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设计7-副本 - 图文
区域电力网设计
按功率因数为0.9计算补偿后各变电所提供的无功功率: 变电所1:
变电所2:
变电所3:
计算各变电所应补偿的无功功率: 变电所1:
变电所2:
变电所3:
则补偿后的无功负荷为:
电源发出的无功功率为:
减去总损耗后的剩余无功功率为:
经计算,剩余无功功率大于备用无功,因此满足无功平衡。第 9 页 共 51页
区域电力网设计
第三章 网络电压等级和接线方式的选择
3.1网络电压等级的选择
电力网电压等级的选择应负荷国家规定的标准电压等级,我国现行的电力网额定电压标准为:
3、6、10、35、60、110、220、330、500、750kV 此外还有:220、380V。 在同一地区或同一电力系统内,电网电压等级应尽量简化。 各电压等级线路的送电能力,参加表3-1: 线路额定 输送容量输送距离线路额定输送容量输送电压(kV) (MW) (km) 电压(kV) (MW) 距离(km) 0.38 <0.1 <0.6 110 10.0~50.0 150~50 3 0.1~1.0 3~1 220 100.0~300.0 300~100 6 0.1~1.2 15~4 330 200.0~1000.0 600~200 10 0.2~2.0 20~6 500 800.0~2000.0 1000~400 35 2.0~10.0 50~20 750 60 5.0~20.0 100~20 表3-1 各电压等级线路合理输送容量及输送距离 根据线路长度,选择110kV电压等级。
经后续计算,考虑到除负荷2、3之外,其他负荷离主发电厂远,而且负荷高,算出架空电线规格应该采取LGJ-400/50方可满足最大功率传输。考虑到LGJ-400以上规格线路未有用于110kV输电网络的,有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选择110kV与220kV双电压等级输电,则需采用三绕组变压器以减少电厂接线;另外一种则是采用多回线路。但由于负荷大,需采用大容量的变压器,经网上查找资料知,25MVA的三绕组变压器价格在780~830万之间,而LGJ线价格明显低于此价,由是选择多回线输电,之后会有详细说明。
3.2接线方式选择
电力网接线方式的选择应考虑到许多因素,比如电源的数目、位臵与性质,负荷的大小、负荷点的数目、分布位臵、负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程度等。
对所给的设计资料进行定性分析,根据负荷的重要性、负荷的位臵和发电厂的位臵进行接线方式的初步选择,另外兼顾以下因素:主干网断开任一回线的情况下,仍能满足各用户的需求;电源处出线断开一回线,要仍能将功率送出去;考虑到电网运行的灵活性与方便性,不宜有太多环网。
根据以上原则,可设计出不同方案,下面介绍五种:
第 10 页 共 51页
区域电力网设计
图3-1 方案一
图3-2 方案二
图3-3 方案三
第 11 页 共 51页
区域电力网设计
图3-4 方案四
图3-5 方案五
3.3电力网接线方式的初步选择
首先从供电可靠性方面对以上五种接线方案进行初步比较: 方案一:方案一充分考虑到各个变电所负荷的重要程度,变电所1接重要负荷,双电源供电,且A1段采用双回路,较为可靠。但A1段距离较长,成本可能有所增加。
方案二:方案二根据各变电所所接负荷的重要程度,所接负荷重要的变电所2和一般的变电所3与发电厂A构成两端供电网络,提高可靠性;而变电所1与主发电厂用双回线相连,负荷4采用发电厂A和B双电源供电。这种接法每有个负荷都至少有两路供电线路,可靠性较高。
方案三:把整个电力网分成两个系统,每个系统用环网连接。变电所1和变电所4采用双电源供电。但是由于非主发电厂的发电厂A需与四个负荷相联,可能造成发电厂过负荷运行,降低系统运行稳定性。
方案四:方案四类似于方案一,将A1段设为双回线,相对来说节省成本。 方案五:方案五将两个发电厂四个变电所连成一个大的双电源环网,接线简单清晰。但是这种接法将各变电所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果一条线路或一个变电所母线发生故障,故障切除后,将导致功率的重新分配,很容易引起线路过载或者电压质量降低,系统稳定性受到影响。
根据以上分析,初步选择可靠性高且所用导线较少的方案一、方案二和方案四,
第 12 页 共 51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