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议论文阅读议论文阅读分类集训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议论文阅读议论文阅读分类集训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9:25:05

张 松

①梭罗说:“一个人生前是没有幸福可言的。”对于幸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成家立业是幸福的,有一份好工作是幸福的,恋人之间的一个小惊喜是幸福的。幸福不是奢侈品,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幸福,当然,幸福与否,关键是心态。

②悲观者与幸福无缘,心里有各种担心,肩上扛着各种忧愁、焦虑,总是杞人忧天、患得患失。诗人塞涅卡说“为未来担忧的人真是悲哀”。话虽有些偏激,却饱含深刻的道理。生活中,很多人有这种危机感,每天像上紧的发条,被逼着往前走,怕输掉未来,现在就必须努力,心里的弦紧绷着,夜不能寐、寝食难安、身心疲惫,何来幸福可言?

③这和儒家学派的观点如出一辙:“其未得之,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对于没有得到的东西,很想得到;得到后,又怕失去。正是这种对欲望不舍地追求,才是痛苦的根源。叔本华说:“生命是一团欲望,满足时痛苦,不满足时无聊,人生就在欲望和痛苦中摇摆”。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上下求索,苦苦追求。当你抚摸到幸福时,下一个痛苦接踵而至。于是,人生周而复始,陷入恶性循环。

④幸福就像一辆汽车,豪华版未必会让你舒适、惬意。因为,你要担心路况够好,车位足够大,与其这样或那样的担心,不如买一辆简配版。车子不够好,小偷不会光顾,停车方便、快捷。麻烦越少,幸福感就越高。

⑤孔子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一碗饭、一瓢水,住穷陋小巷,放到现在,相信很多人不屑,还没有小富心里就开始安定,认为这是胸无大志的表现。正确的人生,应该小时候开始发奋,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成年后要有“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老了还有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意气风发。人就像一台机器,要不停地运转,赚钱得到别人的尊重,给幸福贴上豪华的标签,却失去了人生中一些与生俱来的珍贵。这样的幸福,真的很贵,倒不如简配版实在,将目标定在.....触手可及的地方。

⑥其实生活中的一些小情趣和平凡小事,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⑦杨绛先生在《我们仨》里写道:“一家人在一起亲密无间,不受外界的打扰,各做各的学问。”钱先生做学问,杨先生写字,各不相扰。不过,钱钟书却很“淘气”,趁杨绛熟睡之际,在她的脸上画个花猫;也会给她的自画像画上眼镜,添上胡子。正是这些小情趣,让人感受到幸福的无处不在。康德是德国最著名的哲学家,他每天都会出门散步。教堂凌晨的钟声响起,他准时迈出门。他散步不仅定时,还定点,每天八个来回,不多不少。数十年如一日。他没有缺席一次。康德说:“假如我不去散步,我会很痛苦,每天定时散步,这就是幸福。”幸福就这样简单,就是做一件自己喜欢的很平常的生活小事。

⑧真正的幸福不是在别人的眼里,而是在自己的心里。心里快乐,人就是幸福的;人不快乐,幸福不会找上门。让自己快乐起来吧,拥有健康、积极的心态,让幸福紧密相随,这才是每个人一辈子要做的功课。

1. 阅读全文,说说获得幸福需要做哪些“功课”?(3分)

(1)不要患得患失,要有健康积极的心态。(2)对欲望要有所限制,把目标定在触手可及的地方。(3)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小情趣和做一些平凡小事。(每点1分) 2. 阅读第⑤段,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这样的幸福,真的很贵,倒不如简配版实在,将目标定在触手可及的地方。 .....很贵:指为了追求幸福而使自己非常忙碌,焦虑,从而失去亲情、友情、舒适惬意等生活中那些与生俱来的美好。

简配版:比喻简单,目标贴近,容易达成的幸福。 3. 文章第④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5分)

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答全得1分,没答全不得分),将幸福比作豪华版和简配版的汽车,并进行对比(1分),生动形象、鲜明突出地论证了(1分)人应该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要过分追求幸福,麻烦越少,幸福感越高(1分)。使论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更具有说服力(1分)。

