫,函谷举 ②古之人不余欺也 ③曹军破,必北还 ④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⑤哀南夷之莫吾知兮 ⑥微斯人,吾谁与归

A.①④⑥/②③⑤ B.①③⑤/②④⑥ C.②⑤⑥/①③④ D.①②⑥/③④⑤ 解析 宾语前置句/被动句。 答案 C

4.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5分)

①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②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③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④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⑤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⑥用之如......泥沙 ⑦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⑧多于市人之言语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③⑤⑥⑧ D.②③⑥⑦ 答案 C

5.下列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 )(5分)

A.六王毕,四海一 .C.燕赵之收藏 ..

B.辇来于秦 .D.鼎铛玉石 ..

E.而望幸焉 F.族秦者秦也 ..

解析 A项一,数词活用作动词。B项辇,乘辇车,名词作状语。C项收藏,收藏的金玉珠宝,动词作名词。D项铛、石,名词作动词。F项族,灭族,名词用作动词。 答案 E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回答6~8题。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5分)

A.戍卒叫,函谷举(被攻占) .B.族(灭族)秦者秦也 .

举(全)国上下 .

诛灭九族(宗族) .不辱使(出使)命 .油光可鉴(当镜子照) .

C.使(假使)六国各爱其人 .

D.后人哀之而不鉴(鉴定)之 .

解析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中的“鉴”:以??为鉴。 答案 D

7.下列两组句子中的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5分)

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

A.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不同。 B.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也不同。 C.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也相同。 D.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相同。

解析 前一个“之”,代词;后一个“之”,结构助词,的。两个“而”,都是连词,表转折。 答案 D

8.下列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5分)

A.盘盘焉,囷囷焉 .B.骊山北构而西折 .C.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学而时习之 .杳不知其所之也 .

D.多于九土之城郭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解析 B项两个“而”都是连词,表顺承关系。A项前一个“焉”,形容词词尾;后一个“焉”,语气词。C项前一个“之”,代词;后一个“之”,动词,到。D项前一个“于”,介词,比;后一个“于”,介词,从。 答案 B 二、课外拓展(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凌虚台记

苏 轼

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也。

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

如人之旅行于墙外而见其髻也,曰:“是必有异。”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出于屋之檐而止。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怳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虚。”以告其从事苏轼,而求文以为记。

轼复于公曰:“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窜伏。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耶?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尝试与公登台而望:其东则秦穆之祈年、橐泉也,其南则汉武之长杨、五柞,而其北则隋之仁寿、唐之九成也。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丽,坚固而不可动者,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既已化为禾黍、荆棘、丘墟、陇亩矣,而况于此台欤?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

既以言于公,退而为之记。 ..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4分)

A.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 特:只是,仅仅。 .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4.14 阿房宫赋 共1课时 每课一练(语文版必修3) (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5分) A. 稽首(jǐ) . 余勇可贾(ɡǔ) .B. 妃嫔(pín)) . 矫枉过正(jiǎo) .C. 剽掠(piāo) . 虚与委蛇(wēi) .D. 锱铢(zī) . 解数(xiè) .雕栏玉砌(qiè) . 庇护(bì) .惊魂甫定(bǔ) . 椒兰(jiāo) .莞尔一笑(wǎn) .骊山(lí) 尽态极妍(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