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士力 - 图文
目前,销售额超亿元的中成药品种数已大大增加。已有一批企业的商标被誉为省内“著名商标”和国内“驰名商标”。
3各方资金加快向中药行业倾斜
中药是我国医药行业“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发展领域之一。政府对中药行业的发展导向和相应的扶持政策,提高了投资者对中药产业的利润预期,提高了产业吸引力。
独具高速成长性的中国中药、植物药市场也引起了跨国医药企业的关注。中药业源于中国,核心市场也在中国。中药产业因最具投资价值而成为国际医药产业投资资本追逐的新热 点,许多全球著名的大型跨国医药公司也已进入我国市场。他们大多采取收购或入股国内潜力制药企业的合作策略。
资本对中药行业的关注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基本的资金支持和良好的经济环境,活跃的投资行为也为中药产业长期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4医药市场的分化趋势
2007年,中药市场仍将经受改变。作为一个新经济体,中药市场的增长正在从成熟市场转向新兴市场;新产品的采用不再与既定产品失去专利保护并驾齐驱;专用和细分产品在市场中扮演主要角色;管理者、支付者和消费者更谨慎地衡量医药品的风险/效益因素。
2007年,全球新兴市场将增长30%。此外,2007年可能有25~35个新药上市,112个产品的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抗肿瘤药市场将增长近20%,生物技术产品市场将增长13%~14%。非专利药销售额增幅将高达14%。
5专利药的发展
据分析,2007年将有约230亿美元的专利药物到期,这对国际专利药生产企业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将为仿制药企业的发展提供空前机遇。这对建立在仿制基础之上的我国制药工业来说,也的确是一个良好契机。国内许多化学制药企业正摩拳擦掌,等待国外专利药到期后抢占市场。
6市场规模
中国中药市场今后5年内以15%-20%的速度发展,到2010年将达到240亿美元,成为继美国、日本、德国和法国之后的世界第5大中药市场;2020年将达到1200亿美元,从而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
7企业重组
2007-2010年,中国中药生产企业重组将是重头戏,通过企业重组,中国中药企业将减少三分之一,企业“多,小,散,乱”的局面将得到改观。还有专家认为,未来5年,区域市场联动将导致医药商业的毛利下降。专家认为,不同地方的批发企业各自发挥在本地的优势,在品种上相互调剂,发展联合代理配送服务,既竞争又合作,以期获得最高的效率和最低的流通成本。未来5年医药商业的毛利只会下降不会上升,预计由目前的8%~9%会逐步降到6%~7%或更低,流通费用率也必然会由目前的8.75%逐步下降。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