4. 文章第⑦段中,钱钟书“淘气”的例子和康德散步的例子是否重复?为什么?(5分)

不重复(1分,未答扣1分),列举钱钟书和杨绛的例子侧重于证明发现生活中的小情趣也是一种幸福(1分);列举康德散步的例子侧重于证明生活中的平凡小事也能带来幸福(1分);一中一外两个方面(1分)共同来论证生活中的小情趣和平凡小事也能带来幸福。使论证更加丰富,论据更加充实(1分)。

5. 下列名言不能作为本文道理论据的一项是(3分)(C) ..

A. 患牙疼的人认为每一个牙齿完好的人都是幸福的;贫寒困苦的人也同样错误地认为所有的富人都是幸福的。[英]萧伯纳

B. 通往幸福最错误的途径,莫过于名利,宴乐和奢乐生活。[德]叔本华 C.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俄]屠格涅夫

D. 我学到了寻求幸福的方法:限制自己的欲望,而不是设法满足他们。[英]弥尔顿 七、(2018预测)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20分)

学会有“教养”地怀疑

肖家鑫

①“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怀疑有如草木之牙,从真理之根萌生”??从小到大,我们读书做学问,常常听到教诲,要学会怀疑。

②怀疑,似乎是件很简单的事。拿读书来说,宋代理学家陆九渊在《读书》一诗中说道,“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不慌不忙之时,读到不明处、违背常理处,自然就要留个心眼。做学问也是一样,不迷信权威,比照多方资料,严谨求证,这些方法不知被老师耳提面命了多少回,早已烂熟于心。

③怀疑,有时给人的感觉又很难。互联网时代,搜索一个知识点,常会冒出好几种截

然不同的答案。何止是读书做学问,几乎每隔一段时间,网络上总会爆发一场“口水战”,吸引不少人围观甚至参战。浏览热门新闻尤其是争议事件的网友评论,辩驳、对骂直至上升到人身攻击,都不稀奇。除了那些永远分不清是非真假的娱乐八卦,争论内容更多是和食品安全、健康养生、伦理道德、生活理念等相关,观点五花八门,真相扑朔迷离。

④这个时候,我们该怀疑什么,又该相信什么呢? ....

⑤对于当今的年轻人来说,保持怀疑态度,似乎并不是件难事。很多年轻人更是敢于说不:我不喜欢、我不赞同、我不接受。但问题的另一面是,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你不喜欢、不赞同、不接受的,有没有可能其实就是真相呢?

⑥两会期间,一位全国政协委员关于“在家教育”的言论引起争议。原来,现在的一些家长,因为种种原因,对九年义务教育说不,选择让孩子在家或者送到所谓“私塾”接受教育。这一明显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也不适合绝大多数家庭的行为,却受到不少人的盲目追捧。这位委员从法律常识和教育规律的角度分析并提出,任何“国..学”“读经”“私塾”或各类外语、才艺、武术培训机构及个人,不得举办任何形式的取代义务教育的学校。

⑦就是这样一个好建议,却在网络上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家长有为自己孩子选择教育方式的自由”“国内教育质量差,只能在家学”“美国就可以自由选择在家上学”。这时候,你又该相信谁呢?

⑧答案其实很简单,带着疑问,翻翻法律文件、看看教育书籍、问问周围师友、查查国外真实情况,也就有了自己的判断和理解。

⑨“怀疑一切与信任一切是同样的错误”。因此,我们的怀疑,应该是一种有“教养”的怀疑。

⑩何谓有“教养”?简单理解,就是有理、有据、有责任心。如康德所说,“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讲逻辑、有底线,是为有理;“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七分证据不能说八分话”,注意信息来源,不妄加揣测,是为有据;自由与责任一体两面,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是为有责任心。唯有如此,方可称作有“教养”的怀疑——这既是自身涵养的体现,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

11“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陆九渊的这句名言,后面接着的两句同样○

重要,“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不明白、说不清、有疑问的可以先放一放,仔细思量后再发表意见也不迟。

