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模板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长乐家园二期 施工单位 河南省金宏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分部名称 主体与结构 分项工程名称 模板工程 交底内容:
模板的测量定位
1)支模板之前进行弹控制线:按照轴线位置进行放控制线;保证梁、剪力墙、柱模板位置线。测量时,模板轴线位置允许偏差2mm;柱、墙、梁模板允许偏差为±3mm;墙、柱垂直度允许偏差6mm(小于等于5m)模板平整度为5mm。 2)梁、柱、墙及板采用12mm厚多层胶合板模板,梁侧模加斜撑,以保证梁、柱的几何尺寸准确无误。
3)在底板、楼板上下加地锚筋和定位撑,以保证柱、墙模板固定牢固。为确保浇筑混凝土时不漏浆,宜在梁、柱、墙、板模板接缝处加5×10mm的海绵密封条;楼板模板接缝同时加粘胶带;在柱、墙根部与地面交接处,先用水泥砂浆找平,再在安模板时粘贴密封条。
4)梁、柱、板结合处的模板安装作为检察的重点,保证几何尺寸准确,支撑牢固,接缝严密不漏浆。
模板定位措施
1)剪力墙和框架柱模板定位钢筋的加工(定位撑);
2)定位钢筋长度为墙宽:墙、柱宽-2mm(人防门位置在门框对面加厚10mm,延门框四周设置定位筋,间距500mm),直径为12mm(二级钢或三级钢)间距为500mm,距楼面或筏板上平面(内墙)不大于200mm,钢筋要求精度要高,定位钢筋要求焊接在纵横钢筋的交叉处或钻孔插入砼现浇板内。
3)剪力墙模板之间的定位钢筋双层双向钢筋间距的控制采用预制混凝土块作为支撑体系(口撑);人防范围使用钢筋支撑。
模板的选用与加固方法 1、地下室筏板模板
基础底板筏板内外模采用120mm、240mm砖墙作为砖胎模,砖胎模用MU7.5水泥砖、M5水泥砂浆砌筑。
地下室外墙比筏板顶标高高出500mm的部分采用多层板,全部采用吊模。在支撑模板前,先将定位钢筋用电焊点焊接到剪力墙钢筋上,作为吊模下平的水平抬杠,再将模板根据尺寸组合加固成型。
2、墙体模板选用与支固方案
地下室内外剪力墙模板采用15mm厚多层胶合板,散拼散装。根据施工流水段和进度计划,在木工加工棚配置模板。墙体模板内楞宜采用50×80mm的木方(或者50×50mm方钢)@180立放,外侧采用2φ48×2.8钢管加对拉螺栓加固,且每侧双蝶卡双螺帽。木方要求两面刨平。为保证墙体的几何尺寸,地下室外围挡土墙厚度为250mm、300mm、350mm,采用Ф12止水对拉螺栓,止水对拉螺杆中间焊接—2mm×60mm×60mm止水片,(或者采用可拆卸端头的止水拉杆),止水螺杆长L=墙厚+500mm,横向间距600mm,竖向间距为400mm;剪力墙模板外的方木按照间距为180mm,竖向固定在模板上,方木的长边垂直模板面,悬挑长度不大于200mm。主梁(钢管)水平设置,间距按照400mm设置一道,第一道距楼面宜为200mm,悬挑部分长度不超过200mm。在没有防水要求的剪力墙上穿对拉螺栓时要内穿Φ18的PVC硬塑料套管以便抽出对拉螺栓周转使用(人防区不得使用),降低成本。为避免混凝土跑浆出现烂根现象,支模后在墙柱模板与楼板接触的缝采用水泥砂浆封堵找平,拆模后将砂浆铲掉。
3、梁、板模板方案
为了保证梁、板底面的平整、光洁度,板底采用12厚胶合板木胶合板及50mm×80mm木龙骨,梁侧模包底模,楼板模压梁侧模法施工。
对于梁模板选用15mm厚多层胶合板,要求两面刨平、刨光。加固采用50×80mm木方和φ48×2.8钢管按600mm一道加固。
梁侧模加固采用φ48×2.8钢管做背楞,当梁高小于600mm时,间距取≤750mm,当梁高大于600mm时,间距宜≤600mm,且沿梁长方向设φ48×2.8钢管
做水平背楞。
梁对拉螺杆的设置:梁高中间位置应设φ12对拉螺杆一道,抵抗混凝土的侧压力。对拉螺杆水平间距:梁高小于700mm不加螺杆,当700mm≤梁高设置对拉螺栓,螺杆间距为800mm,当梁高>800mm时,螺杆间距为600mm。没有防水要求的梁对拉螺栓杆外加直径为18mm的塑料套管(人防部位按人防要求施工),可以使对拉螺栓杆拆卸后周转使用。没有加对拉螺栓的梁侧向加斜撑,间距为800mm,以保证梁模稳定。
