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油品操作规程

油品操作规程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12 4:14:39

7.1.2根据调度通知,对照车号,核对无误后,检查罐车大盖铅封是否完好,确定完好后打开罐车大盖。

7.1.3由调度通知质检员采样,要求检尺计量。

7.1.4质检合格后,调度通知油品操作室开阀并通知卸车人员做好卸车准备。 7.1.5重油卸车具体步骤如下

a.蒸汽吹扫卸车地下线及鹤管,卸油工将卸车鹤管放置罐车的底部,并将卸车鹤管的接头与罐车下卸口接好。

b.重油自罐车经卸油管入口流到地下卸油线,经管线自流到零位罐。当零位罐液位上升到一定高度、启动稠油泵向油品罐区输送。

c.调整同时卸油罐车的数量,用以维持零位罐的液面平衡。

d.在卸车过程中,卸油工应经常巡检槽车的油面和下卸口,防止漏油、跑油事故的发生,并上车观察液面下降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e.车卸净后,控净鹤管扫卸车地下线,及鹤管,以防鹤管内存油。将鹤管移至原位。 f.当零位罐液位打空后,扫火车栈桥至油品罐区输油大线。 7. 1.6轻油卸车具体步骤如下

a.卸油工对罐车及鹤位进行检查,然后向班组长汇报情况,检查无误后方可下鹤管卸油。 b.卸油工将卸车鹤管放置罐车底部,打开卸油阀。 c.通知泵工启泵。

d.在卸车过程中,卸油工应经常巡检罐车的油面,防止漏油、跑油事故发生,并上车观察液面下架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e.罐车内的油全部卸净后,通知泵工停泵,通知调度卸车完毕,填写卸车记录。 7.2油品装车操作规程 7.2.1轻质油装车操作规程

a.班组长接到调度的撞车通知单后,立即组织装车人员上栈桥,并根据通知单的要求向装车人员明确装油栈桥、装车鹤位、装车品种。

b.装油人员在装车前要根据班组长和通知单的要求进行三对一看(对车号、对品种、对鹤位,看车场内是否干净,车上附件是否齐全好用),并检查装车大阀是否关闭。

c.装车人员检查静电接地线是否牢固好用,打开车上大盖,将鹤管下人车底部。 d.打开所负责罐车鹤位的装油阀门,然后通知班组长。

e.班组长根据上栈桥人员将所有应装车的阀门都打开后,通知油品泵工启泵。

f.启泵后装油人员要检查一下分管的鹤位鹤管的流量,发现不正常现象要立即反应给班组长,妥善处理,

g.装车过程中人不能离开所分管的区域,要经常检查罐车内油面情况,要做到腿勤、眼勤、手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h.切换装车时应先打开准备要装车的鹤管阀门,然后再关要满车的鹤管阀门。装满车的鹤管内的存油要扫出来(闪点低于60℃的除外)。

i.装车作业将要收尾前应预先与泵工取得联系,做好减停泵的准备,必须做到车满的同时停泵,同时将鹤管提起归位。

j.装车油面的高度不准超过罐车内指示的水平标准面,当油面距标准面15厘米时就关小阀门以减缓流速来实现要求。

k.装车过程结束后,班组长要马上汇报调度,待罐车封车完毕收起梯子,并将装车情况做好记录。同时联系油品进行轻质油抽线卸压。 7.2.2重质油装车操作规程

a.班组长接到调度的装车通知单后,立即组织装车人员上栈桥,根据通知单的要求向装车人

员明确装车栈桥、装车鹤位、装车品种。

b.装车人员要根据班组长何通知单的要求进行“三对、一看”,并检查装车大阀是否关闭。c.下鹤管,打开所装车品种的阀门后,通知班组长准备就绪。

d.班组长根据装车人员反映的情况,核对无误后通知油品泵工启泵。

e.启泵后装车人员要检查一下所看鹤管油品的流速,发现不正常现象要及时反映给班组长,妥善处理。

f.装车过程中人不能离开分管的区域,要经常检查罐车内的油面情况,要做到腿勤、眼勤、手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g.切换装车时应先打开准备要装车的鹤管阀门,然后再关要满车的鹤管阀门。装满车的鹤管内的存油要扫出来。

h.装车作业将要收尾前,应预先与泵工取得联系,做好减停泵的准备,必须做到车满的同时停泵,同时将鹤管提起归位。

i.装车的油面的高度不准超过罐车内指示的水平标准面。当油面距标准面15厘米时就应关小阀门,以减缓流速来实现要求。

j.装车过程结束后,班组长要马上向调度汇报;待封车完毕收起梯子,并将装车情况作好记录。

7.3抽线操作规程

7.3.1由于停工和故障的处理,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有时需要抽线卸压。

7.3.2当某一品种的油品装车线需要抽线时,应通知油品操作室,由操作工将该品种油品的大罐的循环线、泵出口和入口的跨线阀打开。装油工打开栈桥大阀和栈桥两头鹤管阀门。 7.3.3再通知泵房的泵工打开泵入口启泵,泵运行正常后打开循环线阀门。 7.3.4待泵抽空后停泵,抽线结束。 7.3.5关闭栈桥大阀和栈桥两头鹤管。 7.4顶线操作规程