(选自《作文与考试》2017年18期)

1. 下列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4分)(C)

A. 学会有“教养”地怀疑。

B. 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C. 我们的怀疑,应该是一种有“教养”地怀疑。

D. 怀疑一切与信任一切是同样的错误。 2. 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里的问题。(4分)

(1)这个时候,我们该怀疑什么,又该相信什么呢?(“这个时候”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指面对网络上截然不同的答案、五花八门的观点,扑朔迷离的真相的时候。 (2)这一明显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也不适合绝大多数家庭的行为,却受到不少人的盲目追捧。(“追捧”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

这里用作贬义,形象地写出人们对“在家教育”这一行为缺乏有“教养”地怀疑。 3. 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具体证明了什么观点?(4分)

事实论证,具体有力地论证了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你不喜欢、不赞同、不接受的,有可能就是真相的观点,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4. 阅读全文,谈谈你对标题“学会有‘教养’地怀疑”的理解。(4分)

我们读书做学问,面对娱乐八卦、新闻评论,要带着疑问,通过各种方式查询真实情况,注意信息来源,不妄加揣测,仔细思量后再发表意见,做到有理、有据、有责任心。 5. 请简要分析第⑩段的论证思路。(4分)

文段首先用设问的形式提出本段的观点,即教养就是有理、有据、有责任心;然后引用名言对有理、有据、有责任心进行具体阐述,论证观点,最后总结出有“教养”地怀疑既体现涵养,也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八、(2018预测)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19分)

获得快乐,需要一点智慧

胡安运

①比赛没获奖,意大利人却能够狂欢、祝贺;获得了第三名,中国队员面露不快。这鲜明的对比,怎能不让人唏嘘感怀?个中原因令人深思:国人的“第一”情结,国人的功利心态,像一把无情的扫帚,几乎将人生的快乐清扫得干干净净了。

②看来,获得快乐,真的需要一点智慧。

③得奖固然可喜,而享受比赛过程的快乐,更不可或缺。比赛是这样,学习、生活也是如此。如果你太看重第一,太过于功利化,凡事都要名列前茅,什么都要金奖、银奖,那么,在人生路上,你将始终背着沉重的十字架,不仅步履维艰而且可能苦不堪言。

④所以,快乐的人生,一定是悦纳自我、挥洒自如的人生。就像意大利人那样,大家尽心尽力没有差错,人人表现出色,人生便可无悔矣,于是,便能够开怀大笑,便有理由狂欢、祝贺。所以,真正的快乐必然在功利之外;太多的欲望,有时可能就是精神的枷锁。

⑤看我们的教育,似乎也走向了极端。举国上下,成才教育大行其道;大江南北,成功学长盛不衰。学生、家长甚至学校,把成功定义为考高分上名校获大奖。而“成人”的教育却被淡化了,快乐的教育被忽视了。

⑥整个社会几乎都把目光盯在高考上,都把心思用在六月的冲刺上。千军万马过独木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张 松 ①梭罗说:“一个人生前是没有幸福可言的。”对于幸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成家立业是幸福的,有一份好工作是幸福的,恋人之间的一个小惊喜是幸福的。幸福不是奢侈品,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幸福,当然,幸福与否,关键是心态。 ②悲观者与幸福无缘,心里有各种担心,肩上扛着各种忧愁、焦虑,总是杞人忧天、患得患失。诗人塞涅卡说“为未来担忧的人真是悲哀”。话虽有些偏激,却饱含深刻的道理。生活中,很多人有这种危机感,每天像上紧的发条,被逼着往前走,怕输掉未来,现在就必须努力,心里的弦紧绷着,夜不能寐、寝食难安、身心疲惫,何来幸福可言? ③这和儒家学派的观点如出一辙:“其未得之,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对于没有得到的东西,很想得到;得到后,又怕失去。正是这种对欲望不舍地追求,才是痛苦的根源。叔本华说:“生命是一团欲望,满足时痛苦,不满足时无聊,人生就在欲望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