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亳白芍与赤芍药材中芍药苷含量比较
亳白芍与赤芍药材中芍药苷含量比较
秦亚东1,李 飞2,金 镭3
【摘 要】摘 要:目的:建立简单、快速、灵敏、准确的HPLC-DAD法测定亳白芍与赤芍药材中芍药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DAD 法,ZORBAX SB-C18(250 mm ×4.6 mm I.D.,5 μm)色谱柱;以乙腈为流动相 A,0.10%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B;等度洗脱;柱温25℃;检测波长为230 nm;流速为1.0 mL·min-1。分离度R大于1.5,理论塔板数N,按芍药苷计不低于4000。结果:亳白芍和赤芍药材中芍药苷的含量分别为24.43 mg·g-1、32.77 mg·g-1。结论:赤芍药材中芍药苷的含量显著高于亳白芍药材中芍药苷的含量。 【期刊名称】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005)003 【总页数】4
【关键词】关键词:亳白芍;赤芍;芍药苷
0 前言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气微,味微苦、酸,具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酯之功效;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或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的干燥根,气微香,味微苦、酸涩,具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之功效[1],始载於《本经》。白芍主产浙江、安徽等地,亳州所产白芍又称亳白芍,赤芍主产于内蒙、及东北地区。按用药习惯,它们又统称为芍药,在许多经典名方中作为君药使用。应用时白芍为栽培品的根去皮水煮,赤芍为野生芍药或其他芍药的根直接干燥。 化学研究表明芍药中含有的大量的苷类化合物,如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苯甲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