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植线疗法

植线疗法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9 22:51:51

植线疗法

第1节 概 述

一、定义

穴位植线疗法是现代医学技术与传统经络学说相结合将医用肠线植入相应穴位,达到缓慢、持久刺激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

二、理论基础

穴位植线是在传统针具和针法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素问·离合真邪论》有“静以久留”之说,《针灸大成》亦云:“病滞则久留针”,《黄帝内经太素》:“有寒痹等在分肉间者,留针经久,热气当集,此为补也。” 留针对于提高针刺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是植线疗法形成的理论依据。20世纪60年代中期,针灸工作者在治疗小儿脊髓灰质炎的过程中摸索出一种将羊肠线埋藏在腧穴中的治疗方法,并将穴位植线的治疗范围扩大到治疗哮喘、胃炎、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癫痫、中风偏瘫等疾病。由于早期的穴位植线方法无论是切埋法、扎埋法、割埋法和穿线法都有一定的创伤性,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随着植线针具的改良,使植线疗法的操作变得微创、简单、易行。结合应用新型生物材料形成了现在临床常用的微创植线技术。

三、治疗机理

(一)复合刺激作用

羊肠线埋入机体后,逐渐液化、吸收的过程为异体蛋白刺激,有增强免疫功能的效应。

(二)提高机体的营养代谢

羊肠线作为一种异性蛋白,埋入穴位后使肌肉合成代谢增高,分解代谢降低,肌蛋白、糖类合成增高,乳酸、肌酸分解代谢降低,从而提高机体的营养代谢。

(三)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炎症吸收

肠线入穴后能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促进病灶部位血管床增加,血管新生,血流量增大,血管通透性和血液循环得到改善。从而加快炎症的吸收,减少渗出、粘连。

(四)产生良性诱导

植线后可在大脑皮层区建立新的兴奋灶,从而对病灶产生良性诱导,缓解病灶放电,保证大脑皮层感觉区细胞机能的正常作用,达到消除疾病的目的。

第2节 操作方法

一、术前准备

在进行植线之前,首先要向患者详细介绍本疗法的治疗特点,告知埋线手术过程以及注意事项。

物品准备包括一次性微创植线针、植线线体以及常规消毒所用的碘酒、酒精及棉球等。

二、操作技术

(一)患者俯卧或仰卧位,暴露所需植线部位。 (二)用75%酒精或碘伏消毒局部皮肤。

(三)准备针具和线体。采用一次性医用8号注射不锈钢针头作套管,用28号不锈钢毫针作针芯,镊取一段线体,置于植线针针管的前端,用镊子将线体推入针管。注意线体一定要完全置入针内,不可露在针尖外面。

(四)根据进针部位不同,左手拇、食指绷紧或提起进针部位皮肤,右手持针,迅速刺入皮下,并根据穴位解剖特点,进一步伸入到穴位适应深度。

(五)在获得针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线体植入穴位的皮下组织或肌层内。

(六)出针后,立即用干棉球压迫针孔片刻,并敷医用胶贴。继续下一个穴位的操作。植线操作完毕后,让患者在床上稍微休息片刻再离开,并告知患者植线后的注意事项。

三、微创植线的线体植埋深度

在进行埋线操作时,线体的埋置深度应该以穴位解剖作为主要依据。一般来说,线体应该埋在皮下组织和肌肉之间,肌肉较为丰富的部位也可以埋入肌层,一般深度为l.5-2.0cm。四肢末端由于皮下组织和肌肉较少,埋线比较困难,尽量不要埋线,另外,对于肌键较多的穴位(如内关),埋线时也要慎重,尽量使用较短和相对柔软的线体,以不影响局部活动为度。有些穴位下方有大的血管和神经,对于这些穴位应该避免深刺,以防伤及血管和神经。

四、适应症:

适用于针灸所能治疗的各种慢性疾病如: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癫痫、顽固性失眠、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围绝经期综合征、单纯性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五、禁忌症:

一般来说,人体所有穴位,除了如神阙,乳中等穴位不能埋线外,一般没有绝对禁忌证,关键在于既要小心谨慎,认真负责,又要有熟练操作手法和正确掌握埋线方向及角度.但下面几种情况应于注意:

(一)五岁以下儿童、严重心脏病患者、孕妇禁用。 (二)精神紧张,过劳,过饥者慎用。

(三)关节处禁植线。

(四)有出血倾向性疾病患者禁用或慎用。 (五)皮肤局部破损处禁植线。

六、常见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一般来说,羊肠线因为含有动物蛋白和加工过程中的杂质,植埋容易发生感染和蛋白过敏反应,并在植线部位产生结节等不良反应,应用高分子材料合成的线体如PGLA则很少发生感染和炎症现象。所以应尽可能使用高分子合成线体,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

(一)出血和血肿:植线操作出针后出血,应立即用干棉球压迫止血,术后出现青紫或血肿,可先给予冷敷止血,24小时后出现的青紫可给予热敷。

(二)感染:一旦由于操作不当发生感染时,可以给与局部抗感染处理,或服用抗生素,出现化脓时应排脓。

(三)过敏:植线后,局部出现红肿发热、搔痒、丘疹,甚至线体排异。羊肠线过敏发生率较高,高分子可吸收缝线过敏少见。埋线后出现红、肿、热、痛等应给与局部抗感染处理,严重者给予口服抗过敏药物。

