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15:56:12

绪论

一、思考

1、现代建筑的地位

2、近现代建筑中的复古主义建筑思潮 原因、过程、结局及其影响

3、近现代建筑的形式与建筑艺术的关系 4、现代建筑大师在现代建筑运动中的作用 二、背景 1、历史背景

1)工业革命:促使社会生产关系变革

2)资产阶级革命:克服封建传统教条,传播了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2、建筑领域背景

1)新材料新技术与新建筑类型的出现:工业革命的结果 2)建筑思潮开始转变: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 三、近现代建筑史断代及发展线索 世界史划分:

近代史 1640 英国资本阶级革命

1871 法国巴黎公社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1917 俄国十月革命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1、第一阶段----复古主义思潮时期 18世纪50年代至19世纪50年代 ·建筑上的复古主义思潮:

法国:古典复兴,英国:浪漫主义,美国:折衷主义 ·新材料新技术以及新设计思想的大量运用 ·现代意义上的城市规划

2、第二阶段----新建筑运动的初期 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 ·两大策源地

欧洲: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维也纳学派与分离派,德意志制造联盟 美国:芝加哥学派,草原式住宅 ·两大倾向

浪漫主义(英):保守

工业革命---万恶之源---中世纪田园风光 理性主义(德):理性

工业革命---工业化---标准化、大量化

3、第三阶段----现代建筑运动的高潮时期 20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 ·多种流派:野兽派、主体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风格派、意大利理性主义、构成主义 ·四个大师

格罗庇乌斯 Groupius 德国 密斯 Mies 德国 勒·柯布西耶 Le Corbusier 法国、瑞典 赖特 Wright 美国 ·建筑理论

1)重视建筑功能 2)注重空间 3)抽象的形式

4、第四阶段----现代建筑走向多元 20世纪60年代至今 ·建筑潮流

1)对现代主义的修正

典雅主义、粗野主义、富技派、象征主义 2)对现代主义的反动 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 3)第三条道路寻求 意大利新理性主义 ·建筑现象

建筑实践---个性化 建筑理论---多元化

第一阶段:现代建筑启蒙时期 第二阶段:现代建筑探索时期 第三阶段:现代建筑高潮时期 第四阶段:现代建筑流变时期

第一章 复古主义建筑思潮时期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西方建筑)

1.1复古主义建筑思潮

一、概述:

1、定义:复古主义建筑思潮是指18世纪下半叶起,欧美先后留下的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的统称。它是该时期建筑创作的主流,其特征是借用古典语汇来适应政治变革或商业文化

2、原因:从古代建筑遗产上寻求思想上的共鸣 3、背景:

1)政治上:资产阶级的启蒙运动 古典—资产阶级准则 人性论—自由平等博爱

2)技术上:新旧技术交替,新技术逐渐占上风 4、历史进程:

文艺复兴--------------------复古主义思潮------------现代建筑 建筑原则性确立 过渡、原则性不清楚 原则性强 5、发展过程:

古典复兴:18世纪60年代 浪漫主义:18世纪50年代 折衷主义19世纪20年代(追求利润,商品化)

古典复兴:正统、主流、公共建筑 对资本主义的赞扬

浪漫主义:怀旧情绪,农民小资、住宅、田园风光,对商品化的憎恨 二、古典复兴

Classical Revival 新古典主义

18世纪60年代起源于法国后波及欧美的文艺思潮 1、背景

1)启蒙运动(百科全书派)

2)美术考古运动:温克尔曼《古代艺术史》 3)对古典主义的反抗

2、古典复兴与文艺复兴时期古典主义的区别

3、特征

1)借助古典的建筑语汇来表现新兴资产阶级的理想,在建筑中,追求雄伟、宏大,较少的神学气息

2)摒弃了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特别是横三竖五的构图法,作品较接近于希腊罗马的原貌

3)在古典的继承上,法国较多的借鉴了拉丁古典,英国、德国则较多的借鉴了希腊古典,美国则均有借鉴 4)注重理性与科学性、民主与科学 4、作品 罗马复兴

1)巴黎万神庙(法,1755--1792) ·苏夫洛设计,高71m

·希腊十字+坦比哀多+门厅 纯净、清灵 2)星形广场凯旋门(法) ·第度凯旋门的翻版 ·49.4mX44m 3)美国国会大厦 ·沃尔特设计

·型制:万神庙+坦比哀多 4)英国爱丁堡中学

·布局:雅典卫城翻版(高低错落) 5)大英博物馆

·型制:单层爱奥尼柱廊、山花 6)柏林宫廷剧院(德) ·辛克尔设计

·主次分明,层次清晰,严格对称 7)柏林勃兰登堡门(德)

·型制:雅典卫城出门+罗马式女儿墙 三、浪漫主义(Romanticism)

18世纪下半叶起源于英国后波及欧美的文艺思潮,在文化和美术领域取得突出成就,但对建筑影响较小 1、背景:

直接:对产业革命后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不满 间接:①唯心主义哲学夸大主观作用

②空想社会主义

③对中世纪文学的兴趣,引起对中世纪文化和古迹的关注民族主义思想反

2、发展过程:从英国为主,分两个阶段

1)先浪漫主义时期,18世纪5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 向往田园风光(中世纪),自然经济—逃避现实

模仿中世纪寨堡和哥特风格,追求非凡趣味和异国风情

3、特征

1)夸大艺术创作中主观情感的作用(类表现主义)

2)重视继承中世纪传统,借用中世纪的城堡,哥特建筑语汇,所以也称哥特复兴,口号:回到中世纪

3)强调回归自然,口号:回归自然

4)建筑形式上,尽量延长与现实的距离,除借用中世纪语汇,还广泛吸收东方(中国、伊斯兰、印度)的建筑形式 4、作品

1)封蒂尔修道院 1796—1814 ·中世纪寨堡的再现,模仿中世纪 2)英国国会大厦—西敏宫 1836—1868 ·穿着浪漫主义外衣的古典主义建筑 ·最初按古典主义风格设计 ·顶层钟塔及竖向

3)布赖顿皇家别墅 1818—1821 ·吸收了印度伊斯兰建筑语汇

四、折衷主义(Eclecticism)集仿主义

19世纪20年代起,在欧美盛行一种建筑思潮,以西欧为主,北美及殖民地也有影响

1、起源:

1)资本主义商业规律的体现

2)在古典复兴和浪漫主义之间进行调和 2、特征:

1)选择各种体系而形成的一种符合思想体系 2)“没有理由从过去的式样中选取一种而排斥其他” 3)在建筑表现形式上 窗户形式多样组合

装饰体系不受限制,过分强调装饰 自由与构图的随意性 3、作品

1)巴黎歌剧院

·古典主义构图影响 ·巴洛克式的细部装饰 ·扁平的穹顶,希腊式山花 ·柱的组合方式(标新立异)

搜索更多关于: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绪论 一、思考 1、现代建筑的地位 2、近现代建筑中的复古主义建筑思潮 原因、过程、结局及其影响 3、近现代建筑的形式与建筑艺术的关系 4、现代建筑大师在现代建筑运动中的作用 二、背景 1、历史背景 1)工业革命:促使社会生产关系变革 2)资产阶级革命:克服封建传统教条,传播了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2、建筑领域背景 1)新材料新技术与新建筑类型的出现:工业革命的结果 2)建筑思潮开始转变: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 三、近现代建筑史断代及发展线索 世界史划分: 近代史 1640 英国资本阶级革命 1871 法国巴黎公社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1917 俄国十月革命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