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言文阅读导学案

文言文阅读导学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4/30 19:17:46

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

二、阅读《师说》有关语段,完成5—8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却,竟然 .B.或师焉,或不焉 通“否”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并列,排序 .D.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超过其他人 ..6.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②则群聚而笑之 ..B.①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C.①师不必贤于弟子 ②苛政猛于虎也 ..D.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②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

7.下列对语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

C.第二段作者连用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作者对于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给予强烈的责备和讽刺。

8. 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2) 三、阅读《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关语段,完成题目。

(一)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

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

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彊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於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节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如因持璧却立 后退 .B.引赵使者蔺相如 延请 .C.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特意 .D.舍相如广成传 安置住宿 .

10.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②臣乃敢上璧 ..B. ①相如因持璧却立 ②不如因而厚遇之 ..C.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壁 ②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D.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 ②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蔺相如献璧后,从秦王的倨傲无礼中,敏锐地看出“秦王无意偿赵城”,就略施小计,把璧收回。于是持璧而立,为下一步行动做好准备。

B. 蔺相如将赵王“修敬”与秦王“甚倨”进行对比,面责秦王无礼无信,并用自己与璧同归于尽的决心来威胁对方,秦王想采取其他方法巧取豪夺,便假意同意“十五都予赵”。

C. 蔺相如看出秦城实不可得,便提出“斋戒五日”和“设九宾于廷”,暂使缓兵之计,以获得回旋余地,然后采取断然措施,派人暗中把璧送回赵国。 D. 蔺相如在大庭广众之下,引用历史上秦国失信的事实,揭露秦一贯背信弃义,告示秦王,璧已送回赵国,并表示个人生死已置之度外。至此,秦王实在无可奈何,只好接受事实,蔺相如取得“完璧归赵”的胜利。 12.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 (3)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5) (6)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8) (9)

(二)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1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王鼓瑟 弹奏 .B.左右皆靡 后退 .C.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回头 .D.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祝寿 .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相如张目叱之 ②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B.①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 ②秦王为赵王击缶 ..

C.①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②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D.①终不能加胜于赵 ②故燕王欲结于君 ..

15.对上面文字评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对秦王“秦王怒,不许”“不怿,为一击缶”的描写,表现了他色厉内荏、难以下台的窘态。

B.蔺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中“前”这一极为普通的动作,却表现出蔺相如极不平常的机智;而“跪”表现了他对秦王的恭敬,显示出两人地位的悬殊。 C.文字运用对比的手法把这场紧张的斗争写得有声有色,扣人心弦。 D.“渑池之会”表现了蔺相如能言善辩、娴于辞令的外交家的身份,同时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蔺相如蔑视权贵的凛然气概。 16.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搜索更多关于: 文言文阅读导学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 二、阅读《师说》有关语段,完成5—8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