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8-2019学年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28. 请在图中画出钢珠小球所受重力G和绳对小球拉力F的示意图。
六、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3.0分) 29.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测量平均速度”时,想测量从斜面上滑下的物体在不同
阶段的平均速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带有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图中的方格是小车到达A、B、C三个位置时电子表显示的时间(里面的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选填“大”或“小”)。 (2)BC段的长度是______dm,小车在B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3)如图所示,下列坐标图象中能准确反映小车运动情况的是______
(4)实验完成后,有同学猜想物体从斜面上下滑的快慢可能与斜面的高度有关,于是他让小车分别从斜面上不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测出下滑时间。通过测量,发现每次下滑的时间不同,于是得出该猜想是正确的。请你指出该实验过程存在的问题:______
30. 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ABCD是白色硬纸板制成的光屏,
并能沿ON折转,ON垂直于CD。
(1)实验时,将光屏______放置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光屏射向镜面平面镜上的O点,可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如图甲;将光屏右半部分向后折转任意角度,光屏上都看不到反射光,如图乙。说明反射光线、人射光线与法线______。
第5页,共25页
(2)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其中有一组数据测错了,这组数据是第______次实验的数据,原因可能是将反射光线与______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60° 60° 2 45° 45° 3 30° 60° 4 15° 15° 5 0° 0° (3)在图甲,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FO射到O点,光会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
这是因为光路是______。
31. 如图15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5cm。
(1)实验前要调整烛焰的焰心、透镜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使它们位于______。 (2)蜡烛在如图位置,光屏应在区域______(选填“①”、“②”或“③”)内移动,才能得到清晰、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制成了______。(举一例即可) (3)要使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变大,应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动,调节蜡烛的位置,同时将光屏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直至得到清晰的像。 (4)小明在实验中将蜡烛从略大于一倍焦距处逐渐远离凸透镜,物距u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甲所示,则像距u与t的大致变化关系的图象为图乙中的______
32. 小东从同学家中带回一个玻璃钢实心小球,他想通过实验测出玻璃钢小球的密度。
(1)小东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
指在分度标尺的右边(如图甲),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直至平衡。
第6页,共25页
(2)图乙是天平平衡后小东实验时的情景,从实验操作方便和器材放置规范的角度看,有一处不妥,此处是______。
(3)称量质量时,当小东依次往右盘中添加了1个20g和1个10g的砝码后,指针还是偏向了分度标尺的右边,接下来小明的正确操作应是______。
(4)小东用天平正确称量小球的质量时,右盘上砝码总质量在加上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小球的质量为______g;把小球浸没在装有20cm水的量筒中,水面升至如图丁所示位置,则测得的玻璃钢密度为______。
33. 小辉利用如图18所示的装置探究“弹簧片弯曲时末端的形变量x与弹簧测力计对
它的拉力F大小的关系”。在一定弹性限度范围内,用弹簧测力计对同一弹簧片施加竖直向上大小不同的拉力F,实验数据如下表 试验次数 形变量x/cm 拉力F/N 1 0.6 1 2 2 3 3 4 5 2.4 4 6 3.0 5 1.2 1.8
(1)实验次数4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18所示,为______N
(2)分析可知,实验次数4时,弹簧片弯曲时末端的形变量x大约是______cm (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弹簧片弯曲时末端的形变量x与所受拉力F成______关系
(4)请你猜想弹簧片弯曲时末端的形变量x可能还与______、______等有关。
第7页,共25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解: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的过程中,所含物质在减少,所以质量减小;同时体积也减小,形状改变。而粉笔所属的物质种类没有变化,所以密度是不变的,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①质量不随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的变化而变化,只有所含物质的多少变化,质量才会变化;
②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物质的质量、体积的变化而变化,它受物质种类、状态和温度的影响。
物体的质量是否变化,就看组成它的物质的多少是否变化;密度是受物质种类、状态、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2.【答案】C 【解析】
解:A、高歌猛进,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
B、请勿高声喧哗,是让人说话声音的响度小一些;故B错误; C、女高音歌唱家,是指女歌手的音调高;故C正确;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D错误; 故选:C。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 3.【答案】A 【解析】
第8页,共25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