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与运作管理必考复习题
简答题
生产计划的内容和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 MTS与MTO制定年度生产计划的主要区别。 如何处理非均匀需求? 物料需求计划包含的内容
MRP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应用 MRPⅡ有何现实意义? 物料库存成本包括哪些内容?
物料需求计划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MRP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基本 MRP阶段:作为一种库存计划方法的改进,即物料需求计划阶段; (2)闭环 MRP阶段:作为一种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
(3)MRPⅡ阶段:作为一种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计划系统,即制造资源计划。
应用MRPⅡ最重要的意义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企业的系统管理。由于计算机的强大计算功能和信息储存能力,人们对生产经营的管理能力加强了,由原来对产品的管理进入到了以零件为对象的管理,实现对企业制造资源的准确计算,避免了库存管理的盲目性,做到了准时生产。
物料的库存总成本项目包括:
(1)物料成本。是指购买或生产物料所花的费用。它等于物料的单价(生产成本)乘以年总需求量。
(2)订货成本。又称采购成本,用于对外订货,是指每次订货或采购所发生的全部费用。 (3)工装、设备调整费用。又称作业更换成本,生产准备成本,是指在批量生产方式下,加工对象发生变化(即作业更换)时所发生的费用。
(4)库存保管成本。又称储存成本、保存成本。它是指储存、保管库存物料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5)缺货成本。试制生产、经营过程中因库存不足出现缺货所造成的各项损失。
MRP即物料需求计划,是 60年代发展起来的、适用于多级加工装配制造企业的一种生产作业计划技术。它根据产品计划计算出物料需求量和需求时间,以达到 “在所需的时间、所需的地方、取得生产所需的物料,做到准确无误” 的目的。所谓的 “物料”,泛指原材料、零部件、在制品、外购件、外协件等,初始的 MRP没有信息反馈与控制功能。MRP是对定量订购法和定期订购法两种库存控制方法的发展,适用于对相关需求的计划与控制,其基本原理可归结为以下两点:
(1)从最终产品的主生产计划(MPS) 导出相关物料 (原材料、零件、组件、部件等) 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
(2)根据物料的需求时间和生产(订货)周期来确定其开始投产 (订货)的时间。例如,对于一种外购件,假设第 5周最终产品的装配要用到它,其订货周期为 2周,则最晚第 3周应开始订货;对于一个自加工件,假设第 5周需用于装配,其本身的生产周期为 1周,则最晚应第 4周开始加工。 论述题
MRPⅡ有何特点,它是 MRP的最高发展阶段吗? 论述库存控制的意义。
与持有库存和保管库存相关的成本有哪些? ERP的内容
关于 MRPⅡ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其中每一项特点都含有管理模式的变革和人员素质或行为变革两个方面,这些特点是相辅相成的。 (1)计划的一贯性和可行性; (2)管理的系统性; (3)数据共享性; (4)动态应变性; (5)模拟预见性;
(6)物流、资金流的统一性。
以上这些特点都表明MRPⅡ是一个完整的生产经营管理计划体系,是实现制造业企业整体效益的有效管理模式。但是即便如此,MRPⅡ也不能说是MRP发展的最高阶段。在MRPⅡ进一步发展时,美国著名的计算机技术咨询和评估集团咨询公司GARTER GROUP.INC.提出了新的体系标准,并把这种标准称为 ERP(企业资源计划)。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承认ERP是MRPⅡ的新一代发展。
库存控制是指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在库存动态变化的基础上,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采用适当方法对库存进行调节、控制的活动。进行库存控制的目标,是以最低的库存总费用和库存量来满足生产(顾客) 的需求。一般而言,库存控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需求的前提下,使库存量经常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 (2)掌握库存量动态,适时、适量提出订货,避免超储或缺货。 (3)减少库存空间占用,降低库存总费用。 (4)控制库存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
由此可以看出,企业建立一定数量的库存,可以应付供应和需求波动,维持生产过程的均衡性,缩短供货周期,提高服务水平等
与存储有关的费用
存储费: 占用资金利息\\货物损坏支出等
订货费:与订货和收货有关的费用 生产费: 生产准备费、材料费用与加工费 缺货费:缺货损失 ,需求超过供给发生的费用。
计算题:华棉纺织厂生产牛仔衣面料,生产能力是2500米/天;已知市场需求均匀、稳定,每年(按250天计算)市场需求量为180000米,每次生产的调整准备费为175元,单位维持库存费用是0.40元/米.年,求
(1) 工厂的经济生产批量EPL是多少?
(2) 每次开工,工厂需要持续生产多少天才能完成任务? (3)最高库存水平是多少?(假设第一次生产前的库存为零) 解:依题意得:
(1)
(米)
(2)生产持续时间
(3)平均日需求
EPL?2DaS2?180000?175??14873H(1?d/p)0.40?(1?180000/(2500?250)
在开工的5.95天中,工厂共生产了14873米的面料,与此同时,工厂还销售了5.95*
720=4284米的面料,因此,在完工的时候的库存就是最大库存, 为14873-4284=10589米。
Imax=Q(1-d/p)=14873(1-720/2500)=10590 米(计算误差)。 简答题
1.制造性生产和服务性运作有哪些区别?
