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4年高考一模拟物理考试及答案
2014年高考一模拟物理考试(山东卷)
理科综合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l6页。满分300分。考试用时l5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必做,共l07分)
注意事项:
1.第I卷共20小题。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以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19世纪科学家对电与磁的研究使人类文明前进了一大步,法拉第就是这一时期的一位代表人物。下列关于法拉第研究成就的说法正确的是 A.首先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揭开了电与磁联系研究的序幕 B.揭示了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本质,开辟了人类获取电能的新方向
C、明确了制造发电机的科学依据,使电能在生产生活中大规模应用成为可能 D.找到了判断通电电流周围磁场方向的方法,为建立统一的电磁场理论奠定了基础
15.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放置A、B、C、D四个小物块,各小物块之间由四根完全相同的轻弹簧相互连接,正好组成一个菱形,?BAD=120o,整个系统保持静止状态。已知A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f,则D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 A.
3f B.f C.3f D.2 f 21 6.如图所示,孤立点电荷+Q固定在正方体的一个顶点上,与+Q相邻的三个顶点分别是A、B、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三点的场强相同 B.A、B、C三点的电势相等
C.A、B、C三点所在的平面为一等势面
D.将一电荷量为+q的检验电荷由A点沿直线移动到B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始终保持不变
17.如图甲所示为一自耦变压器,变压器的原线圈AB端输入电压如图乙所示,副线圈电路中定值电阻R0=11?,电容器C的击穿电压为22 V,移动滑片P使电容器刚好不会被击穿,所有电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的示数为220 V B.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
C.电流表的示数等于通过电阻R0的电流
D、原线圈AB端输入电压的变化规律为u?311sin100?tV
18.2013年12月2日,牵动亿万中国心的嫦娥三号探测器顺利发射。嫦娥三号要求一次性进入近地点210公里、远地点约36.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如图所示,经过一系列的轨道修正后,在P点实施一次近月制动进入环月圆形轨道I。再经过系列调控使之进人准备“落月”的椭圆轨道II。嫦娥三号在地月转移轨道上被月球引力捕获后逐渐向月球靠近,绕月运行时只考虑月球引力作用。下列关于嫦娥三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沿轨道I运行的速度小于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B.沿轨道I运行至P点的速度等于沿轨道II运行至P点的速度 C.沿轨道I运行至P点的加速度等于沿轨道II运行至P点的加速度
D、在地月转移轨道上靠近月球的过程中月球引力做正功
19.如图所示,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两平行金属导轨AB、CD,两端接有阻值相同的两个定值电阻。质量为m的导体棒垂直放在导轨上,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导体棒,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当导体棒静止在OO'位置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此时给导体棒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它能向右运动的最远距离为d,且能再次经过OO'位置。已知导体棒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恒为f,导体棒向右运动过程中左侧电阻产生的热量为Q,不计导轨和导体棒的电阻。则
12?Q?fd A、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为mv0212?2Q?fd B、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为mv0212?4Q?2fd C、导体棒再次回到OO'位置时的动能等于mv0212?4Q?2fd D、导体棒再次回到OO'位置时的动能大于mv0220.如图(a)所示,木板OA可绕轴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某研究小组利用此装置探索物块在方向始终平行于木板向上、大小为F=8 N的力作用下加速度与倾角的关系。已知物块的质量m=1 kg,通过DIS实验,描绘出了如图(b)所示的加速度大小a与倾角?的关系图线(?<90o)。若物块与木板间的
动摩擦因数为0.2,假定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始终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 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图像可知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处于?1和?2之间时,物块所受摩擦力一定为零
B.由图像可知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2时,物块所受摩擦力一定沿木板向上
C.根据题意可以计算得出物块加速度a0的大小为6 m/s2
D.根据题意可以计算当?=45o时,物块所受摩擦力为f??mgcos45o?2N 第Ⅱ卷(必做l57分+选做36分,共193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18道题。其中21~30题为必做部分,31~38题为选做部分。 2.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试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
3.选做部分考试必须从中选择1道物理题、l道化学题和1道生物题作答。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所选题号用2B铅笔涂黑,答完题后,再次确认所选题号。
【必做部分】
21.(16分)
(1)某探究小组想利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如图甲所示。框架上装有可上下移动位置的光电门1和固定不动的光电门2;框架竖直部分紧贴一刻度尺,零刻度线在上端,可以测量出两个光电门到零刻度线的距离x1和x2;框架水平部分用电磁铁吸住一个质量为m的小铁块,小铁块的重心所在高度恰好与刻度尺零刻度线对齐。切断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时,小铁块由静止释放,当小铁块先后经过两个光电门时,与光电门连接的传感器即可测算出其速度大小v1和v2。小组成员多次改变光电门l的位置,得到多组x1和v1的数据,建立如图乙所示的坐标系并描点连线,得出图线的斜率为k。
①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用k表示)
②若选择光电门2所在高度为零势能面,则小铁块经过光电门1时的机械能表达式为 (用题中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③关于光电门l的位置,下面哪个做法可以减小重力加速度的测量误差( )
A、尽量靠近刻度尺零刻度 B、尽量靠近光电门2
C、既不能太靠近刻度尺零刻度,也不能太靠近光电门2 (2)某待测电阻Rx的阻值在80?~100 ?之间,现要测量其电阻的阻值,实验窒提供如下器材 A.电流表A1(量程50 mA、内阻约l ?)
B.电流表A2(量程200 mA、内阻约为0.2 ?) C.电流表A3(量程0.6 A、内阻约为0.1 ?) D.定值电阻R0=30 ?
E.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为10?) F.电源E(电动势为4 V) G.开关S、导线若干
①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测量电阻Rx的实验电路,如
1图所示。为保证测量时电流表读数不小于其量程的,
3M、N两处的电流表应分别选用:M为 ,N为 (选填“A1”、“A2”或“A3”)
②若M、N电表的读数分别为IM、IN,则Rx的计算式为Rx= ③考虑本次测量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所以测量值比真实值
1522.(18分)如图所示,高台的上面有一竖直的圆弧形光滑轨道,半径R=m,
44轨道端点B的切线水平。质量M=5 kg的金属滑块(可视为质点)由轨道顶端A由静止释放,离开B点后经时间t=1 s撞击在斜面上的P点。已知斜面的倾角?=37o,斜面底端C与B点的水平距离x0=3 m。g取10 m/s2,sin37o =0.6,cos37o =0.8,不计空气阻力。
(1)求金属滑块M运动至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