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一机械制图教案大纲
定理一: 若点在平面内,它必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上。
定理二:若一直线过平面内的一点,且平行于该 平面上另一直线,则此直线在该平面内。
定理三:若直线过平面上的两点,则此直线必在该平面内。 例1、已知△ABC平面内点K的V面投影k',求作K的H面投影。
例2、已知四边形ABCD的V面投影及AB、BC的H面投影,完成H 面投影。 2、平面上的投影面平行线
凡在平面上且平行于某一投影面的直线,称为平面上的投影面平行线。
例3、作△ABC平面内的正平线,它距V面为8mm。
例4、在△ABC内取一点K,使点K距V面8mm,距H 面12mm。 四、特殊位置圆的投影 1、与投影面平行的圆
当圆平行于某一投影面时,圆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仍为圆,其余两投影积聚为直线,其长度等于圆的直径,且平行于相应的投影轴。 2、与投影面垂直的圆
当圆与投影面垂直时,圆在它所垂直的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为直线,其余两投影为椭圆。 §2--5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 之间的相对位置 一、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 1、 直线与平面平行
定理:直线平行于平面上的某一条直线。 即:如果直线平行于平面,则直线的各面投影必与平面上一直线的同面投影平行。
例1、过点M作直线MN平行于平面△ABC。 解:
例2、过点M作直线MN平行于V面和△ABC。 2、平面与平面平行
几何条件: 1)、若一个平面上的两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平面上的两相交直线,则两平面相互平行。
例3、过点K作平面平行于△ABC 解:
例4、判别如图所示的两平面是否平行。 解:
二、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相交
1、直线与平面相交
交点是直线与平面的共有点。 讨论:(1)求直线与平面的交点;
(2)判别两者之间的相互遮挡关系,即判别可见性。 例1、求直线AB与铅垂面△DEF的交点K,并判别可见性。 例2、求直线AB与水平面的交点K,并判别 可见性。 2)、特殊位置直线(垂直线)与一般位置 平面相交 例3、求铅垂线DE与△ABC的交点K,并判别可见性。 例4、求直线MN与平面△ABC的交点。 2、平面与平面相交
两平面相交,其交线为直线,交线是两平面的共有线,同时交线上的点是两平面的共有点。
例5、平面△ABC为投影面平行面与一般位置平面△DEF相交,求交线并判别可见性。
例6、求平面△ABC与铅垂面△DEF的交线KL ,并判别可见性。
小 结 掌握:
★ 1、平面投影特性,尤其是特殊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 2、如何在平面上确定直线和点; ★ 3、两平面平行的条件;
★ 4、直线与平面 、平面与平面相交的解题思路:空间及投影分析,其目的找出交点或交线的已知投影;判别可见性
《简明工程图学》备课教案(提纲)
上课教材:《简明工程图学》、《工程制图习题集》,合肥工业大学工程图学教研室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上课时数:40学时
授课教师:
说 明:上课共20次,每次2学时;文中注有“*”为内容选教。
一.绪论、投影法的基本知识、点的投影
1.讲课内容
绪论
1. 工程图学的性质和任务
工程图样是工程技术界的语言。
工程图学的内容主要包括画法几何、工程制图、计算机绘图三个部分。
2. 程图学的学习任务
(1)学习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正确运用正投影法进行图示及图解。培养空间构思和想象的初步能力,掌握平面图样(二维)与空间形体(三维)之间的相互转换方法。
(2)学习有关制图的国家标准,培养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初步能力。 (3)对计算机绘图有初步了解,为进一步学习计算机图形技术打下基础。
(4)培养认真细致的学风及严谨尽责的工作态度。
3. 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学习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学好投影理论,反复练习三维空间形体和二维平面图样之间的转化,把培养和提高空间构思及分析能力放在首要位置。
(2)实践性强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学习中应重视实践环节的训练,通过作业及绘图训练,培养和提高绘图与看图的能力。在绘图实践中,学会查阅并严格遵守和运用相关国家标准
(3)由于工程图样是重要的技术文件,任何细小的差错都可能导致生产中的重大损失,所以学习中一定要培养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作业要认真完成,绘制图样要做到投影正确,图线规范,尺寸齐全,字体工整,图面整洁。应该认识到,无论计算机绘图技术多么先进,机器仍要根据人的指令完成作图,因此坚实的手工作图能力仍然是工程制图的重要基础。
第1章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1.1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根据光的投射成影这个物理现象,人们创造了用投影来表达物体形状的方法——投影法,即:光线途经物体向选定的面投射,并在该面上得到图形(投影)。 要获得物体的投影,必须具备投影光源、被投影物和投影面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通常称为投影三要素。
1.1.1 中心投影法
如图1-1所示。
图1-1 中心投影法
a)正投影法 b)斜投影法
图1-2 平行投影法
1.1.2 平行投影法
如图1-2所示。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