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大实验心理学笔记
Ericson 由属于,画集合图。
4. 条件推理
“if…then…”
给出推理,让被试判断是否永远正确,是否有时正确,是否永不正确。推理包括顺向和逆向两种
5. 命题验证与假设检验
(1) 卡片选择问题
E K 4 7
“元音字母反面是偶数“被试来验证,但只能翻两张翻E和7。
可说明验证假设时是否有定势
(2)。。。
二.自然推理:——质的估计
1. 典型特征的作用
eg:工程师 律师 PI 认为杰克是工程师
组(1) 70 30 .70 >90
组(2) 30 70 .30 >90
无显著差异,因为被试不太考虑基础比率,而着重于典型特征。
图(略)
可能性与相似度相关系数:0.97
可能性与%相关系数:-.65
说明判断可能不太考虑基础比率
2.易提取性
3.问题形式
二种问法: 问法一 方案1:200人得数
方案2:600人中,1/3概率全部得救
600人中,2/3全部死亡(概率)
问法二 方案1:400人死亡
方案2:0人死亡1/3概率
全部死亡2/3概率
三.自然推理——数量估计
1. 易计算性
2. 评价与预测
若是一种向50%方向的回归,因为没有效度,没有区分性。
Eg:假定有十个学生,要求被试以某一指标,对他们以后学习成绩的情况作预测。
被试 组1 指标:百分等级→平均分
组2 注意力测验百分等→(同上)
组3 幽默感(等级分算)→(同上)
&3.概念形成
一.概述
1. 什么是概念?
逻辑学上,是一种思维的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心理学上,是一种分类的原则,根据它来对事物分门别类。
有的概念用处延来解释。
2. 什么是概念形式。
定义上,原则形式的过程(依赖于正例)
过程上,舍弃非本质特征,提取本质特征
3. 研究方法
(1)刺激材料
人工概念(1920 Hull) ——可以消除知识经验的影响
(2)实验范式
主动型(如上,被试从主试回答中进行)
被动型(主试告诉被试那些卡片是。。。,或不是)
eg:主动型实验中的记录表。
图(略)
二.有关概念形式的实验研究
(一) 概念形成的策略
三.概念形成的机制
1.假设检验说
被试形成概念时,运用策产生假设,寻求刺激来验证假设。
2.Kellog的实验,要求被试在下一次假设提出时,回忆上一次假设,刺激。。。结果,假设的回忆最差,说明假设检验说有漏洞
Reber(人工语法)
Kellog:
50道乘法(心算)→分散注意
30张脸谱
→测试 测脸谱60张:30张旧,30张新 结果不错 用内隐学习来解释
样例学习说
概念形成中,记住一具体的例子(自然概念)
Rosch提出
&4.问题解决(这里是需要思维过程的问题)
一. 问题的岁那个组成,起始状态,目标状态,操作(往往还要尝试错误)
河内塔(汉诺塔)
二. 问题解决的模式
1. 针对人工问题的研究
(1) 状态动作模式,分支多花时多,分支少,花时少,恢复原来情况(不愿意),难。
(2) 问题分解模式
2. Greeno 问题分类
(1) 归纳结构问题
eg:狼,狗=虎?
找出相同点,不同点,→“比较”过程。
(2) 转换问题 eg:汉诺题
通过操作,把起始状态变成目标状态
(1)(2)都称作“手段——目的分析”
(3)排列问题
eg→2upzle→puzzle
三.知识和经验对问题解决的影响专家与新手
棋子排列
(hi(1981)的实验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