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中国诗以其特有的意象,构筑成一座民族风情浓郁的精神家园。请在本诗中任选两个意象(名词),分别写出一句古诗词。
清川永路何极,落日孤舟解携。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惆怅长沙谪去,江潭芳草萋萋。 (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3) 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以“ , ”描绘了春意乍露,若隐若现的美景.
(4)新时代呼唤创新,需要具有时代精神和鲜明个性的人才不断涌现。赵翼在《论诗》中以“ , ”两句同样表达了自己“贵在创新”的写作主张以及对人才的渴望。 12.(2分)根据提示完成题目。 仿照下面的句子自选景物写一句话。
花从春走过,留下缕缕花香;叶从夏走过,留下片片阴凉; 13.(4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做题。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学校组织“走进太白楼”活动,你参与活动的宣传工作。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 【走进直播间】5月18日,《千古风流太白楼》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国宝档案》播出,节目全长13分钟,讲述了济宁太白楼的前世今生。为了这期节目的播出,栏目摄制组于3月6日走进济宁太白楼,采用多种方式建筑、碑刻等有关遗迹进行拍摄。《国宝档案》是国内极具知名度的一档文博类栏目,以高标准、高品位、高水准深受文博界专家和海内外收藏爱好者的好评。
(1) 请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20字以内) 【推介太白楼】太白楼乃任城古八景之一,名传于世千余载,现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诗人李白曾居住在任城(今济宁),常在此与朋友一起饮酒。太白楼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楼之一,其悠久的历史见证着诗仙李白文化在济宁的传承。
(2) 请参考以上资料,写一句生动的宣传语,吸引更多同学走进太白楼。 七、(14分)
14.(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019年·浙江义乌)
清白堂①记(节选)
[宋]范仲淹
②
一日,命役徒芟而辟之,中获废井。即呼工出其泥滓,观其好恶,曰:“嘉泉也”。乃扃③而澄之,三日而后汲视。其泉清而白色,味之甚甘,渊然文余,绠④不可竭。当大暑时,饮之若饵⑤白雪,咀轻冰,凛如也。当严冬时,若遇爱日,得阳春,温如也。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又引嘉宾,以建溪、日铸、卧龙、龙门之茗试之,则甘液华滋,悦人襟灵。
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因署其堂,曰:“清白堂”。又构亭于其侧,曰:“清白亭”。庶几居斯堂,登斯亭,而无忝其名哉!
宝元二年记。
【注释】①清白堂:在绍兴府山上。②芟(shān):除草。③扃(jiōng):关锁。④绠(gěng):原指井绳,此指提水。⑤饵:吃。⑥忝(tin):玷污。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①绠不可竭 ②三日而后汲视 ③悦人襟灵 ...(2)给文中画横线部分断句。(用“/”断三处)(3分)
第 5 页
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曲线句子的意思。(2分) 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
(4)文中的“嘉泉”有何特点?作者为何详写“嘉泉”之“嘉”?根据文意简要回答。(2分)
(5)下列两个句子一“叹”一“问”意蕴丰富,你从中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范仲淹?请简要分析。(4分)
①庶几居斯堂,登斯亭,而无忝其名哉!(《清白堂记》)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八、(16分)
