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
习惯;课外阅读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为学生的习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学间的合作、交流意识明显增强,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良好的训练。(1)从学生课外阅读书籍的拥有量来看:在学校图书角借阅的学生占83.6%,自己购买的占12.9%,向同学借阅的占0.5%。(2)关于态度: 对课外阅读活动的参与程度,选择 “喜欢”的占49.78%,选择“喜欢,但很少读”的占26.90%,选择“一点都不喜欢”的占9.32%。 平均每天坚持读书一个小时及以上的占15.05 %,坚持半小时左右的占34.82%,偶尔读一读的占27.62%,一点不读的占16.51%。越到高年级,平均每天坚持读书时间半小时以上的学生比例越大。(3)学生所阅读的课外书籍的种类来看:读教辅作文类的书或者教师要求的文学书,分别占85.45%和72.6%,读科普类型的占21.34%,读脑筋急转弯或儿童漫画之类的娱乐书、漫画书的占38.72%,读其它类型的占10. 21%,其中读教辅资料的位居榜首。(4)关于教师布置的课外阅读的任务,比如写读书笔记的看法: 在如何看待布置课外阅读任务的意义上,29.14 %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做个记录,也能提高阅读效率,14.25%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有利于提高个人文化素养,12.37%认为可以积累优美词句,提高作文水平,38%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但是教师布置的任务不得不完成,16.42%的学生认为基本上没有阅读的习惯,都是随便摘录一点应付作业。
在这次调查过程中,客观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仍有许多完善的地方。
1 、农村学生阅读量偏少。调查发现,一学期,读课外书1至2本占72.1%,3至4本占12.6%,5本以上占10.3%;每天读书时间在10分钟左右占52.5%,20分钟左右占38.5%,40分钟左右占8%。其主要原因,大量作业占满了课余时间,老师不够重视,占用了大量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学生阅读兴趣不浓。调查发现,喜欢阅读的占23%,一般的占34%,不喜欢的占43%。;在读书内容方面,随意读的占64%,读老师推荐的书籍占11.4%,根据自己爱好选择读物的占15.6%。由此看出,学生读书的目的不够明确,随意性较大,教师、家庭在读书氛围方面营造的不够浓,大部分学生读书的欲望没有被调动起来。 3、学生阅读资源贫乏。调查发现,在学校图书角借阅的学生占83.6%,自己购买的占12.9%,向同学借阅的占0.5%。家长给子女购书情况,经常买的占10.6%,偶尔买的占70.5%,不买的占24.9%。由此看出,由于农村学生受经济的影响,农村家庭普遍不够重视读课外书,学校的书数量虽然多,但书的种类并不多,学生相互借阅数量有限,种类有限,因此,农村学生阅读资源相对贫乏。
4、学生阅读质量不高。调查发现,能坚持做读书笔记的占29.14%,应付老师任务的占38%,很少做或不做的占16.42%;教师检查的情况,定期检查的占2.1%,有时检查的占10.2%,很少检查的占87.7%;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老师坚持上的为5%,有时上的占15.3%,很少上的占84.7%。由此看出,学生阅读质量提不高,很重要的原因是
教师指导不够,不能及时的评价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学生参与的活动内容也少。
5、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不浓厚,主动性不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调查表明,我区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缺乏,表现在年龄差异上,越到高年级,喜欢课外阅读的学生越少。另外,遇到困难,有相当部分学生采取的是放弃与逃避,不能正视。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因为越到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压力越大;二是家长与教师对课外阅读的片面认识与要求导致学生丧失阅读兴趣(家长要求学生课外时间看作文书的高达59.45%),三是充满神奇、幻想的影视特别是动画片的巨大影响。
6、学生课外阅读畏难情绪较大,能力较低,方法不多。调查发现,尽管不少学生能够用一些常用的读书方法,但是思考程度不高,能够综合运用的很少,即使是高年级,相当多的学生也不愿采用写读书笔记、读后感等读书方法。家长们反映,很大部分学生课外阅读理解能力差,不认真,怕吃苦,持续时间短,懒于动脑思考,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
7、学生课外阅读内容单一,种类少。在内容选择上,学生课外阅读主要是学习辅导,其中主要是作文类、童话故事类和漫画卡通类课外书籍。对于其它书籍,比如《百科知识大全》、《十万个为什么》、经典名著以及其它史地、人文等方面的书籍,即使适合他们阅读,他们也不会主动选择来读。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受家长只关注孩子成绩,忽视孩子全面发展的急功近利思想影响,二是受自身对一些直观性强
的、能调动各方面感觉器官的事物比较感兴趣的心理发展特点的影响。 七、反思:
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怎样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切实把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落到实处,真正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和语文素养。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研究:
(一)发挥教育教学主阵地作用,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将学生阅读与各门学科教育教学紧密结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加强学生阅读指导,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形成准确获取信息和知识的基本能力,不断扩大知识面,提升综合文化素养。根据教育部推荐书目,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特点,推荐不同年龄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阅读书目。小学1-3年级多推荐童话、科幻、历史、科普等浅显易懂的阅读书目,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4-6年级多推荐文学、美学等领域具有深厚思想文化内涵的阅读书目。小学1-3年级每年每个学生阅读5本书以上,4-6年级学生每年每个学生阅读8本书以上。严格控制作业量,杜绝挤占学生必要的阅读时间。上好读书汇报课,通过交流读后感、书本剧表演等深化阅读理解,强化阅读体验,增强阅读效果。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阅读的快乐和幸福。根据不同主题,举办读书故事会、欣赏会、读书心得交流会、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