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2020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单元测试(带答案解析)B卷
2019-2020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单元测试(带答案解析)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位于“C位”的浙江园打造了新时代、现实版的“富春山居图”,一幅“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江南画卷展示了“美丽浙江”风采。下列现象属于光的反射原理的是( )
A.金鱼看起来很“浅”
B.假山的倒影
C.阳光穿过树木
D.喷泉附近出现彩虹
2 .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水面断笔
B.光下人影
C.数字放大
D.水中倒影
3 . 如图所示,小叶用激光笔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无意中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出现了一个明亮的光
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 )
A.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
C.地面发生了漫反射,墙壁发生了镜面反射
B.墙壁发生了漫反射,地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D.墙壁发生了镜面反射,地面发生了折射
4 . 有一个圆柱体MN,放在凸透镜前某位置(如图所示),它所成像M′N′的形状应该是下列图中的( )
第 1 页 共 16 页
A.
B.
C.
D.
5 . 海水升温和降温比陆地慢的原因是 A.海水比热容比陆地大 C.海洋中的风力比陆地大
B.海水比热容比陆地小
D.海水不停地流动混合,陆地则无此现象
6 . 小明用同一个相机给同一个古塔拍了四张照片,拍摄下列哪张照片时镜头伸出最长( )
A.
B.
C.
D.
7 . 生活中有许多常见的光学现象。下列现象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B.水中树的倒影
第 2 页 共 16 页
C.夕阳下栏杆的影子
D.放大镜放大的地图
8 .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卢克莱修就曾这样写道:“我们的眼珠也不认识实在的本性,所以请别把这心灵的过失归之于眼睛。”这句话说明
A.人类视觉的观察总是正确的
B.人类视觉观察结果的正确与否与眼睛无关,主要取决于物体的形状
C.肉眼观察会发生偏差,正确的测量需要借助于仪器,它能使我们看得更多、更远、更广 D.以上说法都正确
9 . 人脸识别系统被广泛地应用于考勤、门禁、监控等方面,它是通过将刷脸机镜头捕捉到的人脸信息,与系统中储存的人脸模板对比,进行人脸的识别。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刷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C.刷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平面镜
B.人脸通过刷脸机的镜头成的是虚像 D.人脸通过刷脸机的镜头成的是放大的像
10 . 春游时,全班同学准备照一张集体照,排队后,发现两侧均有人在镜头外,为了使每个人都能进入镜头,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使照相机离人远些,同时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减小些 B.使照相机离人近些,同时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增大些 C.使照相机离人远些,同时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增大些 D.使照相机离人近些,同时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减小些
11 . 在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
A.
影 C.
断”
丹顶
铅笔
鹤在水
在水面
中的倒B.射灯射出 的光柱 处“折D.雨后的彩 虹
12 . 把一个高0.8m的平面镜竖直放置,一个身高1.6m的人以2m/s的速度沿垂直于平面镜的方向向平面镜走近,那么他在镜中的像( )
A.高度为0.8m,以2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
C.高度为1.6m,以2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
B.高度变大,以2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D.高度变大,以4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第 3 页 共 16 页
13 . 小云同学用一只新买的激光笔照射水平水面,在竖直白墙上出现了两个红色亮点A和B,如图所示,现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欲使光点A下移至
处,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O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欲使光点B下移至
处,应使入射光
线MO绕着点O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B.欲使光点A下移至
处,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O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欲使光点B下移至
处,应使入射光
线MO绕着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C.欲使光点A下移至
处,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欲使光点B下移至
处,应使入射光
线MO绕着点O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D.欲使光点A下移至
处,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欲使光点B下移至
处,应使入射光
线MO绕着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14 . 潜水员看斜插入水中的一根木桩的水上部分,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第 4 页 共 16 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