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5:10:59

2013-2014年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By 阿欣 我根据老师勾画的重点综合了自己平时的笔记以及有的几份资料,整理了以下这份资料和一些答题的技巧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也麻烦大家多多指导

一、 简答题(35分)

1、 财大校风及校训(2分)(据说今年只考含义不考意义了)

校风:求实创新

校训:好学笃行,厚德致远 2、 文章中心概括

(1)题型:直接给原文中的某一段进行判断后答题

(2)答题技巧:①出自哪篇文章;②作者;③对中心主旨进行

概括,阐述观点(可以借鉴课本后的解析)

(3)7篇重点文章:《哀郢》(课本P22-24) 《天道》(课本P31-32)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课本P35-36) 《叔向贺贫》(课本P45-47) 《垓下之围》(课本P78-80) 《送孟东野序》(P156-158) 《钴鉧潭西小丘记》(P158-159)

3、 对诗体的判断 (1) 答题技巧

准确判断出诗体的类型;然后简单阐述该类诗体的特点

(特别注意答题要点要明确)

(2) 诗体主要是以下两类:

A.近体诗(今体诗、格律诗):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诗的通称,特点: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的格律诗。规定主要有三点:①一句之内平仄相问,一联之内平仄相对,两联之间平仄相粘;②除首尾二联外,必须要对仗;③一韵到底的平声韵。 Ps.(考试中律诗是重点)

补充:律诗的基本要求(可作为判断的条件)

律诗可为五律或者七律;每首限定八句(四联);押平

声韵;在偶数句必须押韵,首句也可能有入韵;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每篇的5、6句(颈联)必须对仗;

B.古体诗:古体诗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也称古诗、古风。特点 :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 4、对诗词的手法进行判断

(1)重点:《诗经》中的赋比兴和重章叠句;唐诗宋词中的手法 (2)答题技巧:所用手法+该手法的内涵解释+诗词中的体现

(3)几种手法的内涵解释:

① 赋:敷陈其事而言之;比:以彼物比此物;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② 重章叠句(复叠式章法):在诗歌不同段落的同一位置相同或相近的诗句、诗段重复出现的一种表现手法。具有回环反复的深化感情和拓宽意境的表达效果与音乐美。 ③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作者将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客观景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④ 白描: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对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⑤ 用典: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冲突,以此为喻,可委婉表意,使立论有根据

⑥ 诗中有画:是指作者在写景状物或刻画人物动作等的过程中,运用绘画的原理,即注重景物、人物的空间位置,及其色彩的浓淡、光线的明暗以及动态的描写,从而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一种画面感,其表达效果较生动形象,使读者有画面感。

⑦ 托物言志(咏物述志):是间接表现主观主题思想的方式之一。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或刻画,间接表现出作者的志向、意愿,表面上是在歌颂某种物的性质特点,实际上是在抒发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 诗词鉴赏题(23分)

(1)答题技巧:①对作品进行内容总体概括;②感情基调,抒发了什么感情;③作品中运用了哪些手法;④所用手法的表达效果;

(2)特别注意:在诗词鉴赏题中对艺术技巧的鉴赏一般包括三个方面:表达方式的评析、艺术手法的赏析、修辞手法的体味 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②艺术手法: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对比、对照、抑扬、照应、动静、正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

③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起兴、互文

(掌握常见的几种即可)

诗词鉴赏题要尽可能全面的进行鉴赏,而论述题则注意把握最中心的思想

三、 论述题(21分×2题)

考试主要是要求结合所学课程的内容(主要是中国的传统人文思想)对所给出的材料(通常是新闻类)进行分析,阐述自己观点。

搜索更多关于: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013-2014年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By 阿欣 我根据老师勾画的重点综合了自己平时的笔记以及有的几份资料,整理了以下这份资料和一些答题的技巧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也麻烦大家多多指导 一、 简答题(35分) 1、 财大校风及校训(2分)(据说今年只考含义不考意义了) 校风:求实创新 校训:好学笃行,厚德致远 2、 文章中心概括 (1)题型:直接给原文中的某一段进行判断后答题 (2)答题技巧:①出自哪篇文章;②作者;③对中心主旨进行概括,阐述观点(可以借鉴课本后的解析) (3)7篇重点文章:《哀郢》(课本P22-24)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