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6:14:25

第七单元 统计 第一课时 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8~109页以及练习十九第1题。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2、过程方法目标: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并能体会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难点:弄清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师:同学们都喜欢到什么地方玩?那你们去过科技馆吗?多去参观科技展可以增长我们的见识。科技馆的工作人员想了解1998~2003年昆明市中小学生参加科技展的人数情况,于是做了一份统计图。 出示条形统计图。 你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 回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二)、解疑合探

1、为了更明显的看出各年参观科技馆的人数增减情况,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统计图。

出示折线统计图(板书标题:折线统计图) 说一说它的横轴、纵轴分别表示什么? 统计图上的各点又表示什么意思? (三)、质疑再探

小组讨论:(1)、中小学生参加科技展的人数有什么变化?你有什么感想?

(2)、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小组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师带领学生从点和线两方面分析总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师问:在折线统计图中我们是用什么来表示数据?(板书:点表示数量的多少)

我们明明用点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它却叫做折线统计图你,说明这些线段中肯定藏着一些奥秘。

师问:观察一下折线统计图里面的各条线段,它们有什么作用? (板书:线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3、出示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

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再请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最后师再带领学生小结。

4、生活中很多方面都会用到折线统计图,请同学们说一说你见过什么地方用到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起来说。 (四)、巩固应用 练习十九第1题

先观察折线统计图,再说一说从中获得哪些信息,最后完成问题。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外作业 课本115页第6题

折线统计图 点 数量的多少 线 数量的增减变化

上升——增加 水平——不变 下降——减少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复式折线统计图 目的要求:

1、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归纳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 教学难点:

归纳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6分钟) (一)导入

投影出示第9—14 届亚运会中国和韩国获金牌情况的统计表。

提问:从表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如果要看出两个国家各届亚运会所获金牌数的变化情况,该怎么办?

学生回忆并回答,师生达成共识,可以利用折线统计图把数据表示出来。 提问: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可以很容易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师生共同完成两个国家所获金牌的折线统计图,然后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

提问:怎样做才能更方便地比较两国获得金牌数量的变化情况呢? 学生思考,并说出可以把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合并成一个。师说明用复式折线统计图,由此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复式折线统计图) (二)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题。 看到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

1、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优点? 2、怎样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整理后说明:老师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结合教材归纳、整理、补充成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只要同学们能根据自探提示认真探究教材,就能弄明白这些问题) (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自探提示:

1、请你完成127页的复式折线统计图,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2、观察、比较单式折线统计图与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点? 3、在画复式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什么? 二、解疑合探(10分钟) 检查自探效果。

1、检查自探效果。(提问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差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

2、遇到疑难问题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强调:

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比较容易地比较出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在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画出图例。 三、质疑再探(6分钟)

1、学生质疑。

教师:通过本节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2、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先由其他学生释疑,学生解决不了的,可根据情况或组织学生讨论或教师释疑。)

预设:

1、还有其它的统计图吗?

2、学习统计图在日常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四、运用拓展(8分钟) (一)我当小老师,学生自编题。

1、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知识,编一道习题,。 2、展示学生高质量的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二)补充练习。(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29 页练习二十五的第l 题。学生看图回答问题,得出7 一15 岁的男生、女生平均身高都随着翎龄的增加而增高,但13 岁之后女生的身高增长趋于平稳,增长速度比男生慢。

2、完成教材第129 、130 灾练习二十五的第2 、3 题。,学生看图回答问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统计 第一课时 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8~109页以及练习十九第1题。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2、过程方法目标: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并能体会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难点:弄清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