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动物营养学复习资料

动物营养学复习资料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2:31:44

3、单胃动物与反刍动物在消化碳水化合物方面的区别。

碳水化合物在单胃动物体内代谢方式有两种,一是葡萄糖代谢, 二是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由消化代谢过程可知, 单胃动物猪对碳水化合物消化代谢的特点是以葡萄糖代谢为主,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在小肠,靠酶的作用进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为辅助代谢方式,且在大肠中靠细菌发酵进行,其营养作用较小。

反刍动物的瘤胃是消化粗纤维的主要器官。反刍动物对粗纤维的消化率一般可达42%~61%。由碳水化合物消化代谢过程可知,反刍动物碳水化合物消化代谢的特点是:以挥发性脂肪酸代谢为主,在瘤胃和大肠中靠细菌发酵进行。而以葡萄糖代谢为辅,在小肠中靠酶的作用进行。故反刍动物不仅能大量利用无氮浸出物,也能大量利用粗纤维。 4、粗纤维的营养特点。

(1)粗纤维不易消化,吸收水量大,起到填充胃肠道的作用。(2) 粗纤维对动物肠粘膜有一种剌激作用,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和粪便的排泄。(3)粗纤维对反刍动物和马属动物,在瘤胃和盲肠中经发酵形成的挥发性脂肪酸,是重要的能量来源。

饲料粗纤维的消化率因动物种类而异。单胃动物对粗纤维的消化率较差,反刍动物较好;草食动物对粗纤维的消化利用率较高,杂食动物对粗纤维的消化利用率较低。 5、影响反刍动物粗纤维消化率的因素

(1)蛋白质营养对粗纤维的消化率的影响;(2)饲料中粗蛋白含量对粗

5

纤维消化率的影响;(3)矿物质添加剂对粗纤维消化率的影响;(4)饲料的加工调制。

6、根据高纤维饲料的低质特点,加工调制的原则

一是增加低质饲料的采食量,软化饲料;二是为低质饲料在瘤冒中充分发酵创造合适的条件。粗饲料加工调制的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类。

第四章 脂类营养

1、脂类的理化特性。

通常,植物油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动武油脂。故常温下,植物油

脂呈液体状态,而动物油脂呈固体状态。脂肪具有水解,氧化、及氢化等化学特性。 2、 脂类的营养生理功能

(1)脂类是构成动物体组织的重要成分;(2)脂类是动物体能量的

重要原料;(3)脂类提供幼龄动物正常生长和健康需要的必需脂肪酸;(4)脂类是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5)脂类是动物产品的组成成分;(6)脂肪对动物具有保护作用。

3、饲料添加脂类对动物产品的影响。(反刍动物与单胃动物对脂肪的吸收

和利用的主要区别)

饲料中的脂肪性质对单胃哺乳动物可直接影响体脂肪的品质;反刍

动物体脂肪品质受饲草脂肪性质影响极小,体脂肪中饱和脂肪酸较

多。饲粮中脂肪含量高时,其有效能值升高, 动物采食量下降。饲粮中添加油脂,有利于其他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和利用;能显著提高生产性能并降低饲养成本。

(1)提高肉牛饲料的钙、镁水平常;(2)应相应提高其他营养物质的浓度,保持它们与能量的适宜比例;(3)防止油脂氧化。 4、脂类的组成

脂肪是动、植物体的组成成分,是一类高能物质。根据结构不同, 脂

类可分为脂肪(真脂)和类脂肪两大类。脂肪酸是脂类结构中的组成成分。脂肪酸可分为结构中不含双键的饱和脂肪酸与含有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两大类。脂肪中含不饱和脂肪酸越多,其硬度越小,熔点也越低。

5、什么是必需脂肪酸,有哪几种及主要生理功能。

必需脂肪酸是指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饲料供给的不饱和脂肪

酸。通常,动物营养需要中的必需脂肪酸只考虑亚油酸(还有亚麻酸、花生油酸共三种)。幼年反刍动物因瘤胃功能尚不完善,需从饲料中摄取必需脂肪酸。成年反刍动物的瘤胃微生物能合成必需脂肪酸,无需依赖饲料供给。

必需脂肪酸的营养生理功能:必需脂肪酸是动物体细胞膜和细胞的组成成分;必需脂肪酸与类脂肪代谢密切相关;必需脂肪酸与动物精子生成有关;必需脂肪酸是动物体内合成前列腺素的原料。

