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5 古诗二首 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5 古诗二首 教案教学设计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10:13:39

15 古诗二首

课题 古诗二首 课型 新授课 古诗二首安排了两首古诗,一首宋代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首唐代杜甫的《绝句》。设计说明在教学中,通过朗读品味诗中语言的优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用引读法教学,即教师在教学中加入一些说明、描述、想象性的语言,用以体会诗句的丰富内涵,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感受诗歌表达的意境,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1.搜集相关图片及作者资料。(师生) 2.制作生字卡和多媒体课件。(教师) 2课时 学前准备 课时安排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前准备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会认5个生字;会写4个字;能正确读写“毕竟”、“黄鹂”等词语。 2.读懂诗句,理解诗意,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3.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的画面,领会诗的意境,感受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 学习诗人对画面生动描述的能力,体会诗人想表达的思想感情。 1.搜集有关杨万里的资料。(师生) 2.制作生字卡和多媒体课件。(教师) 3.自学生字词,熟读古诗。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1

1.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同学们,有人说,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是泪水。那么古人是怎么描写离别之情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送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用时:5分钟) 别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介绍作者杨万里。 2.引导学生交流:读诗题,你读懂了什么? 3.小结:净慈寺,是西湖边上的一座寺庙。林子方,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个朋友。这一天,林子方正要到外地做官,杨万里在西湖边上送别他。 2.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音。 流利、有感情。识记“晓”、“慈”、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圈画晓(xiǎo yǎo) 慈(zǐ cí) 竟(jìn jìnɡ) 映(yìn yìnɡ) 3.我会拼写词语。 xī hú( ) lián yè( ) wú qiónɡ( ) hé huā( ) 相释疑,讨论难点。 4.根据朗读节奏,给下面的“毕”、“竟”、“映”。 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2.老师检察自学情况。 2.同桌互读,纠正读音。 (1)指认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3.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2)开火车认读生字。 的位置,说出怎样才能写好这些(3)用生字组词。 字。 3.指导书写“湖、莲、穷、荷”4.学生读诗,注意停顿。小4个生字。 组交流自学心得。 4.指导学生小组合作交流,互1.学生齐读课题。 2.学生读了课题后,提出自己的问题。送别的时间、地点?谁送谁? 1.杨万里是( )朝诗人,代表作有( )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词。(用时:10分钟) 2

诗句画停顿符号。 接 天 莲 叶 无 穷 碧,映日 荷 花 别 样 红。 1.引导学生读古诗,有不懂的字词先提出来。(交流重点字词)(课件出示——标注) (1)毕竟:到底。 (2)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本诗指除六月外的其他时候。 (3)接天:与天相接。 (4)映日:映照着太阳。本诗1.学生再读古诗,交流学习,5.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结合课件给出的标注,理解诗句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的意思。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2.学生阐述每行诗的意思。 这首诗先叙述美景,再写诗人的3.学生思考后尝试回答: 感受,从而达到先实后虚的效果。(1)这首诗是诗人杨万里( ) 在六月一天的早晨在西湖旁的(2)“接天莲叶无穷碧”既写中映照的是朝阳。(从题目的“晓”净慈寺送友人林子方时看到满出了荷叶之无边无际,又渲染了字中可以看出) (5)别样:特别。 2.指名学生说一说每行诗的意湖荷花荷叶的美景。 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2)还赞美了西湖的“映间造型感。( ) 日荷花别样红”。 6.填空。 思,交流对诗意的理解。 3.教师示范读古诗,让学生思考下面问题: (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读完整首诗,在你的脑海里呈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回答后,出示西湖荷花荷叶的美景图片) (2)此诗除了赞美西湖的“无边的荷叶,一片碧绿”外,还赞美了西湖的什么呢? (3)题目是送别,可诗人在全

3

三、探究研读,深入赏析(用时:20分钟) (3)诗人想让友人也记住(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满湖荷花,记住他今天的送别中,送别的时间是________,送之情。 别的地点是________,题目的意(4)描绘了西湖六月的美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景,显示了大自然蓬勃的生命(2)整首诗描写了_______ 力,表达了诗人的欣喜之情,同_____________。其中写景的诗句时将对友人的祝福和勉励融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 该句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 4.学生自由朗读全诗,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 意境。 诗只写了景色,这是为什么呢? (4)作者写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点学生回答) 4.教师指导讲解描绘诗句的意境,赏析“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句。 5.赏读全文,指导背诵。 四、总结,拓展。(用时:5分钟) 1.引导学生背诵古诗。 2.教师了解学生的背诵情况。 3.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对又快。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2.学生比赛背诵古诗。 7.默写《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写了西湖盛夏的美丽风光,通过对西湖景色的极度赞美,婉转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之情。在教学中,我鼓励孩子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富有情感地多次朗读,努力将自己带入诗的意境之中,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同时通过情境画面导入,多媒体课教学反思 件展示层层叠叠的荷叶连绵到天边,在阳光的照耀下荷花显得格外娇艳的影像图片,引导学生从景入手,从字词的理解以及诗的画面中,体会诗人描写“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妙之处。在课堂上,学生们各抒己见,表述了自己对诗的理解,收获了不错的效果。 第二课时 1.学习古诗《绝句》,会认“鹂”等7个生字,会写“吴”等4个生字。 学习目标 2.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景象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3.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学习重点 学前准备 背诵古诗,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象。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15 古诗二首 课题 古诗二首 课型 新授课 古诗二首安排了两首古诗,一首宋代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首唐代杜甫的《绝句》。设计说明在教学中,通过朗读品味诗中语言的优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用引读法教学,即教师在教学中加入一些说明、描述、想象性的语言,用以体会诗句的丰富内涵,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感受诗歌表达的意境,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1.搜集相关图片及作者资料。(师生) 2.制作生字卡和多媒体课件。(教师) 2课时 学前准备 课时安排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前准备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会认5个生字;会写4个字;能正确读写“毕竟”、“黄鹂”等词语。 2.读懂诗句,理解诗意,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3.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的画面,领会诗的意境,感受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