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回采
转盘车场(图14-15,并用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调车方式) 二、采区上部车场设计 顺向平车场(图14-16) 逆向平车场(图14-18) 顺向双轨平车场(图14-17) 四、教学过程及方法
如:1、一个教学单元的知识系统和结构,其关键知识点、达到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
标。
2、一个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如板书、教具、多媒体、模型等的使用。 3、对重点和难点部分具有特色的教授方法、逻辑思维方法、启发方法、点拨关
键等。
4、举例的特点作用与教授内容的配合。 5、每一个知识点的学时分配。
五、作业布置及参考资料(用小四号黑体)
六、教学后记(用小四号黑体,课后再写,对意外发现、点滴收获以及个别疏漏而及时补
充的方法等内容进行总结,以便下一次改进)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第三节 采区中部车场
一、采区中部车场分类和布置方式 采区中部车场分类:
根据提升任务分:主提升甩车场、辅助提升甩车场 根据提升方式分:双钩提升甩车场、单钩提升甩车场
按甩车方式分:单钩单侧甩车场(图14-19)、单钩双侧甩车场(图14-20动画演
示调车方式)
按甩入地点分:
甩入绕道式车场(图14-19,并用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调车方式) 甩入石门式车场(图14-21,并用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调车方式)
甩入平巷式车场(图14-20,并用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调车方式)
采区中部车场线路组成和布置方式: 斜面线路:甩车道岔、分车道岔 竖面线路:高、低道竖曲线
平面线路:高、低道车线(空、重车线) 二、斜面线路联接计算 回转方式:
一次回转方式、二次回转方式(表14-7) 层面回转角、平面回转角、伪倾斜角(图14-24) 提升牵引角θ(图14-23)
斜面线路参数计算及平面图(表14-8、图14-22) 纵面图标高计算(图14-25)
第四节 采区下部车场
一、采区下部车场基本形式
采区下部车场由装煤车场及辅助提升车场组合而成。 二、装煤车场
大巷装车式:通过式、尽头式(图14-26)
石门装车式:一个装车点、多个装车点(图14-33、14-34、14-35) 绕道装车式:单向绕道、双向绕道、环形绕道(图1-9) 三、辅助提升车场
车场出口方向:朝向井底车场方向、背向井底车场方向(图14-29) 车场形式:底板绕道、顶板绕道(图14-27、14-28) 辅助提升车场形式选择(表14-9) 线路设计: 起坡点位置:
顶板绕道时(图14-30a)
底板绕道时(图14-30b修改图文中错误) 线路设计:
顶板绕道时(图14-31修改图文中错误)
底板绕道时(图14-32修改图文中错误)
第五节 采区硐室
采区煤仓:形式、煤仓容量计算确定方法 采区变电所:形式、参数确定方法 采区绞车房:形式、参数确定方法
第六节 其它辅助运输方式的车场及轨道线路连接特点
一、单轨吊车 (图14-46) 基本特征
1)以特殊工字钢为轨道悬吊单轨吊车连续运行 2)牵引动力 - 钢丝绳牵引、柴油机车、蓄电池机车。 无极绳钢丝绳牵引- ?=18?25?,运距2000m?,载重6?9t, 3)轨道:I 140 E型工字钢。 二、卡轨车 三、齿轨机车 四、无轨胶轮 1)不需轨道,转载少; 2)柴油机或蓄电池作动力;
3)重载爬坡可达12?,空载可达30?。 四、教学过程及方法(用小四号黑体)
如:1、一个教学单元的知识系统和结构,其关键知识点、达到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
标。
2、一个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如板书、教具、多媒体、模型等的使用。 3、对重点和难点部分具有特色的教授方法、逻辑思维方法、启发方法、点拨关
键等。
4、举例的特点作用与教授内容的配合。 5、每一个知识点的学时分配。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五、作业布置及参考资料(用小四号黑体)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六、教学后记(用小四号黑体,课后再写,对意外发现、点滴收获以及个别疏漏而及时补
充的方法等内容进行总结,以便下一次改进)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第十五章 采区设计的程序和步骤
学习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采区设计的依据、程序、步骤和内容。 本章重点:以自学为主,了解采区设计的内容 本章难点:无
学习知识点:采区设计的依据、程序、步骤和内容。 四、教学过程及方法(用小四号黑体)
如:1、一个教学单元的知识系统和结构,其关键知识点、达到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
标。
2、一个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如板书、教具、多媒体、模型等的使用。 3、对重点和难点部分具有特色的教授方法、逻辑思维方法、启发方法、点拨关
键等。
4、举例的特点作用与教授内容的配合。 5、每一个知识点的学时分配。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五、作业布置及参考资料(用小四号黑体)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六、教学后记(用小四号黑体,课后再写,对意外发现、点滴收获以及个别疏漏而及时补
充的方法等内容进行总结,以便下一次改进)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第十六章 井田开拓的基本概念
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煤田划分为井田、矿井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开拓方式的概念与分类。
本章重点:矿井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确定 本章难点:无
授课内容:煤田划分为井田的主要影响因素,矿井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储量备用系数的合理确定,开拓方式的概念与分类确定的原则。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