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软件项目管理期末考试
活动持续时间的变化会引起成本的变化,某活动压缩单位时间所需增加的成本称为该活动的压缩成本。 例题见作业题。P86书上例题
12. 常用的估算方法
1)分解方法,采用“分而治之”的策略,对软件项目进行分解,再采用逐步求精的方式进行估算,最后通过累加获得整体的估算结果。
2)算术模型,通过估算模型来产生估算。如cocomo模型,功能点分析模型(FPA)、标准构件法、IBM定量影响因子(QIF)等
3)专家判断或经验法,如德尔菲法(Delphi technique)。适合于初步估算,不适合于详细估算
4)比例法是比较科学的一种传统估算方法,是基于类比的估算技术,根据过去类似的项目,直接进行类比获得当前项目的估算结果。
自顶向下估算模式,首先估算出项目一级的工作量,然后层层往下分摊,把上一层工作量分摊到下一层的阶段、活动或任务。通常使用 FPA方法或 COCOMO II 来估算项目一级的工作量。 自底向上估算模式,要求先估算出底层任务/活动一级的工作量,然后层层向上汇总到阶段和项目级。通常使用 QIF 估算方法或专家判断来估算项目低层 WBS 元素的工作量
(1)德尔菲法
一种专家评估技术,适用于在没有或者没有足够历史数据的情况下,来评定软件采用不同的技术或者新技术所带来的差异。 基本步骤:
1) 组织者发给每位专家一份软件系统的规格说明和一张记录估算值的表格,请他
们估算;
2) 专家详细研究软件规格说明后,对该软件提出三个规模的估算值:最小(ai)、
最可能(mi)、最大(bi);
3) 组织者对专家的表格中的答复进行整理,计算每位专家的Ei = (ai + 4mi + bi)
/ 6,然后计算出期望值E = E1 + E2 + E3 +??En / n(n:表示n个专家); 4) 综合结果后,再组织专家不记名填表格,比较估算差,并查找原因。 5) 如果各个专家的估算差异超出规定的范围(如15%),则需重复上述过程,最终
可以获得一个多数专家共识的软件规模。
优点:不需要历史数据;非常适合新的较为特别的项目估算;
缺点:主观、专家的判断有时并不准确和专家自身技术水平不够是会带来误判。 (2)代码行估算
案例:对一个软件组织来说,月开发源代码行数为LOC=10万行,月投入人员160人,每人平均发生的费用为10000。
则:
(1)人均月代码量 = 100000行/160人月 = 625行/人月; (2)1个代码行的价值= 160*10000/100000=16元/行. (3)功能点分析法
功能点分析法(FPA)是在需求分析阶段基于系统功能的一种规模估算方法,估计系统功能点数,再从每个功能点类型和复杂度两个纬度,测算软件规模(或工作量)。是主流的软件规模估算方法。 例题:
某个软件项目中,一个软件需求的五类功能计数项如下表所示。 1)试计算这个软件的功能点FP(调整因子见下表)。
2)假设每功能点的单位成本是5000元/FP,试计算本项目的总成本。
复杂度 简单 一般 复杂
各类计数项
外部输入 5 3 4
外部输出 7 8 1
外部查询 1 1 3
外部文件 4 1 2
内部文件 8 1 3
软件需求的功能计数项
权重 项
外部输入 外部输出 外部查询 外部文件 内部文件 复杂度权重因素 简单 3 4 3 5 7 一般 4 5 4 7 10 复杂 6 7 6 10 15 五类功能计数项的复杂度权重
因子 数据通信 分布式处理 性能 配置负载 事物率 联机数据登录 最终用户效率 影响值 0 0 3 4 0 2 5 因子 联机更新 复杂处理 可重用性 易安装 易操作 多个场所 设施变更 影响值 0 2 0 4 5 0 1 解: 功能点
简单 一般 复杂
外部输入 5*3 3*4 4*6
外部输出 7*4 8*5 1*7 外部查询 1*3 1*5 3*7
外部文件 4*5 1*7 2*10
内部文件 8*7 1*10 3*15
总计 122 74 117
UFC 313
TCF=0.65+0.01(sum(Fi))
假设所有技术复杂影响程度都是平均程度,即技术复杂度因子 = 3 则TCF = 0.65 + 0.01(14 * 3) = 1.07 FP = UFC*TCF = 313*1.07=335 总成本 = 335 * 5000 = 1,675,000
(4)COCOMO模型
基本公式为:E = aS×EAF 其中, E是以人月为单位的工作量, S程序规模的单位是KLOC, EAF(Effort Adjustment Factor)是一个工作量调整因子,在基本模型中取值为1。a,b则随着开发模式的变化而变化
b
例题:
要开发一个估计规模为30KLOC的银行系统应用程序项目,其功能以数据处理为主,属于有机型软件模式。随着项目进展,可以确定其15个成本因子的情况,除了软件可靠性\\虚拟机易变性\\开发进度限制因子的取值见表外,其余因子取值均为1.00,系数a=3.2,b=1.05. 成本驱动因子 软件可靠性 虚拟机易变性 开发进度限制 级别 高 低 低 取值 1.15 0.87 1.08 则该项目的工作量估算为: Effort?3.2?(30)1.05?(1.15?0.87?1.08)?123.0人月
13. 成本估算
挣值法: 三个成本,两个偏差,两个绩效
已完成工程的计划成本(BCWP) = 已完成工作量 * 预算单价 拟完成工程的计划成本(BCWS) = 计划工作量 * 预算单价 已完成工程的实际成本(ACWP) = 已完成工作量 * 实际单价
成本偏差(CV) = BCWP – ACWP < 0 超支 > 0 节约 进度偏差(SV) = BCWP – BCWS < 0 拖延 > 0 提前
成本绩效指数(CPI)= BCWP / ACWP < 1 超支 > 1 节约 进度绩效指数(SPI)= BCWP / BCWS < 1 拖延 > 1 提前
方法一:连续计算开发出来的产品的价值 方法二:计算公式法。 通用规则: 1)50 / 50 规则:当一项工作已经开始,但是还没有完成,就假定已经实现一般的价值,当这个工作全部完成才实现全部价值。 2)0 / 100 规则:当一项工作全部完成的时候才实现全部价值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