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2019-2020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第27课项脊轩志学案中国古代诗歌[新人教版选修]

高中语文2019-2020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第27课项脊轩志学案中国古代诗歌[新人教版选修]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15:18:58

精品资源·课时训练

第27课 项脊轩志

导学目标 1.了解明代散文概况,尤其是唐宋派和归有光。2.学习本文结构严谨、文脉贯通的特点。3.感受作者对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及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切怀念。

课内自主学习

一 文化常识 1.走近作者

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县)人,明代古文家。后移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讲学,生徒多达数十百人,被称为震川先生。他的散文通过记叙一些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来表现母子、夫妻、兄弟之间的深情,语言朴素流畅,细节真实生动,有诗一般的意境,可谓“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其代表作除《项脊轩志》外,还有《先妣事略》《思子亭记》《寒花葬志》等。后人集其散文、诗歌成《震川先生集》。

2.背景解读

归有光原居昆山,“项脊轩”是他在昆山时的书斋名。一说其远祖归道隆曾居住在太仓项脊轩,作者以项脊轩来命名自己的书斋,有追念祖先的意思。一说言其窄小,如颈背之间,故名。轩,这里指小屋,即书斋。本文是归有光抒情散文的代表作。

3.古文知识积累

人名与称谓

(1)古人的称谓有谦敬之分,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时用“家父”,称呼对方的父亲用“令尊”。

(2)朕是古人的自称,本来没有贵贱之分,自秦始皇开始专用为皇帝的自称。

(3)对皇帝的称呼,有谥号、年号和庙号。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高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

(4)所谓年号,是中国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往往也是时运变化的标志。按惯例,新君即位大多会颁行新年号,称为改元。如汉建元、晋永和、唐贞观、宋元嘉、明万历、清康熙。

(5)普通人称自己已故的父亲为“考”“先考”;已故的母亲称为“妣”“先妣”;已故父母合称“考妣”,如成语“如丧考妣”。

(6)古代对已婚妇女的称呼因身份不同而有别,“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

(7)谥号,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的谥号,则由其亲友、门生或故吏所加,称为私谥,与朝廷颁赐的不同。谥号一般有褒有贬,如周厉王即是恶谥。

(8)谦称: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

二 古诗文基础 1.字音识记

①渗漉(shèn) ②栏楯(shǔn) ..

题海无涯·备战考试

精品资源·课时训练

③偃仰(yǎn) ④异爨(cuàn) ..⑤先妣(bǐ) ⑥以手阖门(hé) ..2.通假字

(1)以当南日 (“当”通“挡”,遮挡) .(2)而母立于兹 (“而”通“尔”,你的) .3.词语解释 (1)先妣:去世的母亲 (2)学书:学写字 (3)增胜:增加光彩 (4)扃牖:关上窗户

(5)归宁: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

(6)亭亭如盖:高高地直立着,(枝叶繁茂)像伞一样 4.一词多义

后五年,吾妻来归.动词,女子出嫁??视死如归

.动词,回家

(1)归?返璞归真动词,返回.

??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动词,归顺.

?日动词,得到、获得、照到?又北向,不能得.?(2)得?不焚助动词,能够?轩凡四遭火,得.

文过饰非名词,错误??.

余曰动词,看望(3)过?大母过.

??从轩前过.动词,经过、走过

?去,以手阖门介词,及、等到……的时候?比.?(4)比?比得软脚病副词,近来?.?宴而连词,表顺承?客逾庖而.(5)而?

?呱呱而泣连词,表修饰?.

5.词类活用

(1)前辟四窗(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2)东犬西吠(名词作状语,向西) .

(3)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名词作动词,用乳汁喂养) .(4)执此以朝(名词作动词,上朝) .(5)垣墙周庭(名词作动词,砌上垣墙) ..(6)雨泽下注(名词作状语,向下) .(7)庭中通南北为一(数词作名词,一体) .

题海无涯·备战考试

精品资源·课时训练

(8)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名词作状语,亲手) .6.文言句式 (1)省略句

①垣墙周庭,以当南日[应为“以(墙)当南日”] ②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应为“读书(于)轩中”] (2)被动句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焚”是“被焚毁”之意) (3)倒装句

①杂植兰桂竹木于庭(状语后置,应为“于庭杂植兰桂竹木”) ②室西连于中闺(状语后置,应为“于中闺连”) ③其制稍异于前(状语后置,应为“于前稍异”) 三 古今对译

