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5年恒大、万科两大巨头钢筋含量控制标准 - 图文

2015年恒大、万科两大巨头钢筋含量控制标准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2:13:04

做的。一般住宅类剪力墙结构,板跨的划分多由房间布置决定,结构可调整的余地不大。)

(现浇混凝土板的厚度通常在100mm以上,在此条件下宜将板跨增大,使其配筋由内力控制而非构造配筋。对于公共建筑的楼层,如结构单元两向主轴尺寸相近,则以两向井字次梁布置;如两向主轴尺寸相差甚大,则区分主、次框架。以典型的楼盖布置,其中板跨控制在约3米左右,板厚取100mm。对于住宅建筑,在3~4.5米正常开间情况下,楼板厚度为100~120mm应尽量增大板跨。) 4.1.4 现浇板宜做成双向板。

(双向板相对单向板要经济。按PKPM计算模型板边跨采用简支计算, 配筋结构为0,即构造配筋,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0.1.7条可以布置Ф8@200的构造钢筋,而不是采用最小配筋率得到的配筋。PKPM成图也是如此,单向板非受力边亦需要配置Ф8@200的构造钢筋,造成浪费,这样也可以节约一点板的钢筋用量。) 4.1.5对于大跨度双向板,由于板底不同位置的内力存在差异,设计中不宜以最大内力处的配筋贯通整跨和整宽,为了节省钢筋,应该分板带配筋。

4.1.6 当板底钢筋较密时,不需将每根钢筋都伸入支座,其中约半数钢筋可在支座前切断。

4.1.7 当板面需要采用贯通面筋时,贯通筋的配筋通常不需要超过规定的最小配筋率,支座不足时再配以短筋。 4.2 梁

4.2.1 梁应采用高强度钢筋(三级钢),合理选取混凝土强度。

(梁配筋大多由内力控制,但仍有小部分由最小配筋(箍)率控制。从梁主筋最小配筋率ft/fy及梁箍筋配箍率ft/fyv中可以看出,要使梁的用钢量不太高,一是混凝土

强度等级不宜过高,二是采用高强度钢筋,前者不仅可降低最小配筋(箍)率,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作为受弯构件的梁的抗裂性能。梁用三级钢代替二级钢用钢量节约率约14%左右。)

4.2.2 梁计算参数的取值上弯矩放大系数及配筋放大系数取1.0。在后期施工图设计时再针对薄弱的部分比如悬挑梁等进行适当的放大,提高其安全储备。 (梁弯矩放大系数是程序开发早期为没有做活载最不利布置而设定的,目前国内常用的结构计算软件如pkpm、广厦等均有活载不利布置的功能,故该系数不再需要放大。且楼面本身荷载和梁荷均已经乘以大于1的分项系数,梁计算中即使不放大也已经存在足够的安全储备,没有必要再对弯矩放大系数及配筋放大系数进行放大)

4.2.3 梁的归并系数要取小。严格按照计算配筋,配筋误差超筋值宜控制在5%以内。

(否则通过归并后虽然减少了结构的工作量,但梁配筋就会增加。)

4.2.4 依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5.3.4条计算时考虑梁柱节点刚域作用,可以降低梁的配筋1~2%。

4.2.5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3.3.3条规定,尽量避免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2%,从而造成箍筋用量增加。

4.2.6 合理设计梁截面。尽量避免梁宽≥350,否则箍筋按构造须采用4肢箍,造成箍筋用量增加。增加梁高可以降低梁面及梁底的配筋量,但箍筋量也有所增加。 4.2.7 对截面宽度较小的梁,当配筋量较大时往往需要放2~3排钢筋,无疑将减小梁的有效高度,因此当不影响使用或建筑空间观感时,梁宽宜略为放大,尽量布置成单排主筋,尤其是梁截面高度不太大时,以达到节省钢筋的目的。

4.2.8除非由内力控制计算梁的截面要求比较高,否则不要轻易取大于600mm梁高,这样避免配置一些腰筋。对于粱宽不大于250mm的梁,如果腰筋间距取200,腰筋直径宜取

10。(按规范计算,先确定间距,再确定面积)