7.4.1由于切换品种,利用同一鹤管进行装车时,或开工前需要顶线,将有关事宜规定如下: a.切换品种装车时,首先要掌握管线内存的是什么油品,对要装的油品有什么影响,然后请示质检员直接装车可否后,再做如何顶线的决定。

b.如果管线内的油品水杂不合格,原则上不能顶线,可用抽线解决。

c.如果切换品种,在混装不可以的情况下,要将合格油品顶到合格的车内。

7.4.2顶线的联系过程与装车一样。顶线时,质检员要在现场检查,如果切换品种要掌握泵入口和出口可能存多少油能装几车然后对好要装的车再启泵,装满后采样分析,经质检员认证后在装下一个品种。

7.4.3顶线车要对在栈桥的两头,以防死角存油造成重顶现象。 7.5清洗车操作规程

7.5.1接到洗车通知后,按调度要求进行,换上规定的着装,若需进车内作业必须带防毒面具。

7.5.2带好洗车用具,通知泵工启真空泵。

7.5.3检查每个车底的情况,需要下人的,外面一定要有监护。

7.5.4无论什么情况,装汽油、石脑油的槽车,没有特别的防护手段不能进人清扫洗车。人员进入时一定先用风吹扫一下,测定氧含量。

7.5.5夏季操作,应先抽油后擦扫。冬季装低凝点油品的车应先加温后抽油,然后再擦扫, 7.5.6抽油是抽油管应放到底部,管子应尽量与罐壁垂直使用。 7.5.7洗车的标准应符合质检部门的要求,洗完后要及时通知调度。 8生产、设备事故处理

8.1油罐大型事故

油罐大型事故有:油罐破裂、冒顶、突沸、抽瘪及冻凝,本节主要阐述这几类大型事故发生的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办法。 8.1.1油罐破裂

8.1.1.1油罐破裂原因分析(共有八种可能性) a.地震引起的地裂。

b.吹扫管线引起的震动。 c.罐基础部均匀下沉。

d.付油时,油罐呼吸阀堵塞造成罐体内真空度超限,形成罐体变形破裂。 e.收油及加热油品时,因油罐呼吸堵塞造成罐内压力超限使罐体变形破裂。 f.风压过大超过罐体抗压力(尤其在空罐时)造成罐体变形破裂。 g.油罐着火爆炸或突沸时,连带引起罐体破裂。 h.罐体腐蚀过度。 8.1.1.2预防办法

a.对油罐进行抗震系数校核,对抗震能力不足的油罐进行加固。 b.接到地震预报,将抗震能力差的油罐中的油品抽出。

c.加强罐基础检查,对不均匀下沉的罐基础及时进行加固处理。

d.突然性短时间局部罐基础下沉时,应立即将罐内油品抽出,并报告有关领导。 e.按规定定期检查和维修油罐呼吸阀,保证其灵活好用。 f.严格按验收标准验收工程质量,定期检测罐体焊缝。

g.搞好油罐防腐蚀工作,定期检测罐体厚度,发现局部腐蚀过度应及时进行修理,对大面积腐蚀严重的油罐应按规定申报报废。 8.1.1.3油罐破裂事故的处理

a.罐底轻微渗漏,应停止收油并向罐内注水将油垫起(限于油品温度<90℃的油品),然后将罐内油品抽出,清刷油罐后查找漏处进行修理。

b.罐底严重破裂大量漏油时,应立刻堵塞罐区缺口,防止油品溢出罐区,并将漏出油品引至通向污油池的下水井进行回收。如果罐区地面条件良好不易渗漏,也可将油品堵围在罐区内组织回收,具体如何处理依条件而定。

c.任何程度的油罐破裂都应将罐内油品抽净,清刷后处理,如条件不允许时,也应立即将油品液位降低至裂口处以下,并停止使用,待条件具备后在设法清罐修理。 8.1.2油罐冒顶

8.1.2.1油品冒顶原因分析

油罐冒顶的基本原因是由于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违反操作规程不按时巡检,技术不熟练造

