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陈正伟-2016年《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习题精解
D 计量经济模型分析 E 经济周期与预警分析 6.从广义来讲,国民收入是由下列指标组成:( ABCDE )。
A 国民总民收入 B 国民净收入 C 按要素成本价格计算的国民净收入 D 个人收入(PI) E 个人可支配收入(GDP)
7.根据恩格尔系数的数量界限可知,恩格尔系数为( ABCDE )。
A 60%以上为生活绝对贫困 B 50%~60%为勉强度日 C 40%~50%为小康水平 D 20%~40%为富裕, E 20%以下为最富裕生活水平 8.影响消费结构的因素有( ABCDE )。
A 经济发展水平 B 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C 居民收入水平。 D 价格水平 E 人口
9.投资需求拉动见影响分析中常用的分析指标有(ABCD )。
A.投资拉动系数?投资需求增加量 B.拉动名义增长?GDP增加量名义投资需求增加量 上年(或基年)名义GDPC.拉动实际增长?实际投资需求增加量 上年(或茇年)实际GDPD.拉动物价上升=拉动名义增长-拉动实际增长
E.投资拉动=基期GDP×投资需求增长率 10.影响货币存量变动的主要因素有( ABC )。
A 基础货币的增加 B 货币比率的变化 C 准备金比率变动 D 利率 E 国民收入
11.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按内容可以分为( BC )。
A 企业统计分析 B 制度化统计分析 C专题统计分析 D 国民经济统计分析 E 政府统计分析
12.下列属于宏观经济制度化的统计分析工作是( AB )。
A 重庆市国民经济统计公报 B 重庆市国民经济蓝皮书 C 重庆市社会发展水平分析 D 重庆市中产阶层分析 E 重庆市投资结构分析 13.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统计的模式有( CD )。-多选 A 生产法 B 分配法 C 直接法 D 间接法 E 平衡法
14.在总供需平衡的直接法测算中,下列关系成立的是(ABCDE )。多选
A 期初结余总供给=流量总供给+本期实现总供给+期末结余总供给 B 存量总需求=期初结余需求 + 流量总需求 C 存量总供给=期初结余供给 + 流量总供给
5
D 本期实现总供给=本期实现总需求 E 本期期初结余总需求=上期期末结余总需求
15.下列属于结余消费需求的项目是:( ABC )。多选 A 居民储蓄 B 手持现金 C 机关团体存款 D 投资贷款 E 劳务输出
16.总供需失衡状态,依据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状态可划分为四个类型,即:( ABCD )。多选
A 商品、服务需求小于供给,货币需求小于供给; B 商品、服务需求小于供给,货币需求大于供给; C 商品、服务需求大于供给,货币需求小于供给; D 商品、服务需求大于供给,货币需求大于供给; E 商品、服务需求等于货币供给。
17.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状态判断的统计方法有( ABCDE )。-多选 A 物价指数方法 B社会总供求的监测指标方法 C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统计测定的判断方法D 间接分析法 E 直接计算法
18.决定社会总供给水平的因素主要有( ABC )。多选 A 劳动就业量 B 资本存量 C 技术进步水平 D 货币发放量 E 人们的消费欲望
21.根据潜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公式,影响潜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因素主要有( ABC 多选
A 就业机会不足问题 B 平均开工时间长度问题 C 工时劳动生产率问题 D 工资收入 E 投资总额
22.根据潜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公式,影响潜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因素主要有( ABC 多选
A 就业机会不足问题 B 平均开工时间长度问题 C 工时劳动生产率问题 D 工资收入 E 投资总额
24.潜在社会总供给的统计评价方法有( ABC )。 A 单因素评价方法 B 综合要素评价方法 C 系统评价方法。
)。6
)。D 层次评价法 E 总量评价法
26.使用潜在社会总供给=正常资金数量?正常资金利用效果的公式进行潜在社会总供给的评价的方法称为( BCD )。
A 单因素评价方法 B 综合要素评价方法 C 系统评价方法 D 直接测算法 28.决定总需求的主要因素有( ABCDEF )。
A 固定资产投资 B 最终消费 C 货币供给与需求失衡的作用 D 财政赤字 E 外贸变动的影响 F 物价因素
29.从广义来讲,国民收入是由下列指标组成:( ABCDE )。
A 国民总民收入 B 国民净收入 C 按要素成本价格计算的国民净收入 D 个人收入(PI) E 个人可支配收入(GDP) 30.下列属于狭义投资的有( ABC )。
A 固定资本投资 B 存货增加 C 住宅投资 D 股票投资 E 社会保险 31.下列属于实业投资的有( ABCDE )。
A 修建构筑物、建筑物 B购买安装机器设备 C 购置车辆运输设备 D 购买原材料 E 购买住宅商品房
32.投资需求分析的常用统计指标有( BCD )。
A 证券投资 B 总投资 C 计划投资 D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E 金融投资 33.投资需求拉动见影响分析中常用的分析指标有( ABCD )。
A.投资拉动系数?投资需求增加量
GDP增加量B.拉动名义增长?名义投资需求增加量 上年(或基年)名义GDPC.拉动实际增长?实际投资需求增加量 上年(或茇年)实际GDPD.拉动物价上升=拉动名义增长-拉动实际增长 E.投资拉动=基期GDP×投资需求增长率
34.从一般意义上,可以将货币存量的层次划分为( ABC )。
A M0=流通中的现金 B M1=M0+流通性强的存款 C M2=M1+流通性弱的存款 D M3=全部资金 E M4=所有国民资产
35.从一般意义上,可以将货币存量的层次划分为( ABC )。
A M0=流通中的现金 B M1=M0+活期存款 C M2=M1+准货币 D M3=全部资金 E M4=所有国民资产
7
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在总供需间接法统计的实际计算中,社会总供给的测算以(生产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为基础,而社会总需求则以(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为基础。
2.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失衡,首先可划分为(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 3.可支配收入的计算公式为:(可支配收入=初次分配收入+再分配收入–再分配支出)。 4.对于高收入者来讲,随着金融资产拥有有量的增加,其(储蓄的愿望)会减弱,平均消费倾向会(提高)
5.景气统计调查系统主要以(问卷形式)定期向一定比例的(企业)进行景气统计指标数据的搜集活动。
6.景气统计分析的基础是(敏感性指标体系)的建立和统计工作。
7.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三个大类:即:宏观经济分析方法、经济统计分析方法、数量经济分析方法。
8.经济统计分析方法包括的内容有3个大类,即:描述统计分析方法、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常规经济统计分析方法。
9.在总供需间接法统计的实际计算中,社会总供给的测算以生产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为基础,而社会总需求则以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为基础。
10.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与失衡是其状态的两种类型。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失衡,首先可划分为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
11.总供需的结构失衡可分为基础结构失衡和非基础结构失衡两种类型状态。 12潜在国内生产总值的近似公式为:
潜在国内生产总值=正常劳动力数量的96%×每年正常工作小时数×正常劳动生产率 13.投资需求分析的常用统计指标有:总投资、计划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4.潜在社会总供给的综合要素评价方法的测算公式是:潜在社会总供给=(资金投入×资金边际产出弹性系数+劳动投入×劳动边际产出弹性系数)×正常综合要素生产率。
15.潜在社会总供给的统计评价方法有:单因素评价方法、综合要素评价方法、系统评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