6

第五章 矿物质营养

1、矿物质元素的分类及概念

矿物质是指饲料和动物机体中有机成分以外的全部无机元素的总和。 根据矿物元素在动物体内的含量可将其分为两类:常量元素和微量元

素;按生物学功能可将其分为三类:(1) 必需矿物质元素、(2) 非必需元素、(3) 有毒害的元素。 2、 矿物质的总体营养生理功能

(1)矿物质是构成动物体组织的重要成分;(2) 矿物质参与酶组成及其活性的调节;(3) 矿物质在维持体液渗透压恒定和酸碱平衡上起着重要作用(4)矿物质是维持神经和肌肉正常功能所必需的物质;(5) 矿物质是乳蛋产品的成分。

3、 常量矿物质元素,营养功能和缺乏症

常量元素有钙、磷、钾、钠、镁、硫、氯 7 种: 1. 钙和磷

钙和磷是机体内含量最多的常量矿物质元素。

营养生理功能:钙除了作为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外,(1)在维持神经和肌肉正常功能中起抑制神经和肌肉兴奋性的作用;(2)参与正常血凝过程;(3)是多种酶的活化剂或抑制剂;(4)对调节内分泌等功能也起着重要作用等。磷参与骨骼和牙齿的构成,此外还以磷酸根的形式参与多种物质代谢;在机体能量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磷还是 RNA、 DNA 及辅酶 I、II的成分,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及动物的遗传

有关;磷也是细胞膜和血液中缓冲物质的成分。

动物体内钙和磷不足会出现相应的缺乏症,尤其是猪、禽最易出现缺乏,其典型表现形式有异嗜癖、幼年动物患佝偻症、成年动物患软骨症。钙磷过量可造成有害的影响。

钠、氯缺乏时常表现为食欲和消化机能减退,并有掘土毁圈、喝尿、舔脏物、猪相互咬尾巴等异嗜癖。产蛋鸡缺钠,产蛋率下降、易形成啄食癖等现象

一般情况下动物自身能调节钠摄入,食盐任食也不会有害。除鱼粉

影响钙、磷的吸收的因素: 有利于吸收的因素: ①酸性环境中有利于钙磷的吸收;②饲料中的钙磷比例在 1:1~2:1 范围内有利于钙磷的吸收利用;③饲料中维生素D可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不利于吸收的因素:饲料中的植酸、草酸与钙结合成不溶解的钙盐,过多的脂肪与钙结合成钙皂阻碍钙的吸收。

(产蛋鸡日粮的钙磷比值在5.0:1----6.5:1左右为宜)

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可分解草酸、植酸或植酸钙镁磷复盐,不影响其对钙磷的吸收。单胃动物对它的水解能力弱,则很难吸收。

钙磷的来源:在植物性饲料中豆科植物如大豆、苜蓿草、花生秧等含钙量最为丰富,禾谷类籽实和糠麸类中缺钙含磷较多;而动物性饲料钙磷含量均高。 2. 钠与氯

钠、氯主要分布于动物体液和软组织中。

钠和氯的营养生理功能主要是共同维持体液的渗透压和调节酸碱平衡,控制水的代谢。钠也与其它离子一起参与维持正常肌肉神经的兴奋性,并参与神经冲动的传递;氯能激活胃蛋白酶,活化唾液淀粉酶,有助于消化。

7

和肉骨粉等动物性饲料外,大多数饲料钠和氯的含量较少。补饲食盐能同时为动物补充钠和氯两种元素。 3. 钾

钾的营养生理功能主要是与钠、氯协同发挥营养作用,共同调节渗透压和保持酸碱平衡;钾参与蛋白质和糖的代谢;可维持神经和肌肉兴奋性。 4. 镁

镁主要存在于骨骼中,其余的多分布于软组织细胞中。

营养生理功能:镁的主要营养功能是构成骨髓和牙齿。此外,还具有抑制神经和肌肉兴奋性及维持心脏正常功能的作用;镁为体内多种酶的激活剂;镁还参与遗传物质 DNA 和 RNA 的合成。

镁缺乏症:主要见于反刍动物。反刍动物缺镁症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长期喂缺镁日粮,以致体内贮存的镁消耗殆尽而发生的缺镁症。主要症状为痉挛,称其为“缺镁痉挛症”。另一种类型是早春放牧的反刍动物发生的缺镁症,称其为“青草痉挛”。

