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企业经济运行分析学习心得体会
的体现。因此,这项内容的阐述,特别需要强调观点明确、针对性强、切实可行、表达恰当。 (二)编写报告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准确性。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实际,做到统计数据资料要准确,情况要真实,观点要正确。要扎扎实实地把数据资料搞准,对大起大落的数字要查明原因。但分析报告不应是数据资料的简单罗列,要正确地使用数据资料,通过对数据资料的分析、判断、提炼出观点,揭示经济现象的规律性。要处理数据资料和观点的关系,做到观点从大量真实的数据资料中提炼,所运用的数据资料要紧紧围绕说明观点,使二者相统一。只有这样统计分析报告才有了坚实的基础和足够的份量。
2、实用性。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有着明显的目的性、针对性,它是为一定对象服务的。因此必须抓住经济运行中反映出的主要矛盾,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找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分析,为各级领导宏观调控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统计分析报告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越强,质量也越高。
3、逻辑性。经济运行分析是由数据资料形成概念,从概念形成判断,由判断进行推理,并由此得出结论。要正确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方法。判断是以准确的统计数据资料为依据,推理是以充分的依据为前提,正确的判断和推理就是
第 9 页
要有合乎事实的逻辑性,判断推理的结果不能含糊不清、前后矛盾,要做到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因此,经济运行分析报告要主题突出、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4、时效性。这是保证分析报告价值的重要条件。提供不适时就是失效的分析报告。反映发展进度的统计分析报告越快越好,要争分夺秒;专题分析贵在适时,特别是前瞻性和预警性的专题分析往往会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
5、规范性。使用文字要精练,语言要规范,通俗易懂,特别注意文字修饰和语言表达要严谨、准确,避免产生误解。 最后要注意认真推敲修改。分析报告写好后,要认真检查所阐述的观点是否正确、言之有据;所援引的数据、材料是否真实可靠;提出的对策、建议是否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可行性;语句是否精练通顺等等,通过推敲修改,力争把报告写的精悍有力,言简易明。
第 10 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