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
彬县新民中学 胡元平
教材分析
课文的题目叫“陋室铭”,铭,就是记载,在器物上刻字,表示永记不忘,后来便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体。陋室,就是简陋狭小的屋子。作者给他的陋室作铭,是要借陋室表达一种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教学目标
一、理解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二、了解“铭”的特点,掌握相关的文言词汇。 三、学习课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重点
一、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 归纳并掌握相关的文言词汇。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欣赏语言之美、手法之美。 教学设想
一、以尊重学习者的学习体验为重点,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体会刘禹锡的那份情怀。
二、在加强诵读的同时,认真体会“铭”文句式整齐、押韵,节奏感强的特点。
三、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同学们,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我们发现古代名士文人特别爱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因此这些客观之物就有了丰富的文化积淀,如梅、兰、竹、菊,如高山、名川、清风、明月。一所简陋的房屋也可以寄托作者的志向,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刘禹锡的传世佳作《陋室铭》。 二、 预习反馈
1、 提问作者:字、称谓、籍贯、学过的有关诗句。 2、 了解铭文:提问注释,补充: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
整而且押韵内容上有颂扬或鉴戒之意。 3、 检查字音:多媒体出示。
三、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和句读。在朗读合作中实现“字音准确,停顿分
明,不读破句子”的目标。
1、 朗读示范:学生听朗读音频,体会并说出朗读特色。 2、 朗读指导:韵脚读清晰、响亮、有延长音。读完前四句后,
缓读出“斯是”二句,环境读出美感,以下生活图景读轻,以肯定语调读最后两句。 3、 多样朗读。 ⑴ 自由大声朗读。 ⑵ 同桌互相听读。
⑶ 学生朗读展示,听后师生评点。 ⑷齐读课文,读准字音和句读。
四、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储备和文下注释,粗通课文大意。
2
⑴对照注释,默读全文,疏通文意。
⑵交流对课文内容的了解。点评正误。注意以下词句的解释: ①?? 馨(xīn ) : 散布得很远的香气.
②无丝竹之乱耳 之:助词,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乱:使??混乱。乱耳:扰乱耳朵。 ③劳:使??劳累。 ④庐:简陋的房屋。
⑤何陋之有? “有何陋”的倒装。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⑶齐读课文,读出节奏和语调。
五、三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怀。默读课文,充分发挥联想与想象,读出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在体验中再造陋室形象,理解作者情趣。 ⑴作者说“斯是陋室”,“陋”在何处?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自然环境(景致少、来客少)。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往来客人(来客少,古时读书人少,“鸿儒”更少)。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主人情趣(陈设少、作为少)。 ⑵“陋室”真的“陋”吗?
①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而不陋,关键在人。 ②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环境清幽。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交往高雅。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情趣
3
脱俗。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用古代名贤类比。 “何陋之有”——以圣贤之语自勉,呼应开头。
②明明是陋室,作者为何觉得“不陋”?交流对作者的了解,体会作者的难言寂寞。
作者是唐代一位性格倔强的诗人。他求异心理很强,如悲秋,从来就是诗人的通病,他却偏要反其道而行之,认为天高气爽的秋天使人心胸开阔,更有诗意。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但遭到保守派的排挤,被贬官降职十年。好不容易被召回京城,又因《玄都观桃花》和《再游玄都观》诗作先后两度被贬。刘禹锡写此文时,正被贬为和州刺史,其时唐王朝正一天天地衰落下去。朝廷任人惟亲。官僚士大夫阶层大多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刘禹锡对此深感忧虑,却又无可奈何。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一方面向朝中当权者显示自己并未因遭贬而郁郁寡欢,相反却过得安逸潇洒;另一方面表达自己身居陋室不改初衷,屡遭磨难而坚守节操的信念。
⑶齐读课文,假想自己就是刘禹锡,读出作者的心态和感情。
六、四读课文,体会“铭”这种文体句式整齐、押韵,节奏感强,具有音乐美的特点。
⑴读注释①,了解“铭”的含义。(文字→文体。押韵) ⑵找出韵脚。(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⑶齐读课文,读出韵味和美感。韵脚要读得清晰响亮。 七、小结。
4
《陋室铭》是一篇短文力作,是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它的显著特点是文辞蕴藉、语言精辟,我们不但感受到作者坦荡乐观、洁身自好的文人情怀,而且品味到一种韵味如歌的音乐美,读来如行云流水,确是我国古典文库中脍炙人口的珍品。
八、背诵课文。
九、课堂检测:多媒体出示
十、课外迁移:1《学生铭》。 2写一则座右铭。 十一、作业布置:背诵、默写、翻译课文。
备课后记:《陋室铭》篇幅短小,语句读来琅琅上口;加之经过七年级一年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粗通文意的目标较易达到。因而在设计教学中,把着力点放在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过程上。这也是新课程改革中提倡的重要理念之一,《语文课程标准》中更是频频出现“体验”这一字眼。作为教学意义上的“体验”,既是一种活动过程,也是一种活动结果。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接触文本,探究文本,感悟文本;读准字音,读通词句,读对语调,读清思路,读出感情体验。 板书设计
景致少 自然环境 清 幽 往来客人 高 雅 主人情趣 脱 俗 来客少 作为少 斯是陋室 德 馨 君 子 何陋之有 陋 室
5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