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4课《文言文二则》课后作业题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4课《文言文二则》课后作业题及答案(含两套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21:22:36

( )体 家( ) ( )乐部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使弈秋诲二人弈。( ) .2.非然也。( ) .3.思援弓缴而射之。( ) .4.问其故。( ) .

5.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6.及日中则如盘盂。( ) .

7.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8.及其日中如探汤。( ) .

三、写出加点的“之”字在句子中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 .

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 )

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四、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孰为汝多知乎?( )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 A.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C.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D.孰/为汝/多知∕乎? 2.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为是其智弗若与?

5 /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内阅读。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本文主要通过________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2.对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A.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中午离人近;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中午离人远。

B.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中午离人远;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中午离人近。

3.两个小孩分别是从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问题的。

4.“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9

七、课外阅读。

小儿不畏虎 苏轼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①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②。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③其一就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④卒去⑤。

噫,虎之食人,先被⑥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注释】①浣衣:洗衣服。②自若:神情不紧张。③庶几:差不多,有那么一点。在这里是“希望”的意思。④寻:副词,随即,不久。⑤去:离开。⑥被:施加,给……加上。

1.写出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1)虎熟视久之。( ) .(2)虎亦寻卒去。( )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妇人和她的两个孩子为什么对老虎的突然到来有不同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找出一句与“浣衣于水”句式一致的语句:____________。 5.根据故事中的孩子的做法可以归纳出的词语是( )。(多选)

A.望而生畏 B.虎视眈眈

7 / 9

C.无知者无畏 D.初生之犊不怕虎

八、如果我是弈秋,我要针对这种情况赶快召开一个“学弈”经验总结会,我要让我的学生都学有所成,想一想:在会上,师徒三人会说些什么?

弈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心致志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心二意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辩 辨 辫 具 具 俱

二、1.下棋。 2.这样。 3.引,拉。 4.原因。 5.距离。 6.到,到了。 7.是。 8.热水。

三、1.的。 2.弈秋的教导。 鸿鹄。 3.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四、“知”通“智”,智慧。

五、1.B 2.(1)难道是因为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 (2)两个小孩子笑着对孔子说:“谁说你十分有智慧呢?”

六、1.语言 2.B 3.大小角度(视觉角度) 人对阳光的感受的角度 4.不能。因为这是那时的人类不能解决的问题。说明一个人懂得的知识总是有限的,知识无穷尽,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不是无所不知的。(答案不唯一)

七、1.(1)仔细。 (2)最终。 2.(1)有个妇人白天将两个小孩儿安置在沙滩上,而自己去河边洗衣服。 (2)老虎从山上跑来,妇人慌忙跳进水里面躲起来。 3.因为妇人知道老虎的威力,畏惧而躲避到水中;两个孩子不懂得老虎的威风,无所畏惧,令老虎

8 / 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 )体 家( ) ( )乐部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使弈秋诲二人弈。( ) .2.非然也。( ) .3.思援弓缴而射之。( ) .4.问其故。( ) .5.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6.及日中则如盘盂。( ) .7.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8.及其日中如探汤。( ) .三、写出加点的“之”字在句子中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 .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 ) 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四、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孰为汝多知乎?( )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 A.孔子东游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