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时间:12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基础知识(22分
分
1.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是( )
A.·绥?(suí)靖?(jìng) 阌?(wén)乡 杜聿?(yù)明 疟?(nuè)子 B.寒噤?(jìn) 仄?(zè)歪 箱箧?(jiá) 荒谬?(miù) C.憧?(chōng)憬
蜿
蜒 赃
阻遏
物 拂
莲蓬
晓
D.瓦砾?(lì) 地窖
2.没有错别字的是( ) A.泄气 溃退 消耗 锐不可挡 B.编算 央告 能奈 张皇失措 C.偷袭 扭曲 年轻 精疲力竭 D.屏障 闪烁 肃穆 不可明状
分
3.依次填入横线上的最恰当的词语是( )
分
________的罪行不是__________的过错;_______ 有时会是强盗,而__________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A.政府 人民 治人者 治于人者 B.治人者 治于人者 政府 人民 C.政府 治人者 人民 治于人者 D.治于人者 治人者 人民 政府
4.依次填人横线上的成语完全恰当的是( )(3分 ①回音在倾泻的雨中____________ 。
②我们把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____________ 的博物馆。
③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____________。
④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 ____________ 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 A.缭绕不绝 富丽堂皇 永垂不朽 眼花缭乱 B.永垂不朽 富丽堂皇 缭绕不绝 眼花缭乱 C.缭绕不绝 永垂不朽 富丽堂皇 眼花缭乱 D.缭绕不绝 眼花缭乱 永垂不朽 富丽堂皇
5.加( )的关联词语使用有错误的是(
)
分
A.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 B.(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 C.她不会匍匐前进,(也)不能快跑。
D.德国人还在轰击,(所以)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近旁。 6.依次填入横线上的句子,同上句衔接得好、表达意思恰当的是( )
分
①怎样精读?或一遍一遍地读,或在书上批注,或写阅读笔记,________。 ②残疾人靠货真价实的工作赢得光荣。当然,我们也不能没有别人的帮助, 自尊不意味着拒绝别人的好意。只想帮助别人而一概拒绝别人的帮助,那不是强 者,那其实是一种心理的残疾,因为事实上,____________。 A.①动手写批注或阅读笔记,效果肯定好于只是一遍一遍地读 ②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不需要别人的帮助
B.①动手写批注或阅读笔记,效果肯定好于只是一遍一遍地读 ②世界上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
C.①一遍一遍地读,效果不如写批注或阅读笔记 ②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不需要别人的帮助 D.①一遍一遍地读,效果不如写批注或阅读笔记 ②世界上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
7.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 分
A.《芦花荡》的作者是我国现代作家、散文家孙犁。《荷花淀》是他的散文代 表作。
B.《蜡烛》的作者是俄国作家西蒙诺夫。
C.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D.聂华苓女美国华裔作家。她在《亲爱的爸爸妈妈》一文中引用了德国 哲学家、作家、评论家萨特的话。
8.按要求扩展下面的句子。(3分同学们谈论世界杯足球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38分
人的光芒
①听过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C大调第七交响曲》那激情澎湃的旋律 震撼人心,让我经久难忘。这首曲子另有个别名叫《列宁格勒交响曲》,那是作曲 家在1941年题献给当时被德军围困的列宁格勒城的。
②列宁格勒保卫战是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一个辉煌奇迹这座城市被德国法西 斯围困了整整900天,几乎弹尽粮绝,但全城的人宁死不屈,一直坚持到胜利之夜。 ③在莫斯科胜利广场的纪念馆里,大型的壁画、瓦砾、旧枪弹……一批战争 遗物逼真地再现了列宁格勒保卫战的悲壮场面,黑压压的乌云,满天弥漫的浓厚 的(A.黑烟B.稍烟),喷出火舌的枪炮,被敌人炮火击毁的建筑物,街头的陈尸, 被战争烈焰烧焦的树的断身……战争的残酷压抑,以及比死亡更令人窒息的狰狞
(说清楚“谈论”的状态)
气氛是处在和平年代的人们所难以承受、不可想像的。
④有一排塑像可以传神地体现战争时人的摧残:一群身姿优美的人渐渐变形 柔软的线条变得笔直,再慢慢变得僵硬、锋利,最后,有关肉身的线条统统消失 了,人变形为石头一一块一块的嶙峋之石。
⑤然而,发生在列宁格勒的反法西斯之战却从另一个角度颂扬了受战争摧残 的人民:人心不泯,坚强高贵。
⑥当时的列宁格勒在德军的炮火强攻下(A.岿然不动B.巍然挺立),敌军见 久攻不下,就将其团团围住,切断外界弹药、口粮供给及与外界的一切运输、联 络
意欲让这座孤城变为死城。
⑦整整900天,这个被战火毁得千疮百孔的城市破败不堪,食品紧缺,每一 户一天只能得到125克黑面包的供应,满城都是蜷着身子的饥俄的人们;没有取 暖的东西,在最寒冷的日子里,有个年轻女子拖着个小棺材在街头踯躅,棺材里 躺着她病死的孩子,可是没走多久,女子便冻僵在路边。
⑧我永远难忘陈设于墙上的那些启事,那都是列宁格勒人在当时贴出的:卖 首饰,卖房屋,卖值钱的家什,只为换取若干口粮和棉毯。人们力图活下去,力 图抗争所处的逆境。
⑨在那样巨大、危急的战争阴影下,列宁格勒的人们仍没有放弃正常的有尊 严的精神生活剧院天天夜里开演剧照贴在大街小巷观众座无虚席学校准 时开学,上课铃声从不间断……
⑩最令我久久不能平静的是列宁格勒的小女孩丹娘·萨维契夫,一个小学生。 A她原本有一个和睦幸福的大家庭,可是战争来了,她成了一个长着忧郁的大眼 睛、头发由于营养不良而变得枯黄的战争儿童。她天天写日记,从不间断、慢慢 地、执拗地记着法西斯的罪恶。A
?丹娘·萨维契夫用她的小手写出了稚嫩的字迹3日,伯伯死了; 3月1日
月25日,爷爷死了;2月
妈妈去世了??她记着亲人们一个个地逝去的日子
以及他们的死法每天每天从不辍笔。 后来,亲人们全死了,全存于她的日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