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卢森堡国家馆
第一章 建筑风格与设计理念
1.1主创者与项目概况
主创建筑师:瓦伦蒂尼(Francois Valentiny) 项目建筑师:GG Kirchner
项目名称:2010年世博会卢森堡国家馆
外方设计公司 :Hermann & Valentiny et Assocles 外方主创建筑师:瓦伦蒂尼(Francois Valentiny) 项目建筑师:GG Kirchner
中方合作建筑师:顾英,詹翔(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总用地面积:4159m 建筑面积:2518m
建筑高度:21m 建筑层数:2层
1.2 建筑师介绍及建筑背景
卢森堡展馆的设计师—瓦伦蒂尼是一位来自申根镇的建筑师。在整个展示设计中突出“尊重自然环境,同时向城市居民和来访者提供现代化舒适生活”的可持续理念。
1.3建筑风格与设计理念
卢森堡历来重视能源、可持续发展、生态、美学和农业经济等问题。这就是卢森堡国家馆为什么要以钢结构来体现其建筑风格,同时又融入绿色空间设计的原因。卢森堡是一个美丽的国度,因为这里的人们都追求优质生活,他们最重要的格言就是“小也是美”。
灵感来自中文名—— “卢森堡”=森林+城堡
郁郁葱葱的自然风光,大小河流纵横交错,村庄城堡点缀其中,犹如童话中的美景。建筑师正是受到了“卢森堡”中文译名“森林和城堡”的启发,用来源于中世纪塔楼的灵感,将展馆设计成森林古堡。为了体现“森林和城堡”意境,展馆的围墙表面还将有植物覆盖,用以唤起森林的联想,而主塔将被水池围绕。
由于卢森堡展馆面积小,仅13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所以卢森堡国家馆,取了“亦小亦美”作为主题, 装置艺术展示人际和谐。
设计理念:在中文中,“卢森堡”其实就是“森林和堡垒”,受到了中文翻译的启发,设计师们设想出了一种几乎只用:独块、巨石的雕刻方法。而整个卢森堡展馆也被比喻一个周围绿树环绕的开放式森林。卢森堡向来十分重视环保问题。整个展馆的建筑材料都是考特钢、木头和玻璃等可回收材料,能源的回收再利用也将成为可持续发展城市的一个典范。
2
2
2
第二章 建筑的外表皮与室内空间设计分析
2.1 外表皮分析
卢森堡馆的建筑结构看起来很像个大壁垒。建筑的整体风格以耐候钢板为表皮的单层围合建筑,以及中央的塔楼,均采用不规则的造型设计。外墙的材料全部是锈迹斑斑的钢板,外表由500吨4毫米厚的耐候钢构成,耐候钢又称“考顿(Corten)钢”,这类钢材具有抗腐蚀的保护作用,可以让场馆外立面无需保护漆。钢板的颜色是铁锈红,红红的,在万里无云的蓝天下显得更加热烈,红色一直代表着热情,红火的??在中国这种材质是第一次用于建筑中。外墙上切开的窗户是玻璃的,与红红的钢铁一对照,感觉一冷一热相呼应。
“卢森堡”以耐候钢板做表皮,表皮展示出原始材质粗糙的肌理,用现代的建筑材料(钢材)表达对原始粗糙材料(石材)的别样演绎,多面体不规则造型是对城堡的造型特点的提炼,将主题意图以现代的手法进行演绎。 钢材也能回收再利用,体现环保的理念
立面凹窗的设计,采用玻璃和钢板两种不同的衬板,一方面满足了展示建筑不需要过多的自然光线的要求,同时,随机的、自由形状的凹窗,打破了单一表皮的枯燥,融入更多的建筑词汇。同时,将 “卢森堡大公国”和“小也是美”在周边的围合建筑以中文字的形式表现,体现了世博会建筑特有的,直白的理念的表达,以使来访者通过短暂的停留,对建筑的主题思想以及参展国家的特色有一个直观和快捷 的认识。外墙采用玻璃幕墙,起到很好的采光给空间提供了柔和的光线,有利于节能环保。
