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000吨每日红霉素制药废水处理工程(本科毕业论文)
1000t/d红霉素废水处理工程
回流缝的宽度a应略小于内、外筒间的圆环宽度b。 为了设计及施工方便,取a=b=0.6m
(2)沉淀区上部外筒直径D2取5m,锥体水平倾角取60°,则 锥体高度h2?D2?Dtg60?0.866m 2取上部筒体高度h3=1.73m(包括超高h1=0.3m) (3)反应器总高
H=h+h2+h3=9.4+0.87+1.73=12m (4)反应器高径比 H/D=3
3.6.2.3 曝气计算
取气水比为15,则供气量为Qs=15Q=15000m3/d=625m3/h
3.7 二沉池设计
3.7.1 设计说明
采用竖流式,圆形,沉淀区为圆柱体,污泥斗为截头倒锥体,二区之间有缓冲层0.3m,废水从中心管自上而下流入,经反射板折向上升,澄清水由池四周的锯齿堰流入出水槽,出水槽前设挡板,用来隔除浮渣,污泥斗倾角一般为45°-60°,污泥靠静压力由污泥管排出。污泥管直径一般200mm,静水压1.5-2.0m。在水面距池壁0.4-0.5m处设置挡板,挡板伸入水中部分深度0.25-0.3m,伸出水面高度0.1-0.2m。 3.7.2 二沉池计算 3.7.2.1 参数选取
二沉池有关设计参数如下表:
表3-6 二沉池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Q=1000m3/d
进水水质mg/l
去除率% 出水水质mg/l
CODcr
SS 240 75 60
108 <100
取中心管内流速v0=30mm/s,污水由中心管喇叭口与反射板之间的缝隙流出。流出速度v1取10mm/s(<20mm/s),水力负荷q取1.5m3/m2h,沉淀时间t取2小时。
另,计算中用到有关参数及其位置(或数值)见图3-6。
第 25 页 共 37 页
1000t/d红霉素废水处理工程 60070h2h1dh5h4h3d1=1.35d1.3d140图3-5 二沉池计算图(单位:cm)
1.35d17° 3.7.2.2 设计计算
(1)中心管面积与直径 f=Q/v0=0.0116/0.03=0.387m2 直径d0?4??0.7m
?(2)缝隙高度
h3?Q?0.39m v1?d0(3)沉淀部分有效断面积与池径 F=Q/q=0.0116/0.00042=27.62m2 总面积A=F+f=28.01m2 池径D?4A?6m
?(4)沉淀有效深度
h2=qt=0.00042×1.67×3600=2.53m
D/h2=6/2.53<3,符合
(5)校核出水堰负荷
Q0.0116q2???0.62L/S?m?2.9L/S?m,符合
?D6?第 26 页 共 37 页
1000t/d红霉素废水处理工程 (6)每天污泥总产量
V?Q(C1?C2)1000(360?54)??38.3m3/d
1000r(1?P0)1000?1000(1?0.992)(7)污泥斗高度
取?=55°,截头直径为0.4m
h5=(6-0.4)tg55/2=4.0m
(8)沉淀池总高
H?h1?h2?h3?h4?h5?0.3?2.53?0.39?0.3?4.0 ?7.52m(9)校核污泥容积
V2?h522(R?r?Rr)3 4.02?(6?0.42?6?0.4)?51.4m3?38.33每天排泥一次
3.7.2.3 出水堰设计 采用三角堰,90°
(1)堰上水头(即三角堰底至上游水面的高度)取h=0.05mh2o (2)每个三角堰流量
(h在0.021-0.200时)q?1.4h2.5?0.000783m3/s (3)三角堰个数n
n=Q/q=0.0116/0.000783=15个 (4)三角堰中心距(单侧出水),出水槽宽度取0.2m
L1??(D?2b)/n??(6?2?0.2)/15?1.173m
第 27 页 共 37 页
1000t/d红霉素废水处理工程
第四章 污泥部分设计计算
4.1 集泥井设计
取停留时间t=5h,设计总污泥量为Q=131.6m3/d V=Qt/24=131.6×4/24=27.4m3
将集水井设计成圆形,取其有效深度h=4m,水面超高取0.3m 则集水井面积A=6.85m2 集水井直径D?
4A??3m
4.2 污泥浓缩池设计
采用竖流式污泥浓缩池 4.2.1计算污泥浓度
将均质沉淀池、二沉池、污泥进行重力浓缩,其污泥有关数据见下表。 表4-1 各源污泥有关参数 均质沉淀池 二沉池 二者混合后含水率由式
流量m3/d 93.3 38.3 含水率% 97 99.2 V1100?P2?计算,得含水率为97.9%。设浓缩后含水率为95%。V2100?P1则浓缩后污泥容量为55.3m3
3污泥浓度:C1?1000(1?P1)?1000(1?97.9%)?21kg/m
C2?1000(1?P2)?1000(1?95%)?50kg/m3
4.2.2 池体计算
(1)浓缩池面积
取污泥固体通量为M=100kg/m2?d,则有: A=QC/M=131.6×21/100=27.6m2 (2)浓缩池直径
D?4A??6.0m
(3)浓缩池工作部分高度
第 28 页 共 37 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