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试评窦桂梅《宋定伯卖鬼》一课教学实录

试评窦桂梅《宋定伯卖鬼》一课教学实录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5 1:00:56

生: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急执之。鬼大呼,声咋咋然,索下,不复

听之。径至宛市中下著地,化为一羊,便卖之,恐其变化,唾之。得钱千五百,乃去。

生:比如“鬼大呼,声咋咋然”,光是加重语气还不够,还要拖长声音来渲染情

感,营造氛围。如:“声——咋咋然”。

生:(该读得非常投入,还加上了动作表演。)(掌声)

师:(出示黑白图画小人书)这是老师小时候看到的小人书,如果配上这样的情

境,加上刚才我们体会的停顿,语气,以及动态之美,像古人说书的一样,加上动作或者提示语,就有了气氛。(出示“逢鬼图”,配第一自然段内容。)比如“话说,南阳宋定伯??”(老师用手拍了一下桌子。)读起来相信更有小说的感觉。

生:“话说,南阳宋定伯??”(该生也学着老师用手拍了一下桌子。读得很有

评书的味道。掌声。)

生:(出示“遂行、共递相担、渡水”等图)两名学生扮演不 同角色,全体同学旁白。

生:(出示“唾鬼、卖鬼”图)全体诵读第三自然段内容。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强调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就是要创造环境帮助学生发现和建构文体的意义,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即与文本对话。与白话文教学不同的是,窦老师根据文本特点,指导学生读出文言文特有的停顿之美和节奏之美。每一次朗读都是有层次性和指向性的,通过朗读来着重理解和感悟词句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朗读来加深对词句所蕴含的情感的理解,以读悟语和以读悟情便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

师:读得好(指板书):真乃“大善!”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着读着小说

的人物形象在心中渐渐清晰,这是一个怎样的宋定伯,这又是一个怎样的鬼?(课件:这是一个( )的宋定伯。这是一个( )的鬼。) 生:这是一个聪明机智的宋定伯。这是一个糊涂的鬼。(老师 跟了一句“糊涂鬼”。)

生:这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宋定伯。这是一个愚蠢的鬼。 生:这是一个狡诈的宋定伯。这是一个倒霉的鬼。(老师跟了

一句,“倒霉鬼”。)

生:这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宋定伯。这是一个可怜的鬼。(老师 跟了一句,“可怜鬼”。)

师:尊重同学们的意见。这是一个怎样的宋定伯?机智勇敢还是忘恩负义?我们

该敬重他还是该鄙薄他?这是一个怎样的鬼?愚蠢活该还是令人可怜?我们该嘲笑他还是该同情他?列位所谈都有道理。问题是,评判人物不能空口无凭,信口开河,还是让我们回到小说中去寻根问据吧。也许,寻根问据的路上你会又有收获。欲辨孰是孰非,且听下回分解!

【小说是以人物为核心展开的,人物的性格也是在故事的情节中饱满生动起来

的。随着阅读的深入,人物形象也逐渐在学生的头脑中树立起来。“一千个读者便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窦老师尊重学生的个体解读,暂不定论,以一句媲美于专业评书演员的魔力语言“欲分孰是孰非,且听下回分解!”吊足了学生的胃口。】

第二课时:

走进宋定伯

师:上回书说道,宋定伯与鬼的不同认识,那就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走到文字中

看看,你们上节课为什么对宋定伯有那些评价。只见夜沉沉,人悄悄(qiǎo)。年少的宋定伯孑然一人走在路上,夜行,竟然—— 生:逢鬼。

师:正是活见鬼了!想想此时要是个寻常人这时恐怕已经吓 得?

生:呆若木鸡。 生:魂飞魄散。

生:六神无主。 生:屁滚尿流。(众笑。) 师:但宋定伯呢?(课件)——

生:问之,鬼言:“我是鬼。”定伯诳之,言:“我亦 鬼。”

师:读他们的对话,谁真谁假?从哪个字中看出来的?