成的,具体原因如下: a. 油罐安全高度不掌握或误记安全高度盲目收油。 b. 误检尺,估尺造成收油超高。

c. 对收油量不掌握,快满罐时不注意计量(不卡尺收油),由于进油量突然增大而冒罐。 d. 静止中的油罐阀门未关严或阀门失灵,造成误收油冒罐。

e. 两个高度不一的油罐同时付油,由于控制不好,造成高位罐内油品压入低位罐内,使低

位罐冒罐。

f. 罐中有水,收油温度超过100℃;或收油温度100℃的罐串入水,造成突沸冒罐。 8.1.2.2预防措施

防止罐冒顶的根本措施是加强操作人员的责任心,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坚持巡回检查,努力提高技术水平。

a. 熟记油罐安全高度,避免超高收油。 b. 进行人工检尺时要严肃认真。

c. 严格执行定期检尺制度,准确掌握收油量,凡直接收馏出油的严密注视,及时了解各装

置馏出油量。

d. 特殊情况,必须卡安全量收油时,必须设专人卡尺收油监视液面。 e. 凡是静止中的油罐其根部阀和二道阀门必须关闭。

f. 严格遵守定期检尺制度,按时检测油罐液面高度及早发现串油。

g. 避免高度差不一的两个油罐同时付油,如付油时,应控制好两个罐的付油速度并加强监

测液位,及时调节。

h. 严格按工艺规定温度控制油品温度。 8.1.2.3冒顶事故的处理:

a.凡发生冒顶事故的油罐立即停止收油,但严禁盲目去关罐根部阀,以防热油溢出时烫伤操作人员。

b.立即将事故油罐中的油品向其他低液位同类油罐内压油,或泵转入其它罐 c.对冒出的油品进行围堵并组织回收,清理好环境卫生。 8.1.3油罐突沸

油罐突沸原因有两个:a.罐中有水,收油温度超过100℃,或收油温度超过100℃的罐中串入水;b.蒸汽吹扫时间过长,搅拌过量。突沸严重可导致冒顶及油罐破裂。预防的办法是避免上述两种情况的发生,油罐及时脱水。

在发生突沸时,迅速切断进油或其他油罐作业,有条件的可向罐内输入冷油,或用消费水带喷淋冷却油罐,促使罐内油品降温而使突沸停止,突沸严重发生冒顶事故时,要迅速堵塞罐区各缺口,围堵溢出的油品。

8.1.4油罐抽瘪均是由于呼吸阀失灵,而盲目付油造成的。罐内油品体积变小,形成负压,或罐已空但机泵仍在抽“油”。避免抽瘪就要对呼吸阀定期检验,亦不能盲目付油。发生发生抽瘪变形,若不致产生罐体变形破裂,应立即停止付油,有可能大流量收油,促使变形部位复原,换好呼吸阀,将罐内油品倒出,检查变形部位,以确定该油罐是否能继续使用。 8.1.5油罐冻凝事故 油罐冻凝分为:油罐底水结冰和重油凝固。预防的办法是及时对油罐脱水,及时对重油加热。油罐加热器冻凝可用热油将其融化,若是空罐可向罐内通蒸汽使其化开,油罐内油品凝固可以从上部用明汽加热融化,禁止使用加热器,以免局部升压发生意外。 8.2油品管线破裂 8.2.1破裂原因及预防

8.2.1.1管线法兰垫片老化或法兰螺丝松动引起正常情况下裂开,避免这种情况就是对管线及时巡检,发现时及时处理。

8.2.1.2管线油品温度升高,压力增大而未按规定卸压(包括收付后未卸压)致使管壁或法兰涨裂。避免这类情况就是加强责任心,操作后及时卸压,夏季高温天气,及时巡回检查,注意静止管线卸压。

8.2.1.3用蒸汽扫线时产生水击震坏管线,避免这类情况就是进行扫线或加热操作时,一定要在低点放空,排净蒸汽管线的冷凝水,开汽时应缓慢,以防打水锤。

8.2.1.4管线腐蚀过度裂开,避免这类情况,一方面要设法减轻油品对管线的腐蚀,一方面要定期检测管线厚度,及时更换。

8.2.1.5冬季管线内存水而将管线法兰、垫片冻裂。预防办法是做好管线保温,放空,防止管线内存水结冰,及时巡检,发现冻凝及时处理。

8.2.1.6由于操作部当等原因造成管线憋压使管件或法兰薄弱处涨裂,通过加强责任心,提高

搜索更多关于: 油品操作规程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7.1.2根据调度通知,对照车号,核对无误后,检查罐车大盖铅封是否完好,确定完好后打开罐车大盖。 7.1.3由调度通知质检员采样,要求检尺计量。 7.1.4质检合格后,调度通知油品操作室开阀并通知卸车人员做好卸车准备。 7.1.5重油卸车具体步骤如下 a.蒸汽吹扫卸车地下线及鹤管,卸油工将卸车鹤管放置罐车的底部,并将卸车鹤管的接头与罐车下卸口接好。 b.重油自罐车经卸油管入口流到地下卸油线,经管线自流到零位罐。当零位罐液位上升到一定高度、启动稠油泵向油品罐区输送。 c.调整同时卸油罐车的数量,用以维持零位罐的液面平衡。 d.在卸车过程中,卸油工应经常巡检槽车的油面和下卸口,防止漏油、跑油事故的发生,并上车观察液面下降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e.车卸净后,控净鹤管扫卸车地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