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1943—1959 古根海姆美术馆 1952 普莱斯大楼 3、建筑理论与特点: 1)草原式住宅
·风车式十字形平面
·强调里面的水平舒展构图、垂直对比 ·草原或森林 2)有机建筑论 背景:进化论 东方哲学 歌德
思想基础:反对工业化大生产 “有机”:统一体 特点:整体性 内在性
建筑成为环境有机组成部分 自然的建筑 真实的建筑 3)广亩城市 4、代表作品 1)住宅
威立茨住宅、罗伯茨住宅 2)拉金公司办公楼 1904 ·垂直空间 ·清水砖墙
3)东京帝国饭店 1915—1922 ·略带和风
·H形平面,受东方院落式影响 4)流水别墅 1936 ·对有机建筑的诠释
5)约翰逊制腊公司总部 1936—1946
·外部环境较差。封闭:内部重新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环境 ·首次使用“圆”母题 6)西塔里埃森 1938
·沙漠,乱石墙,木材,不规则门窗 ·“广亩城市”方案的重要实例 7)古根海姆博物馆 1959 ·垂直方向流通 ·“圆”母题的使用 5、评价:杰出的建筑师
七、阿尔瓦·阿尔托
1、 1989—1976 Fenland 民族英雄 2、 主要建筑活动
1)早期(第一白色时期)1923—1944
特点:外形简洁,多呈白色,内部采用自由形式但建筑外部有时利用当地特色木材饰面,有时在阳台板上涂以强烈色彩 代表作品:维堡图书馆、帕米欧肺病疗养院 2)中期(红色时期)1945—1952
特点:创作已臻于成熟,喜欢用自然材料和精致人工构件相对比,建筑外部常用红砖砌筑,造型富于变化,善于利用地形和原有植物室内设计强调光影效果,讲究抽象视感
代表作品:珊纳特塞罗镇中心,美国MIT贝克大楼 3)晚期(第二白色时期)1953—1976
特点:重新回归白色的纯洁境界,作品空间变化丰富,发展了连续空间概念,外形构图,重视物质功能因素,也重视艺术效果 代表作品:芬兰大会堂、德国埃森歌剧院 3、 建筑思想与设计方法: 建筑思想:1)提倡建筑民族化 2)提倡建筑人情化 3)提倡建筑与自然结合 设计手法:1)富有个性的自由建筑造型 2)环境净化
3)大量使用土产软木 4)喜欢红砖
5)喜用波形面、墙面与天花 6)强调对比与协调
简朴之中有丰富,精细之中有温暖,运用技术而有情感,合理而富有诗意。 4、 代表作品: 1)维堡图书馆 ·布局:分两层
·材料:讲演厅木天花
·特殊手法:特殊顶光照明设计 波浪形天花 2)帕米欧肺病疗养院 ·建筑功能决定建筑形象 3)美国MIT贝克大楼 ·自由曲线
4)珊纳特塞罗镇中心
·把有效的规划与对自然环境的尊重有机的结合起来 ·建筑显得苍健、品位高 5)一组扇形体量建筑
·德国沃尔夫斯堡文化中心 ·不莱梅高层公寓 ·奥泰尼米学院主楼 6)芬兰大会堂 ·白色体量 5、贡献:
1)推动了现代建筑在北欧的发展
2)探索了一条民族化、人情化的现代建筑道路 6、评价:
多才多艺的现代建筑大师
对多元的思潮有广泛影响的乡土派和传统派建筑师获AIA金奖
第四章 五十年代后西方建筑
(1945—)
【一】社会文化背景
经济形态:社会消费方式出现新特点
科技成就:通讯、计算机、航天等技术不断发展
文化思潮:工业革命的负面影响引起失望与怀旧情绪,非理性主义思想兴盛 社会心理:艺术审美风尚出现新变化 社会背景综述:形态已形成 【二】建筑领域背景 对现代主义建筑的温和质疑 ·CIAM内部的争论
·建筑师雅马萨其的评论 对现代主义建筑的激烈批评 著作:《形式跟从惨——现代建筑何以行不通》建筑评论家P·布莱克 《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建筑理论家R·文丘里 《现代建筑:死亡或变质》 1961 《没有建筑师的建筑》 1961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1961 雅各布斯 菲利普·约翰逊的反戈一击 【四】建筑思潮表现 修正
典雅主义:
粗野主义:展现材料的原始特性,探索手工劳作之美 高技派:对尖端科技的极端追求 象征主义:建筑形式的另一种探索 探索
后现代主义:大众口味,通俗的文化 解构主义:图解建筑之“构” 新理性主义 :建筑类型学的探索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