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城市规划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第四版)1-12章
1. 城市规划的根本目标是什么?
消除和抑制发展的消极影响,并增进积极影响。
2. 永续发展的概念是什么?为什么说永续发展是城市发展的生存底线?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永续发展提出的初衷是为了应对危机,其核心诉求是人类的生存。只有永续发展,人类才能解决危机,才能生存,才有机会谋求城市的发展。 3. 和谐城市的概念是什么?如何理解“和谐城市”的柱锥模型?
在满足人类生存底线的基础上,追求人与自然的环境和谐,人与人的社会和谐,历史与未来的发展和谐的城市发展模式。
在永续发展的三角形模型中,社会、环境和经济构成了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的三条边代表了不同利益诉求的直接冲突。当各方冲突最小化到一定程度,达到冲突之间的平衡,这样的城市称之为“永续城市”。“永续城市”构成了“和谐城市”的基本面,也就是社会、经济和环境各自发展,不相冲突。当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由不冲突上升到相互协同,实现了人与人的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环境和谐,以及历史与未来的发展和谐,这样的城市称之为“和谐城市”。 第五章
1. 城市发展会带来那些可能的生态压力?城市可以为生态系统贡献哪些有益要素?
造成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土地面积和天然矿产物减少,使之在很大区域范围内发生持续变化,甚至消失,是自然环境朝着人工环境演化,致使生物种群减少,结构单一,生物与人的生物比值不断降低,生态平衡破坏,自然修复能力下降,生物服务功能衰退。
①城市是人口高度集中,物质和能量高度密集的生态系统,所以,城市生产活动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等物质要素,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
②城市是将自然环境人工化的结果,人工化之后,在一定范围内的气候类型发生变化,增加了生态系统中气候类型的种类,也就增加了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在可调控范围内,也就是增加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 观察你所在的校园,从城市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你认为你所在的校园的生态系统缺少了哪些要素?试用拓扑关系图来表示该生态系统的运行过程。 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居民与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具有一定功能的网络结构,也就是人类在改造和适应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由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复合而成。 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种构成,食物链网;经济生态系统中的能源结构和经济实体;社会生态系统中的年龄结构、职业结构、素质结构、社会关系。
拓扑关系图常见的有四种类型:总线型、星型,环形、树形。生态系统的运行过程应该是四种关系图都应该运用。
3. 什么是城市环境的容量和质量?请查询一种方法,试计算你自己一年中的生态足迹。
城市环境容量是环境对于城市规模及人的活动提出限度。即城市所在地域的环境,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在一定的经济水平和安全卫生条件下,在满足城市生产和城市生活等各种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下,通过城市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文化历史等的共同作用,对城市建设发展规模及人在城市中的各项活动的状况提出的容许限度。
城市环境质量指城市环境的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人类的生存和繁衍及社会的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类的具体要求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 生态足迹是计算人类对生态系统需求的指标。计算内容包括人类拥有的自然资源、耗用的自然资源以及资源分布情况。它显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指定的人口单位内(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需要多少具备生物生产力的土地和水域,来生产所需资源和吸纳所衍生的废物。 第六章
1. 结合你身边最新发生的经济与产业现象,思考它们可能对城市未来发展产生的影响。
富士康郑州科技园,位于郑州航空港区,2011年开始生产,目标是将郑州打造成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
2009年底,郑州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落户郑州,将建设三个大型文化科技主题公园,和七个文化科技相关产业基地。
2010年,第二届中国绿化博览会在郑州举行,为此在郑州建造绿博园。总面积大约3000亩,相当于郑州市内人民公园、紫荆山公园、碧沙岗公园总面积之和。 三者的地理位置均位于郑州市东面,郑州和开封之间。郑州从传统的农业大省,向文化和科技方向迈进。在稳固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快速发展工业和科技产业,积极推进和鼓励发展第三产业。郑州的产业结构正处于转型阶段,符合“配第---克拉克定律”。根据工业化阶段的判断方法,郑州的第一产业比重大于10%,表示郑州尚处于工业化的初始阶段。
根据产业的点轴开发模式,郑州东面地区的发展,与郑州、开封各形成经济的集聚点,会促进郑汴一体化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整体协调贯彻了《城乡规划法》中城乡统筹的理念和方法。
郑州的现阶段产业集群属于轮轴式产业区和马歇尔式产业区相结合。 2. 选取一个你所熟悉的城市,思考其主导产业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工业增加值占到郑州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这得益于郑州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扎实推进汽车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及医药、铝精深加工、现代食品制造和品牌服装及家居制造等七大主导产业发展,保持了经济持续较快增长。2012年,郑州市工业增加值2874.8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51.8%。其中,富士康郑州科技园年销售收入首次超过千亿元,郑州航空港区由此成为我省首个产值超千亿产业集聚区。(材料)
以富士康郑州科技产业园区为核心的主导产业,①促进地区人口就业。②促进城市交通运输业的发展。③逐步改变郑州的产业结构类型。④促进了各种基础和市政设施的建设。⑤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3.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联系对城市发展有何影响?城市规划应如何应对?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联系使得资本、劳动力、货物、原材料、旅行者的活动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融入全球化的市场中。①城市的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越来越呈现专业化,地区和国家之间的协同和竞争关系也越来越明显。②地区之间的“个性”越来越不明显,文化和社会相互渗透和影响。③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变得更为复杂,更易发生变化。
不同时期,不同城市,需要不同的规划功能,改革和创新永远是规划学科的一部分。城市规划需要适时变革加以回应,才能以基于压力的积极行动能力、弹性的空间安排和快速的治理应变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危机,以迎合不可逆转的全球化浪潮。 第七章
1. 结合书中所介绍的方法,预测中国2049年人口总量以及人口结构。
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约为13.7亿,其中0—14岁为16.6%,15—59岁为70.14%,60岁以上为13.26%。同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
平均每个家庭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少0.34人。
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平均年增长率为0.57%。 城镇人口占49.68%,农村人口占50.32%。
按照综合增长率计算方法,13.7*(1+0.57%)^40=17.19,但是,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传统生育观念的改变,国内的人口增长率不会稳定,且只会下降。个人预计约为15亿左右。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加快,预计2050年城镇人口会超过60%,进入城市化的稳定阶段。其中15-59岁人口比重下降,60岁以上人口比重大幅上升,整体年龄构成呈现老龄化趋势。
2. 透过身边的城市人口与社会现象,思考城市规划未来可能的对策。由于经济的集聚效应和自我强化机制,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远远超出了规划的最大人口值。居住紧张,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人与人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等问题大量出现。
①建设新的经济集聚中心,分担中心城市过于复杂的职能。②建设完善的道路交通系统,使区域在更大范围内产生联系。③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开发新能源,减少污染。④积极探寻城市的历史脉络,传承并发展城市特有文化传统,让城市充满“个性”。⑤加大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⑥加大对医疗卫生及各种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减少生活中的不稳定因素,增强居民的幸福感。⑦积极建设特设和谐社区,增强居民的归属感。 3. 在中国城镇化的道路上,农村地区大量劳动力流失,会对农村居民点规划产生哪些影响?
农村劳动力流失,造成人口结构发生变化,从年龄构成方面来看,老年人慢慢成为主体,其次是儿童。家庭人口也以两口之家(老年人)为主。由此,对于农村居民点的规划,产生一下影响: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