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南]深基坑钢筋混凝土环梁及支撑梁施工方案-secret讲解
3、施工准备
3.1、现场准备:根据施工需要,现场必须整平,使现场道路、水电等满足施工要求。
3.2、技术准备: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图纸、施工工艺及质量要求,并根据建筑场地进行施工定位,同时引进标高,并做好标高控制点的保护及核对工作。
3.3、材料准备:
按计划组织施工材料进场。进场时必须进行严格的进场检验,须全部达到质量要求,达不到要求的或质量证明资料不齐全的材料不得进场使用。
3.4、机械及劳动力准备:
进场前组织人员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保养,并进行试运行和认可。购买一定数量的各种机械设备的易损件,以备施工中换用。根据施工进度,合理安排施工人员的进出场计划,优化组合施工人员,避免施工现场出现人员闲置、窝工现象,使整个施工有序进行。
4、测量放样 4.1、概述
支护工程双环梁结构,为了高精度测量放样,本方案采用结合CAD计算测量节点坐标,现场用全站仪以极坐标放样法进行
实际放样。
4.2、建立轴线控制网与独立坐标系统
根据支护工程总平面图建立相应的轴线控制网与控制点可以简化全站仪施工放样,提高测量效率,并结合本工程所建立的独立坐标系统就可以有效地提高测量精度和避免错误。
图1 环梁平面控制网 5.2、底模施工方法 -6.8米混凝土底模施工
5.2.1、土方采用机械开挖至-7.1m,人工清除至-7.2m(垫层部分,待护坡桩桩头全部凿破至-7.1m后,清理平整现场并用机械夯实,不得产生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起鼓等现象。发现橡皮土或杂填土时应用好土置换。
5.2.2、底模的做法:挖土完成后,按标高铲平表面土在其上浇捣100mm 厚C15混凝土,按水平标高的测量结果平整、做实。梁底标高不等处用砖砌施工。具体做法如下:
5.2.3、涂刷和铺摊隔离材料:待细石砼表面干燥之后,天气晴好的情况刷隔离剂
二度(普通涂料掺入15%的滑石粉。在隔离剂固化后,
铺摊塑料薄膜为进一步隔离的措施。 以上为底模的做法。
5.3、混凝土构件钢筋制作安装
5.3.1、主筋直径大于16mm采用钢筋直螺纹机械连接技术,直径小于16mm采用绑扎搭接,局部采用双面焊时,焊接长度为钢筋直径的5倍,单面焊接时为10倍。当采用绑扎搭接时,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为钢筋直径的42倍,受压钢筋为25倍。
钢筋直螺纹连接示意图
5.3.2、钢筋作不大于90度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钢筋伸入支座的长度要满足锚固长度要求。
5.3.3、箍筋4支股要求大环套小环,箍筋弯折角度不小于90度,弯折后的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箍筋采用冷拉法调直,
冷拉率不宜大于4%。
5.3.4、钢筋安装绑扎前应先熟悉施工图纸,核对钢筋配料单,核对钢筋品种、型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以免发生错误。
5.3.5、梁绑扎时,用脚手架管搭设门形双层架,架设梁纵向钢筋,上层架设梁上层纵筋,下排架设梁下层及腹筋,然后套箍筋。箍筋与主筋交接点处绑牢,开口上下错开,扎丝拧扣一圈以上,成八字型绑扎。
5.3.6、钢筋连接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位置,并应相互错开,同一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数量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受压截面钢筋接头数量不应大于钢筋总量的50%,受拉区不应大于25%,且负弯矩钢筋的搭接点应远离支座,正弯矩钢筋的搭接点应远离跨中。
5.3.7、梁交叉节点布筋密集复杂,应先研究钢筋穿插就位顺序,施工方法以减少绑扎困难,避免返工。
5.3.8、质量要求:
5.3.8.1、使用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不合格的不得进场。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生锈等现像;
5.3.8.2、使用机械连接或焊接的钢筋,必须取样经具有检测资质的监测单位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它专项检验。
5.3.8.3、钢筋制作加工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受力钢筋长度允许偏差±10㎜,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20mm, 箍筋内净尺寸允许偏差±5㎜。
5.3.8.4、保证灌注桩主筋插入梁内750,钢筋安装绑扎应牢固,外形尺寸正确,接头位置和数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绑扎搭接长度范围内箍筋应加密至100㎜,保护层垫块间距适宜,不得漏放。
5.3.8.5、钢筋安装允许偏差:
绑扎钢筋骨架允许偏差长±10mm 宽±5mm 高±5mm 受力钢筋:间距±10㎜箍筋:间距±2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