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求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求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4:37:30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组 明元升

【课程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5.2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会了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学习的,但是在解题过程中,书写理由太费劲,移项的出现使得解一元一次方程有了更简洁的表示方法和解法,但是移项实际上就是等式的性质(在等式的两边同加伙同减同一个代数式,所的结果仍然是等式)的另一种说法,因而移项概念的得出与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我在前置自学中设计了运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几个题目,并让学生课间做到黑板上,为学生自主探究移项概念做好了铺垫工作;因为这节课的重点是移项法则的应用,因而我又设计了几个巩固移项概念的题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多种方式来解决问题,对移项的概念和法则加深理解和应用;然后自学课本例题,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和算理,并加以巩固应用,让学生体会出解题步骤的简洁性并通过达标测试中的应用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解一元一次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流程设计】

一、 交流预习

先回顾等式的基本性质1、2.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代数式, 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 个不为0的数), 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二、 互助探究

利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5x-2=8,从而引出了移项的概念——把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移项。 移项的依据是:等式的基本性质1 移项时,应注意什么? 移项应注意:移项要变号

然后让学生利用移项的方法来解方程,当然今天是第一次接触这部分内容,所以在方程的选择上,都是移项后,同类项的合并比较简单,与前一节内容相比较,可轻易感受到这种解法的简洁性;讲解完成后,进一步给出了练一练的几个方程,让学生动手去做;仔细观察学生的练习过程,出现了很多困难。

三、 分层提高 例1、解方程:

(1)2x+6=1 (2)3x+3=2x+7

11x??x?32例2、解方程:4

1?例3、解方程:

35x?3x?22

总结一下,学生做题过程大致有以下几种比较常见的情况:①含未知数

的项不知道如何处理;②移项没有变号;③没移动的项也改变了符号;(①、②两种情况出现最多);针对以上情况,利用课堂时间,先让有困难的学生说一下自己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困难,让其他同学帮助他找出错误并加以解决,这样更能促进同学间的相互进步。再让学生总结注意点,教师进行点拨。最后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进行了小结,通过小结教师能很好地看出学生的知识形成和掌握情况。

总的来说,虽然课堂上同学们总结错误点总结的不错,但学生对解方程的掌握仍浮于表面,课堂上有针对的练习做得太少,课后作业中的问题也就出来了;第一,解题中部分同学仍采用原来的等式性质进行,没有理解解方程的过程是从等式性质引伸出来的,而不是等式性质的简单重复;第二,移项时符号还是一个大问题:移项时,有的是忘记改变符号,而有的是根本就没有要改变符号的概念,虽则在课堂上我特别作了强调,但少数学生没有听进去,没有把它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四、 总结归纳

移项法解方程的一般步骤及变形依据 五、巩固反馈

1. 思维诊断 (打“√”或“×”)

(1)由

?1x?93 得

x=-3.( )

(2)由7x=6x-1得7x-6x=-1.( )

(3)由5x=10得x=2.( ) (4)由3x=6-x得3x-x=6.( )

(5)解方程2x+x=9时,合并同类项得,3x=9.( )

【教学反思】

作为本堂课的难点,也就是解方程过程中的移项变号问题,既然还有部分学生没有掌握好,那一定是在教学中的某些环节出现了问题,我反复思考,总结如下:

1. 虽然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出来了,但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移项变号的法则不应是让学生记住其概念,而应是让学生在探究中去理解和掌握,在课堂上应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讨论,去练习,教师有针对性的给学生中出现的错误予以纠正,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真正掌握好这一知识点。

2. 备课这一环节上,备课就是备学生,要充分朝学生方面考虑,有针对性地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题型;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探讨和交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作用;

3. 再者,要有针对性地布置适量的练习,让其巩固,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想:对于本堂课没有完成的任务和存在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及时的进行解决,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及时反馈学生学

习的信息,注重课堂教学效果。

4. 和谐互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还很不成熟,师友之间不够默契,尤其对学友,对师友小组的评价都不够完善。也只是因为和谐互助效率不高,从而导致教学流程第五环节没能完成,使整个课堂不够完整,留下遗憾。 总之,在教学中我始终不断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启发,努力使学生理解、掌握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重视分析等量关系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仔细审题,认真阅读例题的内容提要,弄清题意,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在课堂练习的安排上适当让学生通过模仿例题的思想方法,加深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通过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教学,学生能够比较正确的理解和掌握解应用题的方法,初步养成正确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组 明元升 【课程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5.2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会了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学习的,但是在解题过程中,书写理由太费劲,移项的出现使得解一元一次方程有了更简洁的表示方法和解法,但是移项实际上就是等式的性质(在等式的两边同加伙同减同一个代数式,所的结果仍然是等式)的另一种说法,因而移项概念的得出与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我在前置自学中设计了运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几个题目,并让学生课间做到黑板上,为学生自主探究移项概念做好了铺垫工作;因为这节课的重点是移项法则的应用,因而我又设计了几个巩固移项概念的题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多种方式来解决问题,对移项的概念和法则加深理解和应用;然后自学课本例题,掌握解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