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己亥杂诗》、《望岳》复习教案
第13课时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己亥杂诗》、《望岳》
一、复习目标:
1、复习诗歌的相关基础知识;
2、能理解、运用基础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二、学情检查:
1、《望岳》中表现作者豪气和壮志雄心的诗句是 , 。 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摒弃了赠别诗常有的哀伤和悱恻,写得乐观开朗。其中劝慰友人,最能表达诗人宽阔胸襟的两句是 , 。
3、《己亥杂诗》中托物言志,表现作者关注国家命运,报效国家的句子是: , ____________。这首诗中还包含着无私奉献,造福来者的精神,由此我们还可以联想到 (作者)的 , 。
4、《望岳》中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诗句是 ,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 。
5、龚自珍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的诗句是: ; 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 。
6、欧阳修曾叹: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其实,“ ”(《己亥杂诗》),又何尝不是一种新意呢?
7、唐代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由此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两句诗是: , 。
8、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结束答记者问时,引用毛泽东同志长征时期所写《忆秦娥·娄山关》词中“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名句,抒发他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雄心壮志。我们可以联想到唐代诗人杜甫《望岳》中的诗句:“ , 。” 三、问题研讨: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1、为什么诗人不直接说出“ 与君离别意”?
说你我都是远离故土的宦游之人呀,彼此间应该都能体会这种心情的吧。也许是思绪太多,也许是无从说起,诗人在此有意略去了对众多思绪的叙写,而留下一片空白让读者去填补,增加了无限想象的空间。
2、赏析“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感情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诗则全无悲伤之情,写得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这种对待离别的积极态度值得称道。
3、这首诗的独特之处是什么?
这首诗充分流露了诗人旷达的胸襟与对友情的诚挚。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代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己亥杂诗
(1)这首诗前两句中的“ ”这一词语直接描写了诗人的心境。 (浩荡离愁(离愁)。)
(2)诗人以落红化春泥为喻,寄托了自己怎样的情怀?
(寄托了诗人虽然脱离了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的情怀。) 我的感悟:
(3)请你说说对三、四句诗的理解。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两句,移情于物,是新生命的赞歌。落花的生命并未终结,而是获得了新生。它化作春天的泥土,为培育新一代的鲜花发挥作用。“落红”“护花”是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著追求。(言之有理即可))
(4)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思为国为民效力,他图的是什么?从诗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略(言之有理即可)
望 岳
(1)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 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 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望 高大雄伟)
(2)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扔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
(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誓要攀登自己人生顶峰、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的雄心壮志。) (4)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名句,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四、强化训练
1、王勃在《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歌颂友谊的千古名句是: , 。 2、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运用比喻、融人议论、表明心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登高远眺,万物皆于脚下。这时的你心中便自然会涌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概。(用杜甫《望岳》中的诗句填空)
4、《己亥杂诗》中作者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命运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杜甫在《望岳》中用“ ”来抒情发自己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积极进取的豪迈情怀。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宽广博大的情怀和对友人的劝勉之意。)
(2)品味:“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两句诗,简述你对其中蕴含哲理的理解。 (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
(3)感悟诗人的情怀,说说这首诗为什么在古代送别诗中是别具一格的。 (摆脱了其他送别诗伤感、低沉情调,表现了开朗、乐观、豪放的情怀。)
《己亥杂诗》
(1)这首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诗的一二句写的是 。三四句借花喻人,抒发了诗人的 。(每空限填一个词语) 离愁;志愿
(2)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 ,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 。
(卸甲归田的惆怅 继续忠心报国服务乡民的信念)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这首诗的精华所在。请自选一个角度(或语言、或诗意、或情感、或哲理)写一段鉴赏性文字。(40字以内)
《望岳》
①诗中的“阴阳”分别指什么( )( )“岱宗”指( ) 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
(写出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现了青年杜甫英姿勃发的情怀,读了这千古名句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略
④、后人以其深刻的思想意义把此诗誉为“绝唱”,请就此作简要分析。
(从最后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位伟大的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不可缺少的。这也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 五、相关链接:
《望岳》
1、“阴阳割昏晓”一句,突出了泰山怎样的特点?(雄伟高大) 2、请谈谈你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话的理解。
(示例:表达了希望登上绝顶、俯视群山的意愿;表现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 ;抒发了攀登人生顶峰的凌云壮志(答出一点即可))
《己亥杂诗》
1、怎样理解诗中的“离愁”?为什么不说“夕阳斜”而说“白日斜”?
诗中的“离愁”是指当时作者离别亲朋好友,愤然辞官回家所产生的对亲朋好友的依依不舍之情。这里不说“夕阳”而取“白日”,正好与作者当时的心情相吻合,也隐喻当时国势渐颓的社会现实。
2、作者拿_________自况,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落红 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3、诗歌中流露出了诗人的两种情感:舍和不舍。诗人想“舍”的是什么?不想舍的又是什么?
(舍的是官位
不舍的是对国家的关心)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