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旧城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精品)
垫层。其路面结构如下:
1、机动车道
3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5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30cm二灰碎石 22cm二灰土 2、非机动车道 3cm中粒式沥青砼 4cm粗粒式沥青砼 20cm二灰石 15cm二灰土 3、人行道 5cmC30混凝砖 2cm M10水泥砂浆 5cm C20细粒式水泥混凝土 15cm二灰土 5.3.5 交叉设计
平面交叉口转弯半径按主干道20~30m,次干道15~20m,支干道10~15m设计,道路均作渠处理。由于近期规划道路交通流量较少,平面交叉以信号灯控制。
5.3.6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本工程为城市主干路,其交通密度大、车速高,为保证主线行车畅、支线交通连续,必须加强交通管理,并设置完善的安全设施以保证各方向车流安全、顺畅地运行。标志和标线设置原则如下:
1、交通标志均设置在能够准确判读的醒目位置,并根据需要采用反光材料。
21
2、各种标志一般设置在车辆行进方向道路右侧或分隔带上。
3、同一地点需设两种以上标志时,可合并安装在同一根标志柱上,但最多不应超过四种,标志内容不应矛盾、重复。
4、路面标线应根据道路断面形式,路宽以及交通管理的需要划线。标线形式包括车行道中心线、车行道边缘线、车道分界线、人行横道线等。
5、在高填方地段设防护栏或防护墩。
6、交通标志、标线的形状、规格、图案和颜色应符合现行的《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规定。
5.4 排水工程方案 5.4.1 区域排水现状
县城天合大街区域道路及排水系统尚未形成,现状排水系统不太完善,已建成部分管道管径偏小,缺乏统一规划。部分路段单位和居民排水还属散排。
该区地处城区南部(旧城区),由于排水设施的严重滞后,给区域人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而且也影响到了城市的外部形象及招商引资工作。
5.4.2 排水原则
1、根据合阳县城近期建设规划,天合路段排水系统应采用雨、污水合流制。 2、天合大街区域雨水系统按照“分段集中,自成体系,就近排放”的规划要求,排入金水沟。
3、依照城市雨水规划及道路总体规划的要求布设管线。雨水管线设计应遵从“依据规划,满足现状,适当超前”的原则。
4、拟建道路雨水管道应与城市防洪排涝规划相结合。 5.4.3 雨水工程方案
根据城市排水规划,天合大街排水骨干工程雨水收集范围工程直接排入径流区2个,汇水面积95万㎡,涉及径流区6个,总汇水面积555万㎡。排水方向自东向西至金水沟。
22
5.4.4 雨水工程水量和规模研究 1、暴雨强度公式
q=2700(1+Lgp)/(t+17)0.58 式中:
q——设计暴雨强度(升/秒·公顷) p——设计暴雨重现期,取1年 t——地面集水时间,取10分钟 2、雨水流量公式 Q=ΨqF 式中:
Q——设计流量(升/秒)
Ψ——地面综合径流系数,取0.60 q——设计暴雨强度(升/秒·公顷) F——汇水面积(公顷) 3、雨水流量计算
该工程直接径流区2个,雨水汇流面积为95万㎡。根据上述雨水流量公式计算,终点设计雨水流量为2.15m3/s。涉及径流区6个,汇水面积555万㎡,设计排洪流量12.54m3/s。
5.4.5 污水工程方案
依据合阳县城总体规划,天合大街截污干管为城区南部排水主干管,承担着县城南部区域内的大多数污水的排放,排水方向自东向西至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最终排入金水沟。
5.4.6 污水工程水量和规模研究
城市给排水工程其主要内容为确定其水量规模,而规模预测是否符合城市发展趋势和实际需要,对城市的建设和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给水工程规模是根据城市发展目标,用地人口规模,空间布局安排
23
和水资源情况,提出供水系统的规划期内工程水量、水质目标和设施布局。依据《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城市污水量应由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水的用户和自备水源供水的用户排出的城市综合污水量和工业废水组成”。所以在确定了城市综合用水量(平均日)以后,就可以根据城市污水排入系数确定城市污水量。
5.4.6.1 给排水用水指标的确定 1、给水用水量指标
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及合阳县城给水专项规划,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为0.30万m3/万人·d。
2、排水污水量指标 污水排放系数取0.8。 5.4.6.2 水量计算
根据给排水专项规划,依据人口综合法和比例相关法平均计算,合阳县城设计水平年(2008~2010年)污水排放量为1.48 m3/人·d。
5.4.7 排水工程设计
天合大街排水骨干工程,东起环塔西路,西至城西金水沟,工程总长2.259km,在桩号0+466、0+831、1+461处横穿解放路、金水路和108国道,沿线共布设汇水井5座。天合大街段采用管道排水,双线布置于两边分隔带下,北边主管径为D600~D1000,管材为钢筋砼管,南边采取顶管施工,选用D2200钢筋砼II级平口管,天合大街以西桩号1+461~2+100段采用C20砼现浇马蹄II型隧洞,设计洞径2.2m,水深1.75m。汇水井为垂直跌落式,钢筋砼结构,汇水型式采取垂直跌水和陡坡跌水复合型。隧洞出口与溢流跌井连接,为保证出水水流平顺进入跌井,在四周设计集水区,并在井口设抛物线型防涡岸墙。跌水井采用渐缩竖井式,进水口采用实用溢流堰;跌井出水通过93m隧洞和15m矩形浆砌石明渠进入陡坡式跌水。工程设计陡坡式跌水二级,以15m和20m跌水消力后,接10m长铅丝笼抛石和15m长的散抛石护坦将洪水排入西沟沟底。
2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