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答案
1、名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词作使动,使??臣服的意思。 ① 生死而肉骨 肉:使??长肉 ③ 序八州而朝同列 ②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让??称王
2.欲辟土地,朝秦楚。《齐桓晋文之事》朝,使??朝见。
六. 动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
① 外连横而斗诸侯 斗:使??争斗
②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使??消减) ③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灭亡) ④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鸣:使??发出声音 ⑤ 却匈奴七百余里 却:使??退却 ⑥ 中军置酒饮归客 饮:使??饮酒
②1.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腾”“起”用做使动词:使蛟龙腾空,使凤凰飞起)《滕王阁序》
2.川泽纡其骇瞩(骇,使动用法。使??吃惊)《滕王阁序》
3.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屈”“窜”,用作使动。“使??受屈”,“使??逃匿”)《滕王阁序》 4.李牧连却之(却:使??退却;击退)《六国论》 5.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师》亡,使??灭亡。 6.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活,使动用法。使??活。 7.乘车,从吏卒。《赤壁之战》从,使??跟从。 8.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走,使??逃跑。 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存活)
十. 形容词使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使动用法。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就是“使??变绿”的意思。 ①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弱:使??削弱
② 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高:使??高,抬高 ③ 昂其直,居为奇货 昂:使??高昂
④ 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弱:使??削弱 ⑤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愚:使??愚笨
①?? 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小”,使??变小) ②?? ②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值。(“昂”,高,即“使其值昂”)/(形容词+
宾语/名、代) ③?? 4.数词的使动用法。 ④?? ①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二三”,使??二三) ⑤?? ②籍令秦始皇长世??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假若秦始皇长寿的
话??那么即使是使秦始皇与三皇并列变成四皇,与五帝并列变成六帝,也不能比拟秦始皇的隆盛)
⑥?? 三、活用为意动词 在文言文中还有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那就是意动关系,在文言词法中叫意动用法。
⑦?? 意动用法是古汉语的词类活用一种,一个词加上一个宾语,在意义上是“认为(宾语)是??”“把(宾语)当作??”“以为(宾语)是??”的意思,这里的“认为,以为”就是意动,是根据意思加上去的。意动中的\“意”,就是“主观认为”,就是“主观上把某个事物当作”的意思。 ⑧?? 活用为意动词: ⑨??
⑩?? 名词意动用法
?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 ? ? ? ? ?
? ?
① 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把??当作宾客。 ② 鱼肉缙绅 鱼肉:以??为鱼肉 ③ 孟尝君客我 客:把??当作门客 ④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以??为疆界) ⑤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以??为边界)
①侣/鱼虾而友麋鹿。(把??看作/当作??/以??为??)(名+名) ②粪土当年万户侯。
2.十一. 形容词意动用法
?
?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如:“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小”,就是认为??小的意思。 21
①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小:认为??小
22 23 24
2526272829303132
② 予怪而问之 怪:认为??怪 ③ 渔人甚异之 异:认为??奇怪 ④ 患志之不立 患:以??为忧患
①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之)
异: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异之”,即“以之为异”认为这件事奇怪 ②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小,认为??小) ○大将军邓骘(zhì)奇其才,累召,不应。 3.数词的意动用法。
一死生为虚诞。(一,把??看作一样) (四)为动用法
。谓语可以由动词、形容词或活用的名词充当。
33
34
七. 为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为了(因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样。为动用法表示“主语为宾语怎么样”
35 如:“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中的“哀”,就是“为??哀怜”之意。 36 37 38 39
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
①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丧:为动用法,为??办丧事 ②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死国:为国事而死 ③ 秦不哀吾之丧而伐吾同姓 哀:为??哀悼
④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哀:为??哀叹
①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陶渊明《咏荆轲》) 死,为??而死 ②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 (《史记·滑稽列传》) 丧,为??治丧 ③等死,死国可乎? (《陈涉世家》) 死,为??而死 ○伏伏:守,保持清白以死死:为动用法,为??而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四、活用为状语 1.名词作状语。 ①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名]+动/不是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主+[名、代]+谓语) ②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 ③(秦王)卒[廷]见相如。(在??时/上,当??时候) ○(项伯)[常][以身]翼蔽沛公。(像??一样)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朝济而夕设版焉。 ○于是项伯复夜去。 ([方位名词/时间名词]+动词) 2.动词作状语。 ①儿惧,[啼]告母。 ②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61 一. 名词作状语
62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来引申为慢慢、逐渐。 63
[小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名词用作状语的词语,并加以解释。
64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云、.响、景:像云彩、回声、影子一样 65 66 67 68 69 70 71
②人皆得以隶使之 隶:当奴隶 ③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舟:用船
④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东、北:在东边、在北边 ⑤而相如廷叱之 廷:在朝廷
⑥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 夜:在夜晚 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每天
规律总结:规律一: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为状语。
72 规律二:就一般情况说,凡动词前面的名词在意思上不能认为是用作主语的,就应该认为是用作状语。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主语+【名词】+谓语
活用为状语
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两项是( )。 A.人皆得以隶使之 B.沛公欲王关中 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D、俊才星驰 E、籍吏民,封府库 五. 动词用作名词
82 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北”均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 83
①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入:产品、收入
84 ②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收获、心得 85 86 87
③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恩惠) ④ 今寡人不能。 ⑤ 其继有在者乎。
88 ⑥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金玉珍珠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