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5.1《生态系统的结构》拓展练习及答案
基础演练
一、选择题
1.一位鸟类学家正在研究某一种鸟的季节性迁徙行为;一位果树专家正在研究某种果树的丰产技术。他们研究的对象分别是( )
A.种群、群落 B.种群、生态系统 C.物种、种群 D.群落、生态系统
解析:迁徙行为中的某一种鸟属于同一物种,包括所有迁徙个体,为一种群。但果树的丰产就需考虑果园中的环境及其他所有生物对果树的影响,所以应把果园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 答案:B
2.有关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说法,合理的是( ) A.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
B.营腐生生活,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不可缺少的 C.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D.是食物链中最高的营养级
解析:分解者大部分是异养需氧型的,营腐生生活,能把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返回到无机环境中,为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成分,包括大部分细菌、真菌。而病毒为寄生在活细胞中的生物,分解者不参与捕食食物链。
答案:B
3.下列对于食物链的表示,正确的是( ) A.草→昆虫→青蛙→蛇→鹰 B.狼→兔→草
C.草→昆虫→青蛙→细菌 D.阳光→草→昆虫→鸟
解析:食物链中的捕食链的起点必须是生产者,不可以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也不可以是消费者。食物链的终点必须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消费者,不可以以分解者作为结束者。 答案:A
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此成语所隐含的食物链至少具有几个营养级(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解析:成语中未包含生产者,若不清楚任何食物链都是以生产者作为起点这一关键点,就容易出错。解答时应先完整地写出成语中所含的食物链:树→蝉→螳螂→黄雀,然后确定营养级数为4个。 答案:C
5.下列属于生态系统食物特征的是( ) A.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
B.食物链中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 C.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 D.食物中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 答案:C 二、简答题
6.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简图,据图回答问题。
(1)按营养功能来区分,写出图中编号所代表的生态系统的成分。
①________,②________, ③________,④________。
(2)图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包含________个营养级。
(3)从图中看出,④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够把生物体内的有机物转化成CO2,并释放到无机环境中去的生物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以上都是 解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一般指由捕食关系建立的捕食链,图中③→④及①→④和②→④均为腐生关系,不应算作捕食链。任何环节的生物均可通过细胞呼吸将有机物转化为CO2释放到无机环境中。
答案:(1)①生产者 ②初级消费者 ③次级消费者 ④分解者
(2)1 3
(3)将动植物遗体、排出物、残落物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重新供生产者利用 (4)D
7.为验证生态系统成分的重要性和不可缺少性,某生物课外活动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如下实验设计。 (一)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瓶号 处理 1 2 1号瓶 2号瓶 3号瓶 各加入等量的水 不加河泥 加少许河泥 加入等量的金鱼藻 3 4 5 金鱼生存 时间(天) 不加金鱼藻 加入相同状况的金鱼 置于相同光照下 3 11 25 (1)1、2、3号瓶相比较,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号与3号瓶相比较,2号瓶中金鱼存活的时间短,说明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