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日产3200硅酸盐水泥熟料生产线工艺设计(重点设计:水泥包装)
资源地质详细勘探报告 原料加工试验,配料计算 设计基础资料 物料平衡、主机平衡、储库平衡 初步设计 全厂生产车间总平面轮廓图 工厂总平面资料图 各车间工艺布置图 其他专业配合设计 全厂生产车间平、剖面图、设计表、设计说明书 审查批准 施工设计 工艺施工资料图 其他专业配合设计 施工图(成品图)
(三)工艺流程简介
[11]
1.工艺流程简述
(1)破碎及预均化
①破碎 水泥生产过程中,大部分原料要进行破碎,如石灰石、黏土、铁矿石及煤等。石灰石是生产水泥用量最大的原料,开采后的粒度较大,硬度较高,因此石灰石的破碎在水泥厂的物料破碎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②原料预均化 预均化技术就是在原料的存、取过程中,运用科学的堆取料技术,实现原料的初步均化,使原料堆场同时具备贮存与均化的功能。
(2)生料制备
水泥生产过程中,每生产1吨硅酸盐水泥至少要粉磨3吨物料(包括各种原料、燃料、熟料、混合料、石膏),据统计,干法水泥生产线粉磨作业需要消耗的动力约占全厂动力的60%以上,其中生料粉磨占30%以上,煤磨占约3%,水泥
45
粉磨约占40%。因此,合理选择粉磨设备和工艺流程,优化工艺参数,正确操作,控制作业制度,对保证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具有重大意义。
(3)生料均化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过程中,稳定入窖生料成分是稳定熟料烧成热工制度的前提,生料均化系统起着稳定入窖生料成分的最后一道把关作用。
(4)预热分解
把生料的预热和部分分解由预热器来完成,代替回转窑部分功能,达到缩短回窑长度,同时使窑内以堆积状态进行气料换热过程,移到预热器内在悬浮状态下进行,使生料能够同窑内排出的炽热气体充分混合,增大了气料接触面积,传热速度快,热交换效率高,达到提高窑系统生产效率、降低熟料烧成热耗的目的。 ①物料分散
换热80%在入口管道内进行的。喂入预热器管道中的生料,在与高速上升气流的冲击下,物料折转向上随气流运动,同时被分散。 ②气固分离
当气流携带料粉进入旋风筒后,被迫在旋风筒筒体与内筒(排气管)之间的环状空间内做旋转流动,并且一边旋转一边向下运动,由筒体到锥体,一直可以延伸到锥体的端部,然后转而向上旋转上升,由排气管排出。 ③预分解
预分解技术的出现是水泥煅烧工艺的一次技术飞跃。它是在预热器和回转窑之间增设分解炉和利用窑尾上升烟道,设燃料喷入装置,使燃料燃烧的放热过程与生料的碳酸盐分解的吸热过程,在分解炉内以悬浮态或流化态下迅速进行,使入窑生料的分解率提高到90%以上。将原来在回转窑内进行的碳酸盐分解任务,移到分解炉内进行;燃料大部分从分解炉内加入,少部分由窑头加入,减轻了窑内煅烧带的热负荷,延长了衬料寿命,有利于生产大型化;由于燃料与生料混合均匀,燃料燃烧热及时传递给物料,使燃烧、换热及碳酸盐分解过程得到优化。因而具有优质、高效、低耗等一系列优良性能及特点。
(5)水泥熟料的烧成
生料在旋风预热器中完成预热和预分解后,下一道工序是进入回转窑中进行熟料的烧成。
在回转窑中碳酸盐进一步的迅速分解并发生一系列的固相反应,生成水泥熟料中的C3A、C4AF、C2S等矿物。随着物料温度升高近 时,C3A、C4AF、C2S 46
等矿物会变成液相,溶解于液相中的C2S和CaO进行反应生成大量C3S(熟料)。熟料烧成后,温度开始降低。最后由水泥熟料冷却机将回转窑卸出的高温熟料冷却到下游输送、贮存库和水泥磨所能承受的温度,同时回收高温熟料的显热,提高系统的热效率和熟料质量。
(6)水泥粉磨
水泥粉磨是水泥制造的最后工序,也是耗电最多的工序。其主要功能在于将水泥熟料(及胶凝剂、性能调节材料等)粉磨至适宜的粒度(以细度、比表面积等表示),形成一定的颗粒级配,增大其水化面积,加速水化速度,满足水泥浆体凝结、硬化要求。
(7)水泥包装
水泥出厂有袋装和散装两种发运方式。袋装水泥的自动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水泥包装机已经能实现自动插袋、包装和卸包,包装后的袋装水泥可直接装入火车、汽车或船舶。散装水泥具有节省包装材料、运输途中损失少、易于实现装卸自动化等特点,同时减少粉尘排放、及大气污染。
2.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流程方框图(见下页)
47
硅质原料 石灰石 校正原料 煤 石膏 混合材 破碎 单段锤式破碎机 贮库 破碎 预均化堆场 均化堆场 配料站 煤磨 立式生料磨 煤粉仓 破碎 破碎 均化库 预热器 烘干 分解炉 回转窑 冷却机 熟料库 贮库 贮库 水泥磨 水泥散装库 水泥库 包装机 成品库 商品熟料出厂 袋装水泥出厂 散装水泥出厂 4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