七、注意事项:

(一)植线疗法需根据病人的病情和体质采用适当的刺激方式和强度,实证、热证、痛证及发作期可以加大刺激量,以在大脑皮质形成强烈的兴奋灶,来抑制、消除和替代病理兴奋灶,对虚证、寒证、体弱和缓解期,则采用弱刺激方法,以起扶正补虚的兴奋作用。

(二)进行穴位植线时,应该严格无菌操作。

(三)根据线体在体内的分解吸收时间不同,治疗间隔有所差异。一般合成的生物可降解线体根据材料不同,可持续时间也不同,分为快吸收1周和慢吸收2~4周。患者症状控制后,应继续植线1次以巩固疗效,或适当延长埋线周期。某些慢性病患者在埋线3~4次后才开始显示疗效,治疗期间患者不应随意停止治疗。

第3节 临床应用

病 症 慢性胃炎 烧心泛酸加梁丘 萎缩性胃炎 功能性消化不良 溃疡性结肠炎 上脘,中脘,梁门(双),胃俞(双),脾俞(双) 中脘、天枢(双)、肝俞(双)、足三里(双)、脾俞(双),胃俞(双) 处方一:中脘、天枢(双)、足三里(双);处方二:脾俞(双)、大肠俞(双)、上巨虚(双);处方三:肾俞(双)、三阴交(双)、气海 常用穴位 主穴取胃俞(双),脾俞(双)、中脘、足三里(双);随症配穴:大便秘结加天枢,过敏性鼻炎 支气管哮喘 癫痫 以耳门、迎香、肺俞为主穴,足三里、脾俞、肾俞为配穴 定喘(双)、肺俞(双)、风门(双)、丰隆(双)、足三里(双)、膻中 主穴:A:大椎、筋缩、丰隆(双),B:心俞(左)、肝俞(左)、 阳陵泉(双),c:心俞(右)、肝俞(右)、臂膈(双);配穴:风火上炎型加胆俞(左或右),风动痰阻型加风池(左或右),瘀血内停型加膈俞(左或右),心脾两虚型加脾俞(左或右),肾元不足型加肾俞(左或右) 顽固性失眠 心脾两虚型取神门,三阴交,心俞,脾俞;心肾不交型取神门,三阴交,心俞,肾俞,太溪;脾胃不和型取神门,三阴交,胃俞,足三里;肝阳上扰型取神门,三阴交,肝俞,太冲;心胆虚怯型取神门,三阴交,心俞,胆俞 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主穴: 患侧肩隅、曲池、合谷、环跳、足三里、丰隆,每次必取。配穴:肝胆湿热重者配肝俞、三焦俞、阳陵泉;久病肾虚者配肾俞、三阴交;肌肉萎缩者配脾俞、髀关、条口、风市 围绝经期综合征 单纯性肥胖 以肾俞、命门、关元为主,配以心俞、肝俞、三阴交等穴 主穴:中脘、天枢(双)、气海、上巨虚(双)、大横(双);配穴:肩隅(双),风市(双),胃俞(双),肾俞(双)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脘、天枢(双)、气海、上巨虚(双)、肾俞(双)

典型病例

李××,女,46岁。主诉:肥胖已有5年,1个月前单位组织职工体检时被告知体重严重超标,但其他检查项目在正常范围,遂前来就诊。查:身高172 cm,体重106 kg,腰围108 cm,体重指数35.83。舌苔白腻,大便偏干。

取穴:曲池、中脘、天枢、气海、阴陵泉、三阴交。舌苔白腻乃脾虚湿盛之象,加水分、丰隆;腹部肥胖较著加大横。常规消毒后埋入羊肠线,并嘱其适当控制晚餐的进食量,多食蔬菜。1个疗程后体重降至98kg ,第2疗程后体重降至91 kg,3次埋线后即第1个大疗程结束时,体重降至84 kg,腰围94cm;休息20 d,患者又进行了第2个大疗程治疗,继续3次埋线结束后,体重降至74kg ,腰围90cm。半年后随访体重76 kg,腰围90cm。

搜索更多关于: 植线疗法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植线疗法 第1节 概 述 一、定义 穴位植线疗法是现代医学技术与传统经络学说相结合将医用肠线植入相应穴位,达到缓慢、持久刺激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 二、理论基础 穴位植线是在传统针具和针法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素问·离合真邪论》有“静以久留”之说,《针灸大成》亦云:“病滞则久留针”,《黄帝内经太素》:“有寒痹等在分肉间者,留针经久,热气当集,此为补也。” 留针对于提高针刺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是植线疗法形成的理论依据。20世纪60年代中期,针灸工作者在治疗小儿脊髓灰质炎的过程中摸索出一种将羊肠线埋藏在腧穴中的治疗方法,并将穴位植线的治疗范围扩大到治疗哮喘、胃炎、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癫痫、中风偏瘫等疾病。由于早期的穴位植线方法无论是切埋法、扎埋法、割埋法和穿线法都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