平台板亦采用整张多层胶合板现场拼制,其中面板采用12mm厚优质木胶合板,平台板搁栅采用50mm×80mm木方(50*50方钢)@200立放,支撑系统采用一般的满堂钢管脚手架加固。模板支架搭设时,满堂脚手架搭设尺寸(用于层高大于3.5m)为:立杆的纵距 b=0.90米,立杆的横距 l=0.90米,立杆的步距 h不大于1.5米,在梁底部位可以根据实际进行调整。满堂脚手架必须设置扫地杆,扫地杆距地面或楼面宜为200mm。梁跨度方向立柱间距la(m)为0.9m;垂直梁跨度方向的梁两侧立柱间距lb(m)为1m,梁底增设1根承重立杆。梁侧楼板立杆的纵距la1(m):0.9m;梁侧楼板立杆的横距lb1(m):0.9m;层高小于3.5m的楼层满堂架立杆的纵距 b=1.20米,立杆的横距L=1.2米,立杆的步距 H=1.50米,在梁底部可以根据实际进行调整。满堂脚手架必须设置扫地杆,扫地杆距地面或楼面宜为200mm(碗扣架按碗口高度),保证架体稳定。
立杆下面必须垫上垫板,应保证垫板有足够的强度,立杆高度设置顶丝时,顶丝外露长度不大于200mm。满堂脚手架应在架体外侧四周及内部纵、横向每6m至8m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水平杆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竖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应为45o~60o。
为配合梁钢筋绑扎,模板必须跳格支设。严格控制梁板起拱高度,按照图纸要求起拱。按照0.1%~0.3%进行起拱。模板拼缝要用双面胶条粘贴,所有模板必须涂刷脱模剂。
4后浇带模板
底板后浇带模板选用两侧双层钢板网片做模板,该模板可根据图纸要求的位置进行调整,并在砼表面形成微小的楔形接触面,使新旧混凝土结合良好。
本工程后浇带梁板模板单独配置,不得私自拆除。
5楼梯平台模板
楼梯模板均采用木胶合板及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墙体混凝土与楼梯混凝土一同浇筑。
楼梯平台包括中间休息平台和同楼层标高平台,主要支撑措施为:同楼层标高的平台和同层楼面平台同时支模,用木胶合板拼装,中间休息平台部位模板、楼梯踏步与两侧剪力墙或柱子同时支模并浇筑砼。
梁柱接头、门窗洞口、飘窗等处模板按设计尺寸用胶合板和方木进行制作,木方及钢管组合支撑。
6 脱模剂
模板上的脱模剂涂刷均匀,无漏刷,涂刷时不得刷在混凝土接缝处。
7拆模时间控制
侧模拆除,在砼强度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模板拆除而受损时方可拆除,具体时间根据不同气温阶段混凝土同养试块强度报告达到1.2MPa的时间确定;底模拆除根据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块的试压强度报告,其强度达到下表规定后方可拆除,拆模前必须填拆模申请单,经技术人员批准后方可拆除。
8拆模顺序和方法
模板拆除应遵循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非承重部位和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顺序的原则。
楼板模板拆除,应先将可调支撑头丝扣旋转降低,将模板背肋和部分支撑拆除,然后拆除楼板模板和其余支撑。
较大模板拆除,在混凝土终凝后达到一定强度首先将大模板对拉螺栓旋转与混凝土松开。模板拆除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先外墙后内墙,外墙先拆外侧模板,后拆内侧模板,拆除时先将外侧模板与塔吊挂钩牢固,然后将对拉螺栓抽出,使模板墙体脱开吊走。内墙模板先将对拉螺栓抽出, 再松开地脚螺栓,使模板向后倾斜与墙体脱开。如果模板与砼墙面吸附或粘结不能离开时,可用撬棍撬动模板下口,不得在墙上口撬模板或用大锤砸模板,应保证拆模时不晃动砼墙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