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盘形模具设计说明书
武汉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滑动配合 ≤18 >18~28 >28~50 >50~80 >80~100 滚动配合 >18~35 ≤0.010 ≤0.011 ≤0.013 ≤0.015 ≤0.018 - ≤0.015 ≤0.018 ≤0.022 ≤0.025 ≤0.028 - 0.010~0.020 - 3.4.1.4 模柄的固定
模柄的作用是把上模部分与压力机的滑块连接起来,并将作用力传给模具。模柄依据其结构不同,固定方式有很多,在进行一般冲压时,带凸圆的模柄用3~4个螺钉和附加的销钉与上模座固定连接,它主要用于大型模具或上模中开有推板孔的中小型模具;压入式模柄是采用过度配合(H7/m6)并加销钉以防止转动,使之与上模座固定连接,它主要用于上模座较厚又没有开设推板孔或上模比较重的场合;旋入式模柄则是通过螺纹与上模座固定连接并加防松螺钉,以防止松动,它主要用于中小型有导柱的模具。本套模具采用压入式模柄。
3.4.1.5 各销的固定与配合公差
固定凹模和固定板用的长销均采用H9/h8的过度配合。
3.4.2 模具的安装及装配 3.4.2.1 装配内容及装配顺序选择
模具装配的内容有:选择装配基准、组件装配、调整、修配、总装、研磨抛光、检验和试冲等环节,通过装配达到模具的各项指标和技术要求。通过模具装配和试冲也将考核制件的成形工艺、模具设计方案和模具制造工艺编制等工作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在模具装配阶段发现的各种技术质量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妥善解决,以满足试制成形的需要。
模具装配工艺规程包括:模具零件和组件的装配顺序,装配基准的确定,装配工艺方法和技术要求,装配工序的划分以及关键工序的详细说明,必备的二级工具和设备,检验方法和验收条件等。
级进模的凹模是装配基准件,所以应先装下模,再以下模为准装配上模。 在本模具中,采用了整体式结构凹模,使装配简单,凹模强度提高,装配时先将整个凹模用螺钉和销初步固定在下模座上面,然后进行各组凸、凹模的预配,检查间隙均匀程度,修整合格后再把凹模紧固在下模座上。凹模固定完毕后,再
36
武汉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以凹模定位装配凸模,把凸模利用凸模固定板装入上模座,试冲达到要求后,用销钉定位固定,再装如其它辅助零件。
3.4.2.2 本模具的装配过程
1冲孔落料凸、凹模的预配 ○
冲孔落料的凸、凹模直接按照在固定板上设计位置进行装配即可,因为在凸凹模固定板的设计时已经定位准确,此时只要将凸凹模逐个插如相对应的模型孔中,检查凸、凹模的配合情况,目测其配合间隙的均匀程度,若有不妥再进行修正。
2凸模与凸模固定板导向孔预配 ○
把凸模固定板合到凹模上,对准各型孔后夹紧,然后把凸模逐个插入相应的凸模固定板导向孔行进入凹模刃口,检查凹模垂直度,若误差太大,应修正卸料板导向孔。
3卸料板的安装 ○
卸料板的安装精度要求不高,在装配完成后精度调整可以迅速达到精度要求。依次将弹性橡胶、卸料螺钉、凸模插入卸料板导向孔中即可。
4装配下模 ○
首先按下模板中心线找正凹模位置,通过凹模板螺孔配钻下模板上的螺钉孔,再将凹模用螺钉紧固后,钻铰销孔,打入凹模用定位销,在凹模上的对应位置装上挡料块。
5配装上模 ○
首先将卸料板套在凸模上,配钻凸模固定板上的卸料螺钉孔。在上模架上画出凸模固定板螺孔、卸料螺钉孔的位置,钻螺钉孔后,将上模板、凸模垫板,凸模固定板、弹性橡胶用螺钉紧固在一起,同时复查凸、凹模间隙,并用切纸法检查间隙合适后,紧固螺钉,钻铰销孔,打入销钉定位
6模具装配后总体协调性检查。 ○
3.4.2.3 典型零件的装配要点
1模柄的装配 ○
装配前要检查模柄和上模座配合部位的尺寸精度(H7/h6)和表面粗糙度,并检验模座安装面与平面的垂直精度。装配时将上模座放平,在压力机上将模柄慢慢压入(或用铜棒慢慢打入)模座,要边压边检查模柄的垂直度,直至模柄的台阶面与安装孔的台阶面相接触为止。检查模柄相对上模座上平面的垂直精度。
2凸模固定板的装配 ○
本次设计是采用的压入式的凸模与固定板的装配,压入式凸模(冲孔凸模、落料凸模和翻边凸模)与固定板的装配过程与模柄的装配过程基本相同,参照上
37
武汉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面的内容。
3模架的技术要求及装配 ○
模架装配的技术要求:
要求一:组成模架的各零件必须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技术要求,导柱个导套的配合应符合相应的要求。
要求二:装配成套的模架,上模座上平面对下模座下平面的平行度、导柱的轴线对下模座下平面的垂直度和导套孔的轴线对上模座上平面的垂直度应符合相应的要求,见表6.2。
要求三:装配后的模架,上模座在导柱上滑动应平稳和无卡滞现象。 要求四:模架的工作表面不应有碰伤、凹痕及其它机械损伤。
表6.2模架分级技术指标
项目 A B 上模座上平面对下模座下平面的平行度 检查项目 模架精度等级 检测尺寸 0Ⅰ,Ⅰ级 0Ⅱ,Ⅱ级 /mm 公 差 等 级 ≤400 >400 ≤160 >160 5 6 4 5 4 5 6 7 5 6 5 6 导柱的轴线对下模座下平面的垂直度 C 导套孔的轴线对上模座上平面的垂直度 ≤160 >160 模架的装配:
冷冲模架的装配方法有压入法、粘接法和低熔点合金浇注法。目前,大都采用压入式过盈配合。
当冲压材料厚度小于2mm的小型零件时,若其冲压精度要求不高,所始用的冲模模架可采用粘接剂或低熔点合金装配法,将导柱、导套与模座固定。粘接法和低熔点合金浇注法对模座上的导柱和导套安装工艺孔,以及导柱、导套的装合部分的尺寸精度要求都不高,这样便于冲模的加工和维修。装配前,将上、下模座的孔扩大,降低其加工要求。装配时,先将模架的各零件安放在适当的位置上,然后,在模座孔与导柱、导套之间注入粘接剂或浇注低熔点合金,可使导柱、导套固定。
3.4.3 本模具的工作过程及特点 3.4.3.1 工作过程
38
武汉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本模具的工作工位共有三个工位,如排样图所示 第1工位:落料工件的外行 第2工位:冲孔φ7.4 第3工位:浅拉深
工作时,条料在送进过程中前两个工件送达工作位置,压力机的滑块下行,带动模柄下降,上模架随之下降,进而由凸模和凹模对条料进行冲裁和拉深,当下一次送进时前一个工件从凹模的孔中漏出,前两个工件之后的其他工件通过设置在凹模上面的挡料板来达到工作位置,重复以上过程从而实现效率很高的连续生产。
39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