镁过量可使动物中毒。动物缺镁时可在饲粮中补加氧化镁,患 “青草痉挛”的反刍动物,早期注射硫酸镁或将两份硫酸镁混合一份食盐

让其自由舔食均可治愈。 5. 硫

硫的营养生理功能主要是通过其在体内的含硫有机物实现的。硫是硫胺素、生物素和胰岛素的成分,参与碳水化合物代谢;硫以黏多糖的成分参与胶原和结缔组织的代谢;在血液凝集及某些含巯基镁的合成中也起重要作用。

动物缺硫:表现为采食量下降, 角、蹄、爪、毛、羽生长缓慢等,反刍动物不易出现缺硫症状。自然条件下硫过量中毒现象少见。 各种蛋白类饲料均为动物摄取硫的重要来源。一般情况下,动物日粮中的硫都能满足需要,不需要另外补饲。但对于饲喂非蛋白氮的反刍动物或在动物脱毛、换羽期间,则应补充富含硫的添加剂饲料。以尽早地恢复正常生产,加速脱毛、换羽的进行。 ( 二 )微量元素营养 1. 铁

铁是动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微量元素。在动物体内有两种存在形式,即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它们都是非血红素形式。

铁的主要生理功能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铁在动物体内主要参与载体的组成,转运和贮存营养素;(2)铁还参与体内物质代谢;第三,铁还参与形成转铁蛋白。

成年动物不易缺铁。铁供应不足则幼年动物出现缺铁症,最常见的症状为低色素小红细胞性贫血。幼畜发生缺铁性贫血时,常用硫酸

8

亚铁或右旋糖酐铁钴合剂补铁。铁过量也会引起中毒。 2. 铜

铜在畜禽体内主要存在于肝、脑、肾、心脏、眼、皮、毛中。其中,肝中铜的贮备占畜禽体内铜总量的一半。

营养生理功能 铜能维持铁的正常代谢;促进骨骼的正常发育;铜以金属酶的成分,直接参与体内代谢。此外,铜能影响被毛的生长;在维持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及妊娠过程、繁殖上铜也起着重要作用。 体内缺铜时,影响铁的吸收与利用,从而也会导致贫血;缺铜可使血清中的钙、磷不易在软骨基质上沉积,动物出现类似软骨病的症状,部分牛羊患骨质疏松症,犊牛发生佝偻病;缺铜严重时可导致动物血管破裂死亡;羔羊缺铜致使中枢神经髓鞘脱失,表现为“摆腰症”;缺铜羊毛生长缓慢,毛质差、产毛量降低,家畜有色被毛的褪色,黑色毛变为灰白色;缺铜动物免疫力下降,繁殖力降低。

铜过量可危害动物健康甚至中毒。家畜中绵羊和小牛更易引起铜中毒。

饲料中铜分布广泛,尤其是豆科牧草、大豆饼、禾本科籽实及副产品中含铜较为丰富,仅玉米含铜较低。 3. 钴

钴在动物体内主要贮存于肝脏。

钴的营养生理功能主要是通过合成维生素B12后,才发挥其生理功

能。维生素 B12促进血红素的形成,在蛋白质、蛋氨酸和叶酸等代谢

搜索更多关于: 动物营养学复习资料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3、单胃动物与反刍动物在消化碳水化合物方面的区别。 碳水化合物在单胃动物体内代谢方式有两种,一是葡萄糖代谢, 二是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由消化代谢过程可知, 单胃动物猪对碳水化合物消化代谢的特点是以葡萄糖代谢为主,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在小肠,靠酶的作用进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为辅助代谢方式,且在大肠中靠细菌发酵进行,其营养作用较小。 反刍动物的瘤胃是消化粗纤维的主要器官。反刍动物对粗纤维的消化率一般可达42%~61%。由碳水化合物消化代谢过程可知,反刍动物碳水化合物消化代谢的特点是:以挥发性脂肪酸代谢为主,在瘤胃和大肠中靠细菌发酵进行。而以葡萄糖代谢为辅,在小肠中靠酶的作用进行。故反刍动物不仅能大量利用无氮浸出物,也能大量利用粗纤维。 4、粗纤维的营养特点。 (1)粗纤维不易消化,吸收水量大,起到填充胃肠道的作用。(2) 粗纤维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