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字通信原理实验一、二、四报告记录
(1)不归零码和归零码的特点是什么?
答:不归零码是当“1”出现时电平翻转,当“0”出现时电平不翻转。数据1和0的区别不是电平高低,而是电平是否转换。而归零码在出现”0”时会出现零电位。
(2)与信源代码中的“1”码相对应的AMI码及HDB3码是否一定相同?为什么?
答:不一定相同,因为HDB3码中要考虑到零转化成的1码。
2.设代码为全1,全0及0111 0010 0000 1100 0010 0000,给出AMI及HDB3码的代码和波形。
答:一般将AMI或HDB3码数字信号进行整流处理,得到占空比为0.5的单极性归 零码。这种信号的功率谱也在图2中给出。由于整流后的AMI,HDB3码中含有离散谱fs,故可用一选频网络得到频率为fs的正弦波,经整形、限幅、放大处理后即可得到位同步信号。
3.总结从HDB3码中提取位同步信号的原理。
答:HDB3中不含有离散谱fS(fS在数值上等于码速率)成分。整流后变为一个占空比等于0.5的单极性归零码,其连0个数不超过3,频谱中含有较强的离散谱fS成分,故可通过窄带带通滤波器得到一个相位抖动较小的正弦信号,再经过整形、移相后即可得到合乎要求的位同步信号。
4.试根据占空比为0.5的单极性归零码的功率谱密度公式说明为什么信息代码中的连0码越长,越难于从AMI码中提取位同步信号,而HDB3码则不存在此问题。
答: 将HDB3码整流得到的占空比为0.5的单极性归零码中连“0”个数最多为3 ,而将AMI码整流后得到的占空比为0.5的单极性归零码中连“0”个数与信息代码中连“0” 个数相同。所以信息代码中连“0”码越长,AMI码对应的单极性归零码中“1”码出现概率越小,fS离散谱强度越小,越难于提取位同步信号。而HDB3码对应的单极性归零码中“1”码出现的概率大,fS离散谱强度大,于提取位同步信号。
实验二:数字调制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绝对码、相对码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变换关系。
9
2、掌握用键控法产生2ASK、2FSK、2DPSK信号的方法。
3、掌握相对码波形与2PSK信号波形之间的关系、绝对码波形与2DPSK信号波形之间的关系。
4、了解2ASK、2FSK、2DPSK信号的频谱与数字基带信号频谱之间的关系。
二、 实验内容
1、用示波器观察绝对码波形、相对码波形。
2、用示波器观察2ASK、2FSK、2PSK、2DPSK信号波形。
3、用频谱仪观察数字基带信号频谱及2ASK、2FSK、2DPSK信号的频谱。
三、 实验步骤
本实验使用数字信源单元及数字调制单元。
1、熟悉数字调制单元的工作原理。接通电源,打开实验箱电源开关。将数字调制单元单刀双掷开关K7置于左方N(NRZ)端。
2、用数字信源单元的FS信号作为示波器的外同步信号,示波器CH1接信源单元的(NRZ-OUT)AK(即调制器的输入),CH2接数字调制单元的BK,信源单元的K1、K2、K3置于任意状态(非全0),观察AK、BK波形,总结绝对码至相对码变换规律以及从相对码至绝对码的变换规律。
3、示波器CH1接2DPSK,CH2分别接AK及BK,观察并总结2DPSK信号相位变化与绝对码的关系以及2DPSK信号相位变化与相对码的关系(此关系即是2PSK信号相位变化与信源代码的关系)。注意:2DPSK信号的幅度比较小,要调节示波器的幅度旋钮,而且信号本身幅度可能不一致,但这并不影响信息的正确传输。 4、示波器CH1接AK、CH2依次接2FSK和2ASK;观察这两个信号与AK的关系(注意“1”码与“0”码对应的2FSK信号幅度可能不相等,这对传输信息是没有影响的)。
5、用频谱议观察AK、2ASK、2FSK、2DPSK信号频谱(条件不具备时不进行此项观察)。
四、 实验过程及结果
1、
连接好所有仪器,分别调出全零码和全一码;
10
全零码 全一码
2、
采用任意码形,如下图所示;
3、
用数字信源单元的FS信号作为示波器的外同步信号,示波器CH1接信源单元的(NRZ-OUT)AK(即调制器的输入),CH2接数字调制单元的BK;
11
4、 示波器CH1接2DPSK,CH2分别接AK及BK;
AK BK
5、
示波器CH1接AK、CH2依次接2FSK和2ASK;
2FSK 2ASK
五、 实验报告要求
1、 2、 3、
设绝对码为全1、全0或1001 1010,求相对码。 设相对码为全1、全0或1001 1010,求绝对码。
设信息代码为1001 1010,假定载频分别为码元速率的1倍和1.5
答:如实验结果。 答:如实验结果。
倍,画出2DPSK及2PSK信号波形。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