生:鬼的话是真的,宋定伯的话是假的,我从“诳“这个字可以看出来。从这个

“诳”字中,这是聪明的宋定伯。你想啊,他说了实话,万一被鬼害了呢。在他看来,必须欺骗他。

生:这可真是措手不及啊,他多么机智,一“诳”便稳住了 鬼。

师:急中“诳之”。一般人因遇鬼而生慌,可宋定伯因遇鬼而诳之,急中生——

智!(板书“智”。)

师:那我们就好好朗读对话,体会出宋定伯的机智。文言文可没有直接写出对方

什么语气,就是简洁的“言”来表明两者的一问一答。这就给了我们回味的空间。(课件:问之,鬼( )言:“我是鬼。”定伯诳之,( )言:“我亦鬼。”)

师:我读鬼不同的语气,不用你填空,就用你的读来回答,让我们听出定伯怎么诳之的。(用音乐创设情境,学生们马上有反映)这夜行逢鬼,月黑风高,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周围可是荒郊野岭的。有可能鬼带有吓唬的语气——(教师读“我是鬼”。)

生:学生接读“我亦鬼”,读得也有吓唬的语气。(大笑)

师:(进一步创设情境)鬼可知道人怕鬼,于是又带着肯定的语气,看你怎么回

答。教师再次朗读。(读得非常自信——“我是鬼。”) 生:我亦鬼。(学生也读出自信肯定的语气。)

师:好一个镇定的宋定伯。鬼这么一听,语气缓和,用试探的 语气问“我是鬼”,你呢?

生:“我亦鬼。”(接读。读得更加从容坚定。)

师:(和该同学握手)咱们是同类啊,幸会幸会!(大笑)瞧,宋定伯的机智都蕴含在语气中,可文言文并没有具体写出(课件在“言”前面的括号去掉)。简洁的表达中,我们却体会了这么丰富的味道。一个诳之,不论鬼怎么问,宋定伯都应对自如。人说初生牛犊不怕虎,这里却是“年少定伯不怕鬼”,好一个机智的宋定伯。

师:真是无巧不成书。宋定伯答曰欲至宛市,鬼呢(引读,并出课件)——

生:答曰:“欲至宛市。”鬼言:“我亦欲至宛市。”遂行。

师:好一个“遂行”,想象他们一起会怎么走? 生:手拉手、肩并肩地走。

生:称兄道弟向前走。呵呵有可能勾肩搭背走。

师:俗话说,胆小鬼走夜路,提心吊胆,宋定伯不但诳鬼,还敢和他这样手拉着

手,肩并着肩“遂行”,胆子太大了,用一个词形容宋定伯,那叫—— 生:勇敢!

师:狭路相逢勇者胜。一个简单的遂行又让我们有了这么丰富的想象。 既遇之,

则行之。一个简单的遂行(对着板书),体会到定伯不但急中生智,而且智中生勇!想象他俩遂行的情景,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生:学生分角色读文。(略)

【思维具有感情的特征。作为思维的主要形式,想象自始至终都伴随强烈的感情活动。教师的语言渲染旨在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此外,教师有意识地把人物形象的感悟有机地融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含而不露,隐而不晦,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的讨论、朗读、体悟,由表及里,步步深入,由“文”悟“言”,依“言”赏“文”,极具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

师:说走咱就走,你有我有全都有啊。小说就这样拉开了序

幕,引出了下面的情节。数里,走了一段时间,鬼言——生:“步行太迟,可共递相担?”

师:没想到,定伯曰:—— 生:大善。

师:俗话说得好“阎王好见,小鬼难缠”。鬼要求“共递相担”,也许是想试探

定伯是不是鬼。面对“鬼计”,宋定伯不慌不乱,却来了一句“大善”太好了!那就读读第二自然段定伯说的这些话,说说宋定伯的大善还体现在哪些地方?

生:(读后汇报)鬼言:“卿太重,将非鬼也?”定伯言:“我新鬼,故身重耳。”

宋定伯太鬼了。鬼怀疑他是不是鬼,他很会为自己开脱。就说这个“新”字吧,要不说是新鬼,鬼也许会以为宋定伯是老鬼,或者有经验的鬼。这样的话,就会露馅了。所以,宋定伯要强调我新鬼。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生: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急执之。鬼大呼,声咋咋然,索下,不复听之。径至宛市中下著地,化为一羊,便卖之,恐其变化,唾之。得钱千五百,乃去。 生:比如“鬼大呼,声咋咋然”,光是加重语气还不够,还要拖长声音来渲染情感,营造氛围。如:“声——咋咋然”。 生:(该读得非常投入,还加上了动作表演。)(掌声) 师:(出示黑白图画小人书)这是老师小时候看到的小人书,如果配上这样的情境,加上刚才我们体会的停顿,语气,以及动态之美,像古人说书的一样,加上动作或者提示语,就有了气氛。(出示“逢鬼图”,配第一自然段内容。)比如“话说,南阳宋定伯??”(老师用手拍了一下桌子。)读起来相信更有小说的感觉。 生:“话说,南阳宋定伯??”(该生也学着老师用手拍了一下桌子。读得很有评书的味道。掌声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