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项目施工设计方案 (1)
2 0.5m×0.5m~1.5m×1.5m的孔洞,采用预埋通长钢筋网片或加固定盖○板.
31.5m×1.5m以上的孔洞,四周设两道防护栏,中间支挂水平安全网,必要○
时加以密目网覆盖.采光井上面,用木板铺满,并与建筑物固定.
4、通道口安全防护
1)、通道口防护,在建筑物的出入口和人货电梯(龙门架)的进料口处,搭安全防护棚,建筑物的出入口处搭设长3~6米,宽于出入通道两侧各1米的防护棚,棚顶为双层,间距为60公分,顶层满铺竹笆片,底层用竹夹板满铺,非出入口处密目网封严。
2)、在人货电梯(龙门架)和安全通道口处,搭设防护棚,防护棚采用双层脚手片进行防护,高度在3.5m。
3)、安全通道门洞处理,为施工方便,必须开门洞时,脚手架必须按国标设宽≥2m的防护棚。见下图3所示:
图3、安全通道示意图
4)、在建工程地面出入口和施工现场在施工过程人员流动密集的通道上方,应设置防护棚,防止因落物产生的物体打击事故。
5)、防护棚顶部材料可采用5cm厚木板或相当于5cm厚木板强度的其它材料,两侧应沿栏杆架用密目式安全网封严。出入口处防护棚的长度应视建筑物高度而定,符合坠落半径(R)的尺寸要求。
建筑高度H=2~5M时,坠落半径R为2M; H=5~15M时,坠落半径R为3M;
H=15~30M时,坠落半径R为4M; H>30M时,坠落半径R为5M以上。
6)、当使用竹笆等强度较低材料时,应采用双层防护棚,以使落物达到缓冲。
7)、防护棚上严禁堆材料。 4、 临边防护措施
1)、根据本工程特点,该工程在施工中的临边主要有:楼层临边及卸料平台临边防护。
2)、临边防护栏杆搭设要求:
①防护栏杆由上、中、下三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上栏杆离地高度为1.2M,下杆高度为0.3M,中杆与上、下杆间距分别为0.45M。横杆长度大于2M时,
必须加设栏杆柱。
②楼梯口的梯段边的防护,具体做法是在转角平台处设通长立杆,立杆底部铺垫方木,在梯段的中间踏步上预埋铁件,焊接扶手立柱然后搭设三横杆栏杆(见图7-5)。阳台临边防护的做法是在阳台外设三道防护栏(见图7-5)。
③栏杆柱的固定及其与横杆的连接,其整体构造应使防护栏杆在上杆任何处,能经受任何方向的1000N外力。
④防护栏杆必须自上而下用密目安全网封闭,或在栏杆下边设置严密固定的高度不低于18cm的挡脚板。
拦杆连通立杆楼 层拦杆阳 台拦杆立杆下预埋焊接铁件连通立杆楼 层阳 台楼梯间底 层厚木板余同
图5
⑤当临边外侧临街道时,除设置防护栏杆外,敞口立面必须采取满挂密目安全网做全封闭处理。
3)、施工电梯与建筑物的道路防护,通道采用Ф48×3.5钢管搭设,钢管
上固定方木,在方木上铺竹夹板,并固定牢:通道两侧也用Ф48×3.5钢管搭设,高度为1.2米的三横杆防护栏杆,并用竹笆片进行围挡,在通道口的外端设立安全门,用Ф14钢筋制作,卸料平台二侧的防护栏杆,必须自上而下加挂安全立网或满扎竹笆,底部铺采用5厘米厚木板铺设严密牢固,并设防止外开的定型安全门。
4)、施工中如工程周边暂无外脚手架,且作业高度超过3.2m的楼层周边,必须在外围架设安全平网一道(参悬挑安全网布置防护图)。工程临人行和运输通道部位,应搭设宽度不小于4m连续的钢管扣件落地式防护棚,满平铺两层竹笆,栏杆处垂直固定竹笆以作防护。
(三)、交叉作业防护
1、施工通道口要搭防护棚。(见图4)
脚手架竹笆通道门立面图扣件钢管剖面图平面图图(4)
2、在临边、洞口附近不准堆放杂物,其临时转运必须有专人防护。 3、在垂直运输坠落物半径内,要划出人员行走专门路线,做好隔离棚。 4、无隔离措施时,不得在同一垂直面内上下交叉作业,拆脚手架等难以避免的交叉作业,要临时划出禁界,由专人监护。
(四)、现场施工用电安全
1、施工用电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施工配电系统按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三级配电,分配电箱与开关箱距离不超过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超过3m。每台用电设备设各自专用的开头箱,开关箱内禁止同一个开头电器直接控制二台及以上用电设备(插座)。
2、在每级配电箱设漏电保护(即三级触电保护),杜绝漏保护。触电保护器选用省级审批许可生产且通过电工产品认证的产品,触电动作电流与动作时间应符合要求。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