2.生产运作系统由哪些要素构成,它们之间有何内在关系? 3.流程型生产和加工装配型生产的主要区别何在? 4.存货型生产和订货型生产有何区别?
5.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各有何特点? 6. 简述生产运作战略的特点。
7. 现代生产的竞争力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8. 简述生产战略与公司战略的关系。
9. 简述企业生产战略形成中内外环境分析的重要性。 论述题
1.如何理解生产运作职能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2.广义生产运作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3.为什么说质量、成本和交货期是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问题?
4. 试述生产战略的框架组成部分。 5. 试述如何有效地制定生产战略。
6. 试分析制定生产战略时需要重点考虑的环境因素。 简答题
1、生产计划中的产值指标分为哪几种? 2、并行工程与顺序工程有何本质差别?
3、流程型生产和加工装配型生产的主要区别何在? 4、存货型生产和订货型生产有何区别?
5、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各有何特点 1、品种、质量、产量
2、答:顺序工程先进行市场分析,将分析结果交给设计部门,设计部门人员进行产品设计,然后将图纸交给另一部门进行工艺方法的设计和制造工艺装备,采购部门根据要求进行采购,等一切都齐备以后,再进行加工测试。产品结果不满意时再反复修改,再加工,再测试,直至满意。
而并行工程基于团队机制将产品开发各阶段的工作平行完成,如同时进行市场概念、产品设计、制造过程和辅助系统开发,即对产品设计、工艺、制造等上下游各方面进行同时考虑和并行交叉设计,由产品开发团队成员协作完成。 3、答:按生产方法和工艺流程的性质,可将制造性生产分为流程型生产和加工装配型生产。流程型生产的工艺过程是连续进行的,且工艺过程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加工装配型生产的产品是由许多零部件构成的,各零件的加工过程彼此独立,所以整个产品生产工艺是离散的,制成的零件通过部件装配和总成装配最后成为产品。
4.答:按企业接受订货的方式和顾客要求定制的程度,可将制造性生产划分 为存货型生产和订货型生产。
(1)存货型生产是在对市场需求量预测的基础上,有计划进行生产,产品有库
存。为防止库存积压和脱销,生产管理的重点是抓供产销的衔接,按量组织生产过程各环节之间的平衡,保证全面完成计划任务。这种生产方式的顾客定制程度很低,通常是标准化、大批量地进行轮番生产,其生产效率比较高。
(2)订货型生产是在收到顾客的订单后,才按顾客的具体要求组织生产,进行设计、供应、制造和发货等工作。由于是按顾客要求定制,故产品大多是非标准化的,在规格、数量、质量和交货期等方面可能各不相同。这种生产基本上没有成品存货。生产管理的重点是确保交货期,按期组织生产过程各环节的衔接平衡。
5.答:按生产任务的重复程度和工作地的专业化程度,可将制造性生产划分 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
(1)大量生产的特点是生产的品种少,每一品种的产量大,生产稳定且不断重复生产。 (2)成批生产的特点是生产的产品产量比大量生产少,而产品品种较多,各种产品在计划期内成批地轮番生产,大多数工作要负担较多工序。
(3)单件生产的特点是产品对象基本上是一次性需求的专用产品,一般不重复生产 案例一:红星机械厂位于人口密集的居民区,其冲压锻压车间的噪音,长期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与休息。有的居民在这样的环境中,心情烦躁,坐立不安,失眠,由此引起一些心脏、神经方面的疾病。居民以各种方式要求该厂采取改进措施,也联名向企业主管部门反映情况,提出改善要求,但都以各种理由婉言拖延下来,致使这种情况越来越恶化。有的居民公开到厂门口大声抗议,甚至于以粗暴的语言要求工厂采取措施,有的往厂里扔砖头、砸玻璃,最后发展到居民强行堵住工厂门口,不让职工上班,使工厂停产。 1.请分析该厂面临困境的原因。
2.该厂要不要解决老百姓提出的问题? 3.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并进行决策。 分析思路与要点是:
1.企业领导没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企业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2.一定要认真解决好这个问题。 3.解决问题的方案有:
(1)增加投资,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解决噪音问题。 (2)转产其他产品,当然也需要进行投资。 (3)企业搬迁。
(4)与郊区企业联合经营,将有噪音的设备搬到郊区联营企业去。 在进行分析论证后可从中选择较好的方案。
案例二:银山公司是北京的一家互联网及软件公司,公司的业务急剧扩大之后,决策层决定新建一处客户服务中心,以提高其服务水平,进而提高竞争力。但现在主要的问题是客户服务中心的地址选在哪里。公司主管列出了各项影响因素,并对3个备选地点进行了打分。结果如下表所示(见下页)。 (1)选择那个地点更优?
(2)电信基础设施的权重要达到多少以上才能使C地变为更好的地址? 影响因素及评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