卢森堡在外表采用的围合建筑,在围合的界面上开窗提供了室内光线,空气流通,景观与使用功能,也让相邻空间具有连续性,比如,站在宽阔的屋顶花园可以呼吸到新鲜空气,眺望园区内的其它展馆的情形及不同的风景。卢森堡的出入口众多,减少了人们等候的时间。
2.2 展厅的设计
主展厅位于周边围合建筑的主入口处,参观者在有绿荫遮掩的主入口的等候区等待入场,进入主要展厅后,人流将跟随引导进入一层的主要展览空间,在这个区域,人们将通过投影屏幕,欣赏到卢森堡的悠闲生活、便利的设施和独特的魅力。
走出展厅,来到中央庭院,庭院的设计体现了中国园林的特点,满布水池,其间同样设计了耐候钢析表面装饰的圆形平台,圆形在建筑中是一种精神原型式的几何符号,其意境似乎要表达类似中国园林水池中的萍。庭院中种植了各种各样的植物,圆形的耐候钢板构成参观者的步道。
庭院采用的是具有中国园林的特点,中国园林都是很讲究风水的,而展馆的功能和展示形式可能都有一点将其与中国的风水说联系起来的。
3
2.3设计融进篱笆和浮萍元素
与卢森堡热烈的外墙相比,凹进去“闭关”的“窗户”更吸引眼球:各种姿态的三角形、菱形,更多的说不出形状,它们或独自“沉思”,或三五成群就这样随意“丢”在那里,仿佛是方方正正的“豆腐”被人挖去一块又一块。
“窗户”大都是钢凹进去的,制作起来极不易;还有窗户映着天光,那是“玻璃内胆”,有了玻璃,卢森堡馆平添了一份柔美; “随机的”、自由形状的凹窗,打破了单一表皮的枯燥,融入了更多的建筑语汇。卢森堡人还在这座小小的展馆设计上融进篱笆、浮萍、园林 等诸多中国元素,甚至“移步换景”的理念也被引入千余平方米的国家馆设计之中。
大地的土黄色与植物的绿色,这两种最自然的色彩令人瞬间回归田园的平静。比起其他展馆,卢森堡展馆的面积相对较小,但这也体现出了卢森堡人的智慧与辛勤。这一幢被绿 树环抱的开放式“森林型城市”。 2.4室内空间设计
室内装饰用杉木装饰,采用了两种规格的木板交替使用加之随意的平面造型,获得多变的室内效果。卢森堡馆内部没有空调,但在30℃的高温下,走在这个展馆里并不感觉十分闷热。卢森堡馆内的木材都是从卢森堡运来的冷杉木,这种木料能吸收湿气,帮助恒温,而馆内的地板采用的是双层木板,隔层中是流动的也能够自然降温。另外,所有的窗户都朝北开,而不是朝南。
2.5展馆的特色
展馆的餐厅也是一大特色,卢森堡馆的餐厅位于主塔周边开放的翼楼上,用餐面积近200平方米。在餐厅里,参观者可以品尝精选的卢森堡传统烹饪、最好的摩泽尔白葡萄酒。除了提供卢森堡的特色食物,例如啤酒、葡萄酒、香槟酒、腌货、特色菜肴外,还提供中餐。 展厅还是浏览纪念品商店和餐厅,可以购买一些卢森堡特色的纪念品或者在餐厅中用餐。
展馆为了避免排队等候的人们受到烈日的炎晒,在主入口和等待区,种植了遮阳的树木,围绕展馆周围设计了爬藤类的植物,这反映了卢森堡的传统,被誉为“爬藤类植物的生产国,建筑的四周设计了葡萄园风格的绿化,把葡萄种植在这里。世博园人流的拥挤使人心绪烦躁,到这里来走一走也是不错的选择。
4
结论
“小也是美”是卢森堡国家馆所要表达的主题,而美的体现,则涵盖了人文、环境、
自然等诸多方面,设计师通过抽象的造型手法,借鉴中国传统建筑步移景观的设计理念,巧妙结合东西方观念,充分表达了建筑所要带给人们的信息,以及建筑所提供给人们的体验。
材质的选择体现了建筑本身与自然的亲和力。对卢森堡国家馆的参观体验,对环保
理念更加理解。
5
参考文献:1、《69个梦—访问世博建筑师》 作者:胡廷楣,洪青耘; 出版社:上海文艺
2010年4月1日 第上版 2、《场馆科技新视点》 第136页 3、《上海世博会看点》 第97页
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