项脊轩志

项脊轩,旧 南 阁 子 也。 室 仅方丈, 可 容一

项脊轩,是过去的南阁子。室内仅一丈见方,只可容纳一人 居。 百年 老屋 , 尘泥

个人居住。这是已有上百年历史的老屋子,屋顶墙上的泥土 渗漉, 雨泽 下注;每 移 案, 顾 视

从上面漏下来,雨水也往下流;每当移动书桌时,环视四周没有无可置 者。又 北 向,不能得 日,日 过 午

可以安放的地方。方位又朝北,不能照到阳光,白天一过中午 已昏。余稍 为 修 葺, 使 不 上 漏。

就已经昏暗。我稍稍修理了一下,使它不从上面漏土漏雨。前辟 四 窗 ,垣 墙周 庭,以当 南

前面开了四扇窗子,院子四周砌上围墙,用来挡住南面射来的日,日影反照,室 始 洞 然。 又杂 植 兰

日光,日光反照,室内才明亮起来。又在庭院里错杂地种上兰花、桂竹 木 于庭,旧时 栏楯,亦 遂 增 胜。借书

桂树、竹子等,往日的栏杆,也就增加了新的光彩。借来的书籍满 架, 偃 仰 啸 歌, 冥 然 兀 坐,

摆满书架,我安居室内,长啸高歌,有时又静静地独自端坐, 万 籁有 声; 而庭 阶 寂 寂, 小鸟

听到自然界各种各样的声音;庭院、阶前却静悄悄的,小鸟不时 来啄食,人至 不 去。三五之夜 ,明月

时飞下来啄食,人到了也不离开。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悬,照亮 半 墙, 桂 影 斑 驳, 风 移 影 动,珊珊可爱。

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微风吹来,花影摇动,美丽可爱。

⑤④

③②

段解:写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以“喜”贯串。

题海无涯·备战考试

精品资源·课时训练

然 余居于此 , 多可喜, 亦 多可悲。

然而我住在这里,有许多可喜的事,也有许多可悲的事。 先 是,庭中通南北 为一。 迨 诸父 异爨,

在这以前,庭院南北相通成为一体。等到伯父、叔父们分了家,内外多置 小 门墙, 往往而是,东 犬西 吠,

室外设置了许多小门、墙壁,到处都是。东家的狗对着西家叫,客 逾庖 而宴 , 鸡栖 于厅。 庭 中 始 为

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里栖息。庭院中开始是用篱 , 已为 墙, 凡 再 变矣。家有老妪 ,

篱笆隔开,然后又砌成了墙,一共变了两次。家中有个老婆婆,尝 居于此。 妪, 先 大 母 婢 也,

曾经在这里居住过。这个老婆婆,是我死去的祖母的婢女,乳二 世, 先妣抚之甚厚。室 西连于中闺,

给两代人喂过奶,先母对她很好。房子的西边和内室相连,先妣 尝 一至。妪 每 谓余曰:“某 所, 而母

先母曾经来过一次。老婆婆常常对我说:“这个地方,你母亲立于 兹。” 妪 又曰:“汝姊在吾怀 ,呱呱而泣;

曾经站在这儿。”老婆婆又说:“你姐姐在我怀中,呱呱地哭泣;娘 以指 叩 门扉曰:‘儿 寒乎? 欲 食 乎?’

你母亲用手指敲着房门说:‘孩子是冷呢?还是想吃东西呢?’吾从板外相为 应答。”语 未 毕 ,余泣 ,妪

我隔着门一一回答。”话还没有说完,我就哭起来,老婆婆 亦 泣。 余自束发读 书轩中 , 一日, 大母

也流下了眼泪。我从15岁起就在轩内读书,有一天,祖母 过 余曰:“吾 儿 , 久 不 见 若 影, 何

来看我,说:“我的孩子,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 竟日默默 在此, 大类 女郎 也?” 比 去,以手

整天默默地待在这里,真像个女孩子呀?”等到离开时,用手阖 门,自 语 曰:“吾 家读书 久不 效, 儿

关上门,自言自语地说:“我们家读书长久没有功效,这孩子 之 成 ,则可 待乎!” 顷之,持一 象 笏 至,

取得成就,就可以等待了呀!”不一会儿,拿着一个象笏过来,曰:“此吾 祖太常公宣德间 执此以朝, 他日

说:“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宣德年间拿着去朝见皇帝用的,以后汝当用 之!”瞻顾 遗 迹,如 在昨日 ,

你会用到它!”回忆起旧日这些事情,就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令人 长号 不自禁。?⑥一:一体,数词作名词。

?真让人忍不住放声大哭,无法控制。?⑦迨:等到。⑧西:名词作

?

?

?

?

?

题海无涯·备战考试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精品资源·课时训练 第27课 项脊轩志 导学目标 1.了解明代散文概况,尤其是唐宋派和归有光。2.学习本文结构严谨、文脉贯通的特点。3.感受作者对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及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切怀念。 课内自主学习 一 文化常识 1.走近作者 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县)人,明代古文家。后移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讲学,生徒多达数十百人,被称为震川先生。他的散文通过记叙一些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来表现母子、夫妻、兄弟之间的深情,语言朴素流畅,细节真实生动,有诗一般的意境,可谓“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其代表作除《项脊轩志》外,还有《先妣事略》《思子亭记》《寒花葬志》等。后人集其散文、诗歌成《震川先生集》。 2.背景解读 归有光原居昆山,“项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