15.(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019·陕西)
最美的化学反应
邓迎雪
①十几年前,我和秋明是初中同学。
②那时的我总认为,他以后一定会成为大名鼎鼎的化学家。 ③因为秋明对化学有那么浓厚的兴趣,懂的又是那样多,尤其是会做许多非常有趣的化学实验!在我眼里,他简直像是会变戏法一样,许多普普通通的物品一经他手,好像都被施了魔法,立即变成了千奇百怪的样子。 ④有次我和同学去他家玩,秋明又给我们演示他的化学新实验。只见他端着一杯棕黄色飘着香味的茶水,然后用一只晶莹剔透的玻璃棒,在水里轻轻搅动三下,口中念声“变”,那杯香气四溢的茶水立即变成了蓝色的墨水。还没等大家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秋明又把玻璃棒的另一端在墨水里轻轻一搅,淡蓝色的墨水又变回了刚才的茶水。 ⑤“哇——”我们惊呼连连。
⑥秋明嘻嘻笑:“好玩不?知道为啥不?” ⑦众人摇头。
⑧秋明嘴边绽放出一抹狡黠的笑,说:“这是因为玻璃棒的一端先蘸上了绿矾粉末,另一端蘸上了草酸晶体粉末,茶水里含有大量的单宁酸,当单宁酸遇到绿矾里的亚铁离子……” ⑨“停——”我们大叫,“赶快再变个更好玩的。” ⑩看我们对那些枯燥的化学知识不感兴趣,秋明遗憾地皱皱眉,把没有讲完的知识咽了回去。然后又做了一个清水变豆浆、豆浆变清水的化学实验,自然大家又是一片叫好。
?我不由得感叹:“这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化学实验!你这家伙以后不当化学家就亏了!” ?秋明的眼睛更亮了,说:“对呀,我的理想就是当化学家,以后在实验室里做各种各样有趣的实验。”
?“我觉得秋明有当魔术师的潜质。”另一个同学说。 ?“我还是最喜欢化学。”秋明说。
?可是世事难料,秋明读高中的时候,他的父母因车祸丧失了劳动能力,全家失去了经济来源,生活捉襟见肘。坚强的秋明为撑起这个家,供弟弟继续读书,一个人离开家乡,到南方打工去了。
?离开了校园,秋明的化学梦一定是从此破灭了。每每想到这些,我就为他难过。
?不久,因为父亲工作调动,我们全家迁到了外地。再后来,我又去了遥远的他乡读大学,人生的轨迹离秋明越来越远,我们渐渐地失去了联系。
?没有想到,时隔十五年,我竟然在电视屏幕上见到了秋明。这一发现让我惊喜万分! ?此时的秋明已是一副中年人的模样,胖了,额头上有了细细密密的皱纹,但眉眼间还是那么熟悉,以至于我一眼就认出了他。
第 6 页
?那是一档业余组魔术选拔赛节目,秋明和搭档笑眯眯地上场,自报家门后,台下两位评委不知悄悄地在嘀咕些什么。
? 随后评委问了秋明一个和赛事完全不相关的话题。
?“你的个人资料上,有项内容十分吸引我,那就是你曾经获得过省里的道德模范奖,这些年资助了许多孤残儿童读书,你能讲讲这件事吗?”
?“是这样的,”秋明不好意思地笑,“读高中的时候,我因家庭贫困失去了读书的机会。17岁时到广州打工,扫过厕所,做过零工,干过电焊,遭了不少罪,知道没有文化的痛苦,也对渴盼读书的心情有着深切的感受。前些年,我开办了一家机械加工厂,经过自己的努力,如今,日子好过了,厂子也越来越红火,我就想尽自己的能力资助一些孩子读书,帮他们圆梦。”
?“你小时候有什么梦想呢?”另一个评委问。
?“小时候一直想当个化学家,可惜我这个梦想没有实现。”秋明苦笑。
? 看到这里,坐在电视机前的我又想哭又想笑,我为秋明经历的这些磨难而难过,也为他没有实现理想而感到遗憾!好在,在锲而不舍的奋斗下,秋明终于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如今,他把这成功化成了点点滴滴的关爱,给予了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 秋明真是好样的!
? 我忽然想,这难道不是秋明做过的最美的化学实验吗?在他坎坷曲折的人生旅途上,他播下勤奋、执着、坚持和善良的种子,努力在岁月里耕耘,终于在贫瘠的土地上绽放出了丰硕、美丽的花朵。
? 我好想立即告诉秋明,这是一场多么美好的化学反应! (选文有改动)
(1) 请按照时间顺序,梳理小说主人公秋明的人生经历。(2分)
初中时,喜欢化学,常给同学们演示有趣的化学实验→高中① →前些年② →现在,参加业余组魔术选拔赛。
(2)作者为什么要通过一个初中同学“我”的眼光来讲述秋明的故事?请分析这种叙事角度的好处。(4分)
(3)小说中多次写到了秋明的笑。请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中的“笑”分别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4分)
①秋明嘻嘻笑:“好玩不?知道为啥不?”