4.2.9 梁配筋除了框架梁、连梁外,其余均不设通长负筋(短梁除外)。井式梁次梁也不设通长负筋,宜设置为架立筋+支座负筋的形式。直径大于14的架立筋要求与支座负筋按照受拉搭接。框架梁的通长筋尽可能只有2根,尽可能采用小直径通长筋。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第10.2.15条,可在非框架梁内采用直径为8~12mm的架立钢筋;根据第11.3.7条,可在框架梁上部采用直径为12~14mm的通长钢筋,通长钢筋与梁支座上部负筋的连接做法按平法及规范要求施工。) 4.2.10梁合理的配筋率应是在1.0%至1.5%,应该尽量减少接近最大配筋率的梁。

4.2.11 悬挑长度较大的悬臂梁, 当面筋较多时,除角筋需伸至梁端外,其余尤其是下排钢筋均可在跨中切断。

(悬臂梁不论其承受的是均布荷载还是梁端集中荷载,其弯矩内力都是急剧下降的,因此当面筋较多时,除角筋需伸至梁端外,其余尤其是下排钢筋均可在跨中切断,既节省钢筋又方便施工,是一种确实可行的方法。) 4.3 柱

4.3.1、柱宜采用高强混凝土,钢筋宜采用二级钢或三级钢。

4.3.2、柱截面尺寸太小应合理,轴压比不宜太接近限值,应使大部分柱配筋由构造配筋而非内力配筋控制。

(这不仅可减少配筋,而且还能较易实现强柱弱梁的要求。此时柱主筋就可以按规定的最小配筋率或比其略高的配筋率选择主筋规格,纵筋配置也应有适当余量,角筋可选择较大直径,其他纵筋根据计算要求设计即可。在构造配筋的情况下柱截面不宜太大,否则会增加构造上的用钢量)

4.3.3. 对于高层建筑的柱箍筋主张采用HRB335甚至HRB400 ,尽量避免采用HPB235。

(至于柱箍筋的体积配筋率,由公式ρv≥λv·fc/fyv中可以看出,采用高强度钢筋比低强度钢筋更可节省用钢量。)

4.3.4.尽量使梁对柱中布置,减少柱子的偏心。 (也就减少了柱子的纵筋量) 4.4 剪力墙

4.4.1柱宜采用高强混凝土,边缘钢筋宜采用二级钢或三级钢,分布钢筋宜采用一级、二级钢。

(需要指出的是,抗震墙约束边缘构件中的箍筋配筋量也与钢筋的抗拉强度有关,因此为使其配箍直径不过大、箍筋肢距不过密,使其配箍量不太高,宜采用HRB335或HRB400钢筋。抗震墙中的墙段竖向分布筋通常都不是由内力控制,其作用主要是固定水平分布筋,防止墙面出现水平收缩裂缝,故其间距通常取200 mm,最小直径8 mm,仅需满足最小配筋率,不必随意提高其配筋量)

4.4.2应合理布置剪力墙、截面取值应合理,使其配筋由构造配筋而不是内力控制配筋,这样其节点区主筋、箍筋以及墙段的水平分布筋的配筋率都按规范规定的最小配筋率配置。

4.4.3结构设计中应严格区分抗震墙的加强部位和非加强部位。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做的。一般住宅类剪力墙结构,板跨的划分多由房间布置决定,结构可调整的余地不大。) (现浇混凝土板的厚度通常在100mm以上,在此条件下宜将板跨增大,使其配筋由内力控制而非构造配筋。对于公共建筑的楼层,如结构单元两向主轴尺寸相近,则以两向井字次梁布置;如两向主轴尺寸相差甚大,则区分主、次框架。以典型的楼盖布置,其中板跨控制在约3米左右,板厚取100mm。对于住宅建筑,在3~4.5米正常开间情况下,楼板厚度为100~120mm应尽量增大板跨。) 4.1.4 现浇板宜做成双向板。 (双向板相对单向板要经济。按PKPM计算模型板边跨采用简支计算, 配筋结构为0,即构造配筋,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0.1.7条可以布置Ф8@200的构造钢筋,而不是采用最小配筋率得到的配筋。PKPM成图也是如此,单向板非受力边亦需要配置Ф8@200的构造钢筋,造成浪费,这样也可以节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