②“小时候一直想当个化学家,可惜我这个梦想没有实现。”秋明苦笑。
(4)第④-?段细致地描写了秋明给我们演示化学实验的场景,这些细节描写对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有什么作用?(3分)
(5)请结合全文,说说小说题目“最美的化学反应”的含意。(3分) 九、作文(40分)
16.(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中国剪报》里有这样一段话:“人生会长大三次。第一次是在发现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第二次是发现即使再怎么努力,终究还是有些事令人无能为力的时候。第三次是明知道有些事可能会无能为力,但还是会尽力争取的时候。” 在人生旅途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和感受。请你选取其中的一点,以“我长大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定立意,诗歌除外 (2)不要套作,抄袭 (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4)不少于600字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答案
第 7 页
一、1.D 2.B 3.C 4.B 5.D 6.A 二、7.(1)A (2)B (3)B (4) C 三、8. (1)B (2)A (3)D (4) D 四、9.(1)A (2) C (3)C 参考译文:
自从患病以来,身体逐渐衰老,亲戚朋友们不嫌弃我,常常拿来药物给我医治,我担心自己的寿命将不会很长了。你们年纪幼小,家中贫穷,常常担负打柴挑水的劳作,什么时候才能免掉呢?这些事情总是牵挂着我的心,可是又有什么可说呢!你们兄弟几人虽然不是一母所生。但应当理解普天下的人都是兄弟的道理。鲍叔和管仲分钱财时,互不猜忌;归生和伍举久别重逢,便在路边铺上荆条坐下畅叙旧情;于是才使得管仲在失败之中转向成功,伍举在逃亡之后回国立下功劳。他们并非亲兄弟尚且能够这样,何况你们是同一父 亲的儿子呢!颖川的韩元长,是汉未的一位名士,身居卿佐的官职,享年八十岁,兄弟在一起生活,直到去世。济北的汇稚春,是晋代一位品行高尚的人,他们家七 代没有分家,共同拥有财产,但全家人没有不满意的。《诗经》上说:“对古人崇高的道德则敬仰若高山,对古人的高尚行为则效法和遵行。”虽然我们达不到那样 高的境界,但应当以至诚之心崇尚他们的美德。你们要谨慎做人啊,我还有什么话好说呢! 五、10、(1)C (2)B (3)D 六、11.(1)择其善者而从之 (2)示例:落日故人情 白云千载空悠悠 (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4)江山代有才人出 , 各领风骚数百年 12. 风从秋走过,留下阵阵金浪。 13.(1)济宁太白楼亮相《国宝档案》;《千古风流太白楼》在《国宝档案》播出 (2)登太白楼,开启诗意之旅;仰望诗酒英豪,邂逅快意人生
七、14.(1)①完,尽 ②打水,取水 ③使(人的心情)愉悦 (2)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 (3)我喜爱它(井泉)的清白和有德义,(它)可以成为官吏们效法的榜样。
(4)井泉特点:晶莹澄清,味道甘美,渊然不竭;暑凛冬暖,应于名源;以茗试之,甘液华滋,悦人襟灵。详写“嘉泉”之“嘉”是为了突出它的美好品质,表达对它的喜爱之情,为下文作者阐述为官之道作必要的铺垫。
(5)读到了一个爱国爱民、有着高尚为官节操和远大政治理想的范仲淹。第一句感叹句,作者极力希望自己没有玷污“清白”这个名节,努力做一名清明廉洁、克己奉公的好官。第二句反问句,表达了作者努力追随“古仁人”的强烈愿望,学习他们忧国忧民,奋发向上,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伟大精神。
八、15.(1)①家庭发生变故,辍学打工供弟弟继续读书
②开办机械加工厂,资助许多孤残儿童读书
(2)①“我”是小说的线索人物,通过“我”的见闻将秋明的人生阶段串联起来;②“我”是秋明人生经历的见证者,以第一人称来写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和亲切感;③直接描写“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
(3)①“笑”表现了秋明给我们演示有趣的化学实验,看到我们惊讶的表现时内心的高兴和得意。
②“笑”表现了秋明回忆自己遭逢家庭变故后,化学家梦想实现不了的无奈和伤感。 (4)对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为下文叙述秋明因家庭变故化学梦破灭后的表现做铺垫,使故事的发展一波三折。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这些细节描写突出了秋明对于化学的热爱以及善于站研、做事认